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Labview的ICRH發(fā)射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開發(fā)

基于Labview的ICRH發(fā)射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開發(fā)

作者: 時間:2016-12-26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言

我國第一個超導托卡馬克HT-7裝置,是一個龐大的核聚變環(huán)形真空磁籠實驗裝置,它主要包括HT-7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本體,大型超高真空系統(tǒng),大型計算機控制和數據采集處理系統(tǒng),大型高功率脈沖電源及其回路系統(tǒng),有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低溫液氦系統(tǒng),兆瓦級低雜波電流驅動和射頻波加熱系統(tǒng),以及數十種復雜的診斷測量系統(tǒng)等。核聚變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設法把等離子體加熱到10keV以上。離子回旋波加熱主要是通過天線將波的能量饋入到等離子體中。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Labview的離子回旋共振加熱發(fā)射機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對設備的電參數進行監(jiān)測,并按要求對射頻波形進行反饋控制;要檢測的信號包括模擬電壓、開關信號、脈沖信號,同時對信號進行快慢采集,并保存在硬盤。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612/333821.htm

2. HT-7離子回旋共振加熱發(fā)射機系統(tǒng)原理及主要監(jiān)控對象

本系統(tǒng)主要是對等離子體進行加熱,故此輸出功率較大,通過信號源首先輸出30~150MHz,10mW的振蕩信號,射頻調制和寬帶放大器及前級放大器、驅動級放大器、末級放大器三級放大,最后輸出最大功率300kw,對真空室中的等離子體加熱,本文主要對下圖1所示部分的數據采集系統(tǒng)進行分析。本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要是對發(fā)射機的四極管各個管腳的電壓、電流及功率的監(jiān)控。由于采用的設備較為昂貴,四極管的各級電壓達到幾千伏,甚至幾十千伏,電流達到幾百安,同時四極管的各級參數的變化對發(fā)射機發(fā)射輸出影響較大,同時也影響電子管的使用壽命,其中陽極的最高電壓末級可以達到13.5KV,而末級的燈絲電流達到最高400A,在高的電壓,大電流的情況下,在未全面了解系統(tǒng)情況下,對各電子管的各級的操作會有著意想不到的意外發(fā)生,輕則造成停機檢修,影響試驗進度,重則造成有關器件的損壞,造成無法修復的問題。故對放大器的檢測無疑就成了重中之重?,F(xiàn)階段主要是通過一些模擬設備及現(xiàn)場觀察來進行檢測,本采集方案以期解決造成安全性、準確性、實時性得不到滿足的問題。

圖1 發(fā)射機系統(tǒng)原理圖

3. 系統(tǒng)實現(xiàn)

3.1 硬件部分

圖2監(jiān)控系統(tǒng)流程圖

本采集系統(tǒng)由于測量的電流電壓都較高,故此需要進行一些轉換和隔離來獲得輸入計算機的信號,有關轉換和隔離部分的硬件設計將不在此篇中介紹,主要對已經通過轉換和光電隔離的信號后續(xù)處理過程進行探討,采集卡采用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PCI-6014多功能卡,具有16個單端輸入或8個雙端輸入,精度為16位,采樣率200kS/s,配置內存大小512個字,兩個模擬輸出通道,數據傳送以DMA或中斷方式進行,工控機一臺,奔騰III主頻為1GHz的處理器,512M內存,使用Win2000操作系統(tǒng)。

3.2 軟件設計

從需求分析著手,按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數據顯示、數據傳輸等列出相關要求,通過對要求的分析及成本、精度的綜合考慮,對軟件和硬件部分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軟件系統(tǒng)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由于采用多個采集設備,考慮對采集設備的選擇,其次需要設置報警上下限,然后巡檢輸入通道,只要有一個通道被選,就可以進行采集,否則等待通道選擇;加熱系統(tǒng)與總控協(xié)調,波形數據采集等待觸發(fā),當外部觸發(fā)發(fā)出后,觸發(fā)本系統(tǒng)的卡D/A輸出程序,輸出需要的模擬信號,同時觸發(fā)對反射入射波采集程序,并接受服務器發(fā)送炮號,作為采集數據的保存標志,便于后繼分析。然后對每個通道的數據與設定值進行比較,如果在設定范圍內,則不發(fā)出報警信號,否則,發(fā)出報警信號,顯示報警部位,便于現(xiàn)場處理。針對以上要求,設計以下幾個模塊:設置模塊、顯示模塊、保存模塊、分析模塊、反饋控制模塊、通訊模塊。設置模塊其功能主要分為兩大塊,其一,對采樣參數進行設置,即采樣頻率、采樣數或采樣時間、采樣模式、采樣通道的設置;其二,對放大器的極、偏壓、陽極電壓,燈絲電流的三級設置限制,預設形式保存在文件中;顯示模塊顯示各通道采集的數據,以波形掃描方式進行顯示,同時可以對圖形進行放大、縮小、且有游標顯示,便于比較信號和測量幅值,同時將測量的值與預設值進行比較,發(fā)出報警信號、報警燈或聲音,同時顯示報警部位和數值;保存模塊功能在運行過程中,在外部觸發(fā)后自動將運行期間有關參數保存為電子數據,并加入文件頭及時間信息,便于以后分析,以炮號取名保存;分析模塊提供簡單的頻譜分析和其他功能;反饋控制模塊主要功能是在接受總控的觸發(fā)后對波形設定值進行反饋控制。通訊模塊從網上獲得炮號數據,作為保存數據的識別標志,同時將實驗時的相關數據進行發(fā)布。

