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uClinux應用程序的開發(fā)
可以移植已有的程序還要感謝開放源代碼的弟兄,沒有這些C文件和H文件讓你重新編譯一下,怎么在你的CPU上跑?其實不止這些,后面還會看見開源組織的牛人專為程序可移植性所作的專門的工作。
那么為什么要移植程序?
問這問題就像問地上有個錢包為什么要撿一樣,答案不言而喻?,F(xiàn)成的東西為什么不要。當然,移植程序可沒有撿錢包那么簡單,尤其是第一次,后面會說一些移植之前應該考慮的問題。(就像現(xiàn)在地上有個錢包也千萬別上去就揣自己兜里,說不定就是套)。另一方面,你給我你寫好的程序讓我拿去用,我還要考慮一下,或許里頭問題多的還不如自己寫一個。我這里所說的可移植的程序應該是維護比較好,比較成熟的源代碼(像我后面的所說的UCD-SNMP),目前的開放源代碼運動決不僅僅是把自己的程序公開就行了,而是有了一套成熟完整的版本控制,BUG報告和PATCH提交流程。
這樣的代碼才有更大的使用價值。
什么時候可以考慮移植程序? 在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進行開發(fā)時,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程序都可以到網(wǎng)上查一查都沒有成熟的源代碼可用。前面已經(jīng)說到,程序的移植最終只針對CPU,其實和操作系統(tǒng)沒什么關(guān)系,但另一方面,因為代碼中可能會使用一些庫函數(shù),這些庫會包括C語言標準庫和操作系統(tǒng)提供的API(應用程序接口)庫。假設源代碼中只包括C標準庫,那么該程序就可以跨操作系統(tǒng)去移植。例如hello world程序中使用了printf,因為該函數(shù)是C標準函數(shù),所以在X86上使用TC(BC或VC)可以直接編譯運行,在ARM+uClinux平臺下也一樣,但如果程序中調(diào)用了vfork函數(shù),那么只有l(wèi)inux一脈相承的操作系統(tǒng)支持這種特殊服務了,在window或dos操作系統(tǒng)下無法直接編譯該程序了。只能找該操作系統(tǒng)支持的類似的功能來實現(xiàn)。再進一步,硬件上的生理缺陷也會為移植帶來麻煩,S3C4510B不支持MMU,在其上運行的uClinux也不提供和MMU有關(guān)的服務(其實uClinux本身可以支持MMU),于是在移植前相關(guān)的函數(shù)(比如FORK)都要被替代掉(使用VFORK)。好在uClinux和linux提供的應用接口大部分還是相同的。所以這樣的工作還可以承受。
由上可知,如果是在各種嵌入式linux(除了uClinux以外,還有好幾種)平臺上開發(fā),那么針對該平臺以及l(fā)inux平臺上的源代碼都可以使用,但是要牢記他們之間的差異。在我的系統(tǒng)中需要實現(xiàn)網(wǎng)絡監(jiān)控,所以想使用snmp協(xié)議,該協(xié)議和http,ftp一樣屬于應用層的成熟協(xié)議,專用于網(wǎng)絡管理。目前已經(jīng)有一些針對該協(xié)議成熟的代碼,最有名的是ucd-snmp,不光軟件本身功能強大,可移植性也比較好,在linux,unix等平臺上都可以移植,于是決定將它移植到ARM+uClinux平臺上(別看現(xiàn)在說的這么輕松,當時接這活時都有點哆嗦)。
簡單總結(jié)一下,移植應用程序的前提是有源代碼,移植的關(guān)鍵工具是編譯器,源代碼中和硬件平臺相關(guān)的東西越少越好(這里主要指使用了匯編,或做了針對自己平臺的事,比如將指針指向特定地址然后操作),另一方面,如果該程序是基于某個操作系統(tǒng)(利用了操作系統(tǒng)提供的特殊服務,即API),要看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是否提供了相關(guān)服務。
下面簡單列出一些我認為移植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1) 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的特點以及在當前版本下支持的特性。
例如:uClinux不支持MMU,同樣就無法支持相應的特性。
(2) 硬件資源。
因為嵌入式系統(tǒng)資源比較緊張,硬件資源考慮必須要周全:
(1) 軟件存儲空間的大小
