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使用深度學習進行地下電纜系統(tǒng)預測性維護

使用深度學習進行地下電纜系統(tǒng)預測性維護

作者:鈦思科技 時間:2022-05-29 來源:CTIMES 收藏

本文敘述如何使用來進行系統(tǒng)的。利用模型能夠接近實時地執(zhí)行分類,讓現(xiàn)場的技術人員可以在擷取到數(shù)據(jù)后立即看到結果,并且在必要時重新執(zhí)行測試。

系統(tǒng)與陸上電線路網相比,雖然對暴風雨、閃電、野火、冰暴、以及其他不利天氣狀況較不敏感;不過,維修成本較高,很難準確指出故障位置及進行修復。如果電纜的瑕疵未被偵測出來,可能導致停電和對大眾造成危險。

根據(jù)IEEE數(shù)據(jù)顯示,大約90%的地下電纜系統(tǒng)故障都和局部放電(partial discharge;PD)有關,也就是電纜內的電場超出介電質絕緣體可承受的能力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當PD發(fā)生時,會產生高頻訊號?幅度通常低于100毫伏(millivolts),由于這些訊號是介電質劣化,并且最終將導致故障的象征,因此最好能及早檢測到這些無法預料的電纜故障訊號,并在故障發(fā)生之前進行維修。

在IMCORP公司,我們使用MATLAB來設計及訓練網絡,以加快PD訊號偵測和表征的流程,并將該流程自動化。這些深度學習網絡不僅用來偵測PD訊號;也用來辨識PD在電纜中的大略位置、造成PD訊號的瑕疵種類、以及其嚴重程度(圖1)。

圖片.png
 
圖1 : 在使用過程的電纜絕緣層中形成的典型「刷狀」電樹(electrical tree)。圖為3D顯微 CT掃描。

早期的PD分析方法
我們遵照產業(yè)標準來進行制造廠商PD測試的質量控管,也就是將一個高于正常值的電壓,套用在地下電纜和一個帶有模擬數(shù)字轉換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耦合器(coupler)來捕捉高頻時間序列訊號。

過去,這些捕捉訊號是由分析師手動來處理并找出可能代表著PD出現(xiàn)的特征,這個過程既冗長又緩慢,而且有時會產生結果的不一致或出現(xiàn)偽陽性(false positive)的情形。

為了讓分析師的工作更輕松,我們執(zhí)行了降噪與其他數(shù)字訊號處理的算法,但處理的結果仍然高度主觀?即使是訓練有素且具有多年經驗的分析師,有時還是會對于同樣的訊號給予不同的結論。

最近,我們開始使用機器學習將捕捉到的訊號自動分類。使用MATLAB來擷取訊號數(shù)據(jù)特征、使用訊號處理算法來計算訊號峰值之間的時間,以及其他普遍用在PD分析時的特征(圖2)。

圖片.png
 
圖2 : 捕捉到的訊號峰值之間的時間差。Ampliture 振幅 Time時間

然后,我們使用MATLAB產品內的應用程序工具?Classification Learner App(分類學習器app),透過內建的多種方法來訓練及評估分類模型,包含邏輯回歸(logistic regression)、支持向量機(SVM)分類、隨機森林分類(random forest classification)及內建學習(ensemble learning)。

隨機森林模型進行PD訊號分類的準確度約為90%,其他模型執(zhí)行的表現(xiàn)稍好一些,準確率約為92%,這樣的結果看來還不錯,因此我們決定繼續(xù)探索深度學習,看看是否能讓分類的準確性再提高。

利用深度學習進行PD訊號分類
我們采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透過深度學習網絡進行PD的訊號分類。首先,使用許多擷取的機器學習模型特征來訓練神經網絡。這個網絡是以一組內含二十多項特征標記、總計超過四百萬筆的數(shù)據(jù)庫來訓練。

在第二種方法中,我們直接在近一百萬個時間序列訊號上訓練了一個長短期記憶(LSTM)網絡,這些訊號之前由我們的團隊分析和標記(圖3)。由于我們在深度學習的經驗有限,我們與MathWorks的顧問團隊進行合作,協(xié)助我們運用領域專業(yè)知識,使用Deep Network Designer App這個應用程序工具來設計和訓練類神經網絡和LSTM。


圖片.png
 
圖3 : 透過Deep Learning Toolbox(深度學習工具箱)建立的LSTM網絡圖表。

經過超參數(shù)優(yōu)化之后,兩種網絡在PD訊號的分類都可以達到約95%的準確率,相較于機器學習模型有不錯的改善。為了進一步提高準確率,我們采用小波轉換及快速傅立葉變換來擴充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我們看到準確性略有提升(大約0.1%)。MATLAB中進一步的模型設計和優(yōu)化目前正在進行中。

以深度學習進行PD定位與類型辨識
進入計劃的第二階段,從電纜內絕緣體的瑕疵去找到PD的起源位置。為此我們訓練了兩個LSTM網絡。其中一個網絡的訓練是將PD的源頭進行10個可能的位置范圍(等長的電纜分段)的分類,另一個則是分為20個不同的位置范圍。兩個模型的最大準確率都高于94%。我們訓練這兩個網絡,因為想要查看模型準確性是否隨著分段的增加而保持不變,結果大約從20個分段之后,準確率開始下降。

最后,我們訓練出一個深度學習網絡可用來判斷造成PD的故障類型。造成PD最常見的原因包含工藝工法、操作處理,和制造生產。典型的PD故障類型則包括電纜終端的局部放電(termination PD)」、電樹狀、空洞、介質(interfacial)PD和外部局部放電(external PD)等(圖4)。其中,電樹的瑕疵對電纜系統(tǒng)故障構成的風險最大。

圖片.png
 
圖4 : 瑕疵類型例子:表面、電樹、外部

為了對瑕疵類型進行分類,我們分析了單一瑕疵的PD訊號,并且產生經過編碼的局部放電相位解析(phase-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PRPD)圖。PRPD圖中的型態(tài)因為瑕疵的類型而異:舉例來說,電樹瑕疵的PRPD圖表看起來會跟空洞瑕疵的圖不同。

對于這部分的計劃,我們使用了ResNet-50,這是一個以超過一百萬張圖片預先訓練、內含50層的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我們在一個包含超過3,390張PRPD圖的數(shù)據(jù)庫上重新訓練CNN。然后,這個CNN能夠進行電纜瑕疵種類的分類,而且準確度超過96%。

改善計劃
我們的深度學習網絡,最終能提供出結果和受過高度訓練的訊號分析師的準確度不相上下,也提供更一致的質量水平,同時,對于復雜數(shù)據(jù)庫分析和詮釋所花的時間更節(jié)省了高達500%以上。因此,現(xiàn)在分析師可不用把時間花費在單一的訊號分析任務,能專注于其他更多同樣重要的任務。

最終,我們希望這些深度學習模型能以接近實時地執(zhí)行分類,讓現(xiàn)場的技術人員可以在擷取到數(shù)據(jù)后立即看到結果,并且在必要時重新執(zhí)行測試。我們也正致力于訓練數(shù)據(jù)庫的擴展。IMCORP擁有全世界最大的PD訊號數(shù)據(jù)庫之一,內含經過多年測試而取得的超過1億2千萬個波形,我們正計劃使用這項數(shù)據(jù)和MATLAB接口用于Databricks,啟動位于云端的大規(guī)模深度學習模型訓練計劃。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2205/434607.ht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