3.3 模塊及部分算法

為了對整個發(fā)射機工作狀態(tài)達到較為完善的監(jiān)控,整個系統(tǒng)中需要采用一定的算法來滿足需求,其中包括通道選擇算法,PID控制算法、多通道數據圖像多道顯示和多通道數據單道顯示、消息機制,以下簡單介紹通道選擇算法和PID控制算法。該系統(tǒng)在Labview中實現(xiàn),由于采用的是NI采集卡,可以在Measurement & Automation環(huán)境中可以按照要求任意設置虛擬通道,便于通道選擇算法的實現(xiàn),在Labview編程中,采用NI的可視化控件,同時采用其Ni-Daq控件,使數據的采集也變得尤為方便,并可同時進行一定的分析和顯示。采用Labview軟件對發(fā)揮原廠采集卡起到較大作用。

圖3 通道選擇算法流程圖

3.3.1通道選擇算法。

采集前,需要對采集卡16個通道進行設置,在采集過程中,要求可以任意更改通道,即隨意切換通道數,并顯示其通道采集值,同時不影響其他進程,并將各個通道是否被選以指示燈方式顯示。基本流程如圖3所示,通道的選取以數組方式傳遞給采集函數,首先設定輸入通道,通道選擇采用布爾類控件,通道控制采用Labview高級編程中的局部變量方式,映射通道選擇布爾類控件狀態(tài),將所設置布爾值順序輸入一個布爾數組,然后對數組進行“或”操作,如果為真則繼續(xù),否則繼續(xù)等待輸入通道,這個目的是為了確保至少有一個通道打開時才可以進行采集。然后對此數組進行檢索和追加字符串操作,形成以下字符串數組,即如果選擇了第一和第二通道,則通道數組為[通道0,通道1]等等。這個數組可以事先在

Measurement & Automation Explore中進行設定,Labview采集過程中就可以識別這個數組;此外還考慮到采集前可能需要將所有通道一次全部打開,單個輸入較為繁瑣,這種情況下,

圖4 通道選擇算法在Labview中的實現(xiàn)

只要采用一個布爾控件,判斷為真后形成一個全通道的字符串數組,即[通道0,通道1,通道2……通道15],這個數組可以直接給采集函數調用。通過以上的過程,在采集過程中可

以靈活的設置通道號,并獨立于其他進程。圖4為Labview中實現(xiàn)的程序,I0、I1……I15為通道布爾控件的局部變量,通過for和case結構,實現(xiàn)了輸出采集通道數組,隨時在線更改通道的功能。

3.3.2 PID控制算法

為了對輸出波形進行設定控制,采用了PID控制算法,PID控制器運動方程為:

圖5 PID輸出在Labview中的實現(xiàn)方式

Y(t)=

其中Y(t)是輸出信號,e(t)為輸入偏差,Kp為放大倍數,Ti為積分時間常數,Td為微分時間常數。PID控制器在計算機上實現(xiàn),采用增量算法,如下

增量算法在計算中不需要累加,增量輸出只與前幾次的采樣輸入有關,此算法是一個遞歸過程,實現(xiàn)過程較簡單。在此應用中采用了Labview的PID控件實現(xiàn)了以上算法,同時可以對PID控制器參數進行設置,實現(xiàn)方式如圖5所示。

4. 實際試驗結果及結論

本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最近一次實驗中,由于設置參數較合理、功能較為齊全,對發(fā)射機電參數的監(jiān)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圖6為測試過程中截取的界面。在實驗過程中,對異?,F(xiàn)象的報警,為現(xiàn)場工作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第一手資料,而且保存的數據為今后詳細分析和仿真發(fā)射機的工作原理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優(yōu)化實驗參數的依據。同時本文對在Labview下進行測試及自動化化應用方面有著很好的參考價值。

本文作者創(chuàng)新點在于,首先使用了高級編程方式中的局部變量,解決了以往在采集過程

圖6 HT-7發(fā)射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界面截圖

中無法動態(tài)更改通道的問題,對系統(tǒng)監(jiān)控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采用了PID控制算法,使反饋輸出的準確性明顯得到了改善,此外把聲音及視覺報警功能、故障及運行數據保存、通訊功能加以整合,為現(xiàn)場處理及使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此外此方法為計算機進行反饋及定時控制多支路系統(tǒng)的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