一種新光伏MPPT算法及硬件實現(xiàn)和實用性分析
利用IR2110搭建傳統(tǒng)Buck驅(qū)動電路,如圖5所示。該驅(qū)動電路是用VD3和R2實現(xiàn)將C1的負極接地,從而完成VQ1關斷期間對C1的充電。由于C2及容性負載(如蓄電池)的兩端有電壓U2,使B點出現(xiàn)對地大小為U2的電勢,導致C1兩端電壓近似為零而無法給C1充電,故需在B點至C2及容性負載正極之間加一個VD3,使得在VQ3關斷期間,將B點與C2及容性負載正極之間斷開,再通過R2與地等電勢,間接地將C1負極接地,實現(xiàn)對C1充電。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77353.htm
比較圖3,5可知,圖5中主電路上多R2和VD3,假設Buck后端負載電壓U1=14 V,負載電流I=5 A,前端電壓U2≈U1/D,D為占空比,VD3導通電壓Uf=1 V,那么消耗在R2和VD3的能量為:
新驅(qū)動電路中,多出的兩個MOSFET會增加能耗,其能耗分為兩部分:①給柵源極電容充放電消耗的能量為:P2_1=2QgUgsf,Qg為VQ2或VQ3的總柵極電荷,Ugs為VQ2或VQ3柵源端電壓,f為VQ2,VQ3開關頻率。這里VQ1選用L2203N,VQ2,VQ3均選用IRF640。從IRF640 Datasheet中可查得Qg=72 nC,且選擇Ugs=12 V,f=30 kHz,故P2_1=0.025 92W。
②漏源極之間的導通與關斷消耗的能量。由于VQ2的通斷是為C1充放電(而C1為VQ1柵源電容充放電),VQ3的通斷是為VQ1柵源電容充放電,從L2203N Datasheet中可查得VQ1的總柵極電荷Q1g=60 nC,C1在一個周期中因給VQ1柵源電容充電而導致C1的電壓下降△u1=Q1g/C1=6 mV,可見C1兩端電壓變化很小,所以VQ2通斷前后,VQ2漏源極兩端電壓很小(為毫伏級),可視作ZVS軟開關,那么VQ2通斷造成的能量損耗幾乎能忽略不計。而VQ3關斷時,VQ1先關斷,VQ1的柵源極電勢相等,而VQ1的柵極、源極分別跟VQ3的漏極、源極等電勢,那么VQ3的漏源極兩端電壓也近似為零,可見,VQ3關斷時也可視為ZVS軟開關,所以VQ3的關斷造成的能量也可忽略不計;VQ3導通時,柵極電壓變化過程如圖6所示。
圖中,Uth為開啟閾值電壓,Ugp為米勒平臺電壓,Ucc為MOSFET穩(wěn)定導通后柵源極兩端電壓。對于VQ1,VQ3,通過查閱相關數(shù)據(jù)求取t1,t2:
當VQ3柵源電壓上升到Uth后,即VQ3開始導通后,VQ1柵源電壓才從零開始上升,從上述計算數(shù)據(jù)可見,t2_VQ3-t1_VQ3≈t1_VQ1??芍?,VQ3柵源電壓上升到Ugp后,VQ1柵源電壓還未上升到Uth,VQ3柵源極電壓上升到Ugp后,VQ3幾乎完全導通,C1兩端電壓幾乎全加在VQ1的柵源極兩端,使VQ3兩端電壓接近零,故VQ3開通過程消耗的能量主要集中在t1~t2這段時間內(nèi)。為簡化計算,可求取最大能量損耗,假設在t1~t2時段內(nèi),VQ1柵源兩端電壓Ugs_VQ1為零,那么VQ3開通過程消耗的能量為:
從t1~t2這段時間內(nèi),查表可得在漏源電壓為25V測試條件下,由于VQ3跨導為:
由式(4)變形得Ids=11Ugs-33,則VQ3漏源極導通電阻R=25/(11Ugs-33),而Ugs可寫成時間函數(shù):
故傳統(tǒng)驅(qū)動電路比此處提出的驅(qū)動電路多消耗的能量△P=P1-(P2_1+P2_2)=5.067 08 W,故新Buck驅(qū)動電路比傳統(tǒng)Buck驅(qū)動電路提高的效率η1=△P/(IU2)=7.239%,可見對于中小功率的Buck電路,這里提出的MOSFET驅(qū)動電路極大地提高了能量轉(zhuǎn)換效率。
pid控制器相關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