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yī)療電子 > 市場分析 > 電子醫(yī)療價值不容忽視,推廣卻需警惕9大陷阱

電子醫(yī)療價值不容忽視,推廣卻需警惕9大陷阱

作者: 時間:2009-11-0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7、工作效率先降后升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99540.htm

  在剛使用系統(tǒng)時,醫(yī)療機構的工作效率可能會大幅降低,但一段時間后將會出現反彈。不過,何時出現反彈,不同醫(yī)療機構的差異可能很大。

  有大量部署經驗的IT服務公司Concordant的CEO Stephen Bennett表示,在系統(tǒng)剛上線的兩三周,工作效率可能會下降50%。在接下來的3到6周,可能會反彈到75%左右,然后回歸正常水平,除非出現什么意外。有的工作效率損失可以通過系統(tǒng)來彌補一部分,但并非每個人都是這樣認為。致力于改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慈善機構California Healthcare Foundation的副總裁Sam Karp就認為,一個機構要在使用系統(tǒng)之后恢復之前的工作效率,至少需要1年時間。

  Institute For Family Health在部署EMR時,在第一個月只計劃處理平常病人的一半。但是,在6個月時間內,他們實現了比采用EMR之前還高20%的工作效率。其CEO Calman表示,那是因為我們用電子記錄取代了手工和紙質的流程,這樣醫(yī)生就多出來大約20%的時間處理更多的病人。

  Williamstown Medical至今還沒有看到工作效率的回升。Jandl表示,我們在使用EMR這兩年的時間里損失了20%的工作效率,并且還沒有看到恢復的希望,這是因為改變的流程要求醫(yī)生提供更多的人工檢查。“在我接聽電話時,肯定會比用紙記錄時慢。”他說。EMR的好處只是“更好地存檔,加強準確性和對病人更安全”,因為所有的數據來源都是經過數字化處理的。他還說:“但為此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特別是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8、綢繆未來做好打算

  UNC的Spencer說,醫(yī)療機構今天購買的系統(tǒng)也許明天就不需要了,因為醫(yī)生和病人的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醫(yī)療的發(fā)展也在不斷地改變這些關鍵數據的種類。另外,現在采集的數據,經過分析還是能夠影響未來需求的。

  有的情況下,這些系統(tǒng)的需求變化是很快的,尤其是那些和醫(yī)護質量相關的需求。政府正計劃確定EMR系統(tǒng)“有用”的具體含義,并且只有符合這一含義的機構才可能獲得政府的補助,醫(yī)療機構自然也很期望自己的系統(tǒng)能夠完全滿足政府定義的功能。此外,醫(yī)療機構必須確保他們的EMR能夠滿足保險公司和其他支付者對于績效的要求。

  參與政府組織的質量改善項目要求醫(yī)療機構提供特定類型的醫(yī)療服務,例如對糖尿病人的例行檢查。在這種情況下,Spencer認為,醫(yī)生應該積極要求采用電子化的EMR來記錄這些檢查信息。

  9、認清EMR目標循序漸進

  醫(yī)療機構應該確保他們的用戶理解他們實現EMR的原因和時間,并且了解這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些都是California Healthcare Foundation的Karp得到的教訓,他在1999年的時候是Santa Barbara County Care Data Exchange的CIO,他們當時有個雄心勃勃的項目,要實現地區(qū)的醫(yī)療機構電子化訪問和交換病人數據,但如今這個機構已經不復存在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