這一般要等用目標編譯器重新編譯完以后可能才會知道,所以只能大概估算,但千萬不要看這個程序在linux下只有幾十k,就認為程序很小,這是因為linux下程序多時使用動態(tài)庫,而在嵌入式系統(tǒng)中,很有可能是把用到的庫都鏈接在一起,所以程序的尺寸會大大增加。
(2) 程序運行空間。
(3) 硬件以及相應的驅(qū)動是否完備
以上工作應該盡量做,但有時事先無法把握,只能聽天由命了(有沒有搞錯?。。?P> 可能有人已經(jīng)要暈菜了,振奮一下大家,如果找到了好的源代碼(可移植性好),那么剩下的如要工作就是玩轉(zhuǎn)你的編譯器,只要你能順利的把源代碼用你的編譯器重新編譯一下。90%的工作就完成了(不是嗎)
上回已經(jīng)介紹了一些編譯器方面的東西,下面針對我的ARM編譯器的具體參數(shù)來講解一些編譯器主要參數(shù)的設置。
加入我已經(jīng)有了hello.c,在x86的linux平臺下編譯鏈接一下。
gcc –c hello.c 產(chǎn)生.o
gcc –o hello hello.o 產(chǎn)生可執(zhí)行文件,上回說過,主機編譯器參數(shù)都有環(huán)境變量保存,所以看起來很簡單。這里我故意分兩個步鄹。
下面看一下用我的編譯器編這個程序(心臟不好的先吃藥)。
arm-elf-gcc -Iroot/uClibc/include -msoft-float -mcpu=arm7tdmi -fomit-frame-pointer -fsigned-char -mcpu=arm7tdmi -Os –Wall -DEMBED -D_uclinux_ -c hello.c
這只是編譯,將參數(shù)逐一講解。
Arm-elf-gcc 是gnu的arm編譯工具
1)Include地址:參數(shù):-I 值:root/uClibc/include(這是在主機上我的uClinux的頭文件路徑) 用法:-I root/uClibc/include-I參數(shù)保證后面的頭文件路徑在搜索系統(tǒng)頭文件路徑前被搜索從而有可能替代系統(tǒng)的頭文件,如果有多個這樣的參數(shù),則搜索的順序是從左到右,然后是系統(tǒng)的頭文件。
2)-m 是針對CPU的選項。
-mcpu=arm7tdmi 說明CPU類型
-msoft-float 產(chǎn)生包含浮點庫的輸出
-fsigned-char 讓char類型有符號
-fomit-frame-pointer 對所有不需要幀指針的函數(shù)都不將其保存在寄存器中。
3) -Os –Wall
?。璚all:所有警告都顯示
Os:優(yōu)化尺寸,該選項使能所有所有不增加尺寸的O2優(yōu)化,并且進一步根據(jù)尺寸優(yōu)化
4) = -DEMBED -D_uclinux_
-D: 將-Dmacro 后的macro定義為字符串1。
以下是鏈接:
arm-elf-ld -L/root/uClibc/lib -L/usr/local/gnu/arm-elf/lib -L/usr/local/gnu/lib/gcc-lib/arm-elf/3.0.1 -elf2flt –o hello /root/uClibc/lib/crt0.o /usr/local/gnu/lib/gcc-lib/arm-elf/3.0.1/crtbegin.o hello.o
/usr/local/gnu/lib/gcc-lib/arm-elf/3.0.1/crtend.o -lc -lgcc –lc
其中
1) 鏈接工具: arm-elf-ld
2) -L指明需要鏈接的庫的路徑,用法和-I一樣,自己的庫的路徑也可以在這里加入。 -L/root/uClibc/lib -L/usr/local/gnu/arm-elf/lib -L/usr/local/gnu/lib/gcc-lib/arm-elf/3.0.1
3) –o 后面緊跟生成的最終的文件名
4)/root/uClibc/lib/crt0.o /usr/local/gnu/lib/gcc-lib/arm-elf/3.0.1/crtbegin.o OBJECTS.o
/usr/local/gnu/lib/gcc-lib/arm-elf/3.0.1/crtend.o
這是需要鏈接在一起的.o文件
5) -lc -lgcc –lc -l 后面緊跟的是需要鏈接的庫的名字,一般庫的名字是libxxx.a,使用時為-lxxx即可,不加lib和.a。還要注意位置,自己的庫文件應該加在他的庫前面。
編譯通過后,移植就算完成了,對于比較小的源代碼都可以這樣,即先分析他的編譯選項(用到了那些頭文件,庫文件等),然后用自己的編譯器對照相應參數(shù)重新編譯一下就行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