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功率VDMOSFET的設計與研制
2.2 閾值電壓
影響閾值電壓的因素主要是P-body濃度NA,柵氧化層厚度tox和柵氧化層的面電荷密度Qss,主要通過調整P阱注入劑量和推阱時間來調節(jié)閾值電壓Vth。
此外,柵氧化層厚度tox受柵源擊穿電壓的限制,tox≥VGS/EB,SiO2的臨界電場EB一般為5×106~107 V/cm;由此算得tox的值為30 nm~60 nm;由于P-body為非均勻摻雜,VTH難于用公式準確計算,因此柵氧化層厚度tox和pbody濃度的最佳值需借助于計算機仿真優(yōu)化來確定。
2.3 導通電阻
對于功率VDMOSFET器件,在不同耐壓下,各部分電阻占導通電阻的比例是不同的。對于高壓VDMOSFET器件,漂移區(qū)(外延層)電阻RD和JFET區(qū)電阻RJ是主要的。
因此,本設計在滿足耐壓的情況下,采用穿通型結構,以減小外延層厚度,并適當增加JFET區(qū)的寬度,從而減小RD與RJ。
2.4 開關時間
優(yōu)化開關時間的方法包括兩個方面:減小多晶硅柵的電阻RG和減小輸入電容Cin。在輸入電容中,密勒電容CGD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減小多晶硅的電阻RG可以在工藝過程中提高多晶硅的摻雜劑量,在版圖設計過程中增加柵極多晶硅與柵極鋁引線的接觸孔;減小輸入電容Cin主要是減小密勒電容CGD,即要增加柵氧化層厚度tox,這會加大閾值電壓VTH,因而需要折中考慮。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87730.htm
3 橫向結構設計
3.1 元胞結構選取
由于正三角形元胞的電場容易集中,導致漏源擊穿電壓的降低;六角形元胞的對角線與對邊距的比值為,小于方形元胞的對角線與邊長的比值,電流分布的均勻性好,曲率效應?。粓A形元胞犧牲率(即A’/Acell,其中A’為元胞邊緣結合處電流不能流過的無效區(qū)面積,Acell為元胞總面積)大于六角形元胞。
因此,本文所設計的500 V高壓VDMOSFET器件采用正六角形“品”字排列的元胞結構。
3.2 柵電極結構
功率VDMOSFET由很多小元胞單元并聯(lián)組成。而由于柵極多晶硅電阻的存在,使得在一定的柵極偏壓下,離柵極壓焊點較遠的元胞溝道不能充分開啟。因此,為了降低柵電極材料電阻的影響,通常將柵極壓焊點處的金屬引伸到離壓焊點較遠的元胞單元處。本文所設計的功率管從壓焊點處引伸3條金屬條并與下面的多晶硅相接觸。
3.3 結終端結構設計
傳統(tǒng)的場板與場限環(huán)相結合的結終端結構如圖3所示。設計時,如果場板和保護環(huán)的間距過大,場板下的耗盡層擴展到保護環(huán)之前PN結就首先擊穿,保護環(huán)將起不到作用。
本文研究的新型結終端結構(如圖3所示),是采用場板覆蓋保護環(huán)的方式,避免了傳統(tǒng)場板與場限環(huán)結構的設計難題,而使其簡單化。
這種結構在版圖設計上通過增加鋁場板的長度來實現,比較容易控制,使得金屬覆蓋過離主結最近的場限環(huán),它不僅起到了場板和場限環(huán)的效果,又避免了傳統(tǒng)結構在場板的邊緣產生新的電場峰值,避免了電壓在場板邊緣和場限環(huán)之間的提前擊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