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機械振動信號分析系統(tǒng)開發(fā)
文件管理模塊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93357.htm
數據格式的類型多種多樣,主要有文本文件格式(.txt)、二進制格式(.dat)、MATLAB數據格式(.mat)等。因此,針對不同格式的數據,LabVIEW需要采用不同的程序進行讀取。
文件的讀取模塊主體采用了選擇結構。讀取MATLAB用LabVIEW中的MATLAB Script來實現;讀取文本文件(.txt)和二進制文件(.dat)用LabVIEW的Read Lvm節(jié)點來實現。
存儲分析所得數據可以利用LabVIEW的Write Lvm節(jié)點實現。
信號分析模塊
信號的分析處理主要分成三各部分:幅域分析、時域分析以及頻域分析。采用模塊化程序進行編程。分別將幅域分析、時域分析以及頻域分析三部分做成子程序,采用主程序調用子程序的辦法實現信號分析模塊的開發(fā)。
幅域主要包括峰峰值、均方根值、直流量、峭度、斜度以及波形最大值、最小值的分析;時域分析是按照信號的時間順序,即數據產生的先后順序進行計量分析。頻域分析是將時域信號變換至頻域加以分析的方法。針對旋轉機械,主要包括幅值譜、相位譜、功率譜、倒譜、Hilbert變換。
顯示模塊及裝飾
為了確保系統(tǒng)具有友好的使用界面,方便使用者操作,本系統(tǒng)加入了一些顯示程序,包括指示燈、文件存儲路徑顯示、面板人性化設計等。
實驗結果
對旋轉機械的三個主要部件轉軸、齒輪、軸承所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并與實際參數進行了比較,驗證了所開發(fā)的基于LabVIEW的信號分析系統(tǒng)的正確性與可行性,主要包括:
(1)利用分析轉軸數據的幅值譜,得出的轉軸轉速與實際轉速相近;
(2)利用轉軸時域分析的自相關功能,能夠準確識別信號的周期;
(3)利用幅域分析以及頻域中的幅值譜、功率譜對齒輪數據進行分析,并與齒輪異常圖及其振動特征比較,得出齒輪的初步故障診斷結果為齒輪表面磨損,有局部缺失,與實際情況相符;
(4)利用倒譜計算出的頻率與41齒齒輪轉頻相近;
(5)利用軸承信號在頻域的Hilbert變換得出了軸承存在內圈缺陷的初步診斷。
本文僅對最后一項進行呈現。
本文采用的數據為單列深溝球軸承的數據,所涉及到的滾動軸承試件類型為GB6203,試件基本參數如表1所示,軸承所在軸的轉頻約為12Hz,采樣頻率fs=12800Hz。
設單列角接觸球軸承的工作軸轉速為n(r/min),軸承節(jié)徑為D(mm),滾動體直徑為d(mm),接觸角為b(rad),滾動體個數為Z。假設滾動軸承各滾動體和內外圈表面間的接觸方式為純滾動接觸。其故障特征頻率計算公式如下所示[5]。內圈旋轉頻率,即工作軸轉頻為:
滾動體上某一個固定點通過滾道(包括內、外圈)的頻率,簡稱滾動體通過頻率:
在工程中,這三個通過頻率fbp、fip和fop又常被稱作滾動軸承的滾動體故障特征頻率、內圈故障特征頻率和外圈故障特征頻率[6]。
根據公式(1)~(4)可以得到故障特征頻率理論值如表2所示。
工程中多采用頻域分析方法來反映軸承的運轉狀態(tài)[7]。頻域上分析又分為幅值譜、相位譜、功率譜以及Hilbert變換。這里主要利用軸承信號Hilbert變換對系統(tǒng)進行驗證。
單列深溝球軸承信號的Hilbert變換如圖4所示。由圖中可以看出,幅值較大處所對應歸一化頻率分量如指針所示,邊帶帶寬為0.00412。
因此,可以計算對應的頻率:
f1=fs×0.00412=52.7Hz
這與參考的內圈故障特征頻率fin=51.9Hz(如表2)十分相近,可以得出診斷結果:軸承存在內圈缺陷。這與實際情況一致。
結語
該系統(tǒng)具有如下特點:(1)采用當前測控領域中極為流行的圖形化編程軟件LabVIEW作為開發(fā)平臺,提高了編程的效率和軟件質量。(2)能讀取、存儲不同類型的數據格式,從幅域、時域、頻域三個角度對信號進行分析處理,正確提取信號特征,并具有相應的顯示功能。(3)具有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
利用筆者開發(fā)的基于LabVIEW的機械振動信號分析系統(tǒng),可以實現對旋轉機械的主要部件的振動信號進行分析處理,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如:利用轉子的幅值譜分析推算出轉子的轉速;對齒輪的倒譜分析提取相對準確周期信息,可對其運轉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測。對軸承的Hilbert變換分析得到故障的頻率,對應于軸承故障特征頻率,得出軸承的故障為內圈故障。通過這些問題的研究與解決,也驗證了系統(tǒng)的正確性與可行性。本系統(tǒng)已經在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某設備振動信號監(jiān)控上得到了具體應用,效果良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