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突圍三網融合駛入快車道
當然,344號文件的出臺對當年正在進行中的IPTV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因為它的規(guī)定改變了IPTV牌照商和電信運營商之間合作的方式,文件實質上屏蔽了電信運營商參與IPTV業(yè)務經營的可能性,只作為透明傳輸通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28656.htm分析師稱,按照百視通目前的運營平臺做全國性IPTV集控平臺沒有任何問題,只是身份上與CNTV有點尷尬。
ARPU值換高增長
另一個令百視通遇阻的因素是地方電視臺。
盡管有全國性IPTV牌照,但有些地方廣播電視臺借助建立IPTV二級播控平臺的機會也再度掀起了對于IPTV發(fā)展的小算盤,他們不滿于百視通進入自己的市場,期望能夠有機會也分得IPTV的蛋糕。例如四川就建立了“央視+成都廣播電視臺”,形成了以成都廣播電視臺為運營主力的IPTV成都模式。
以前百視通在某個地區(qū)如果遇到阻力,就繞過這個地區(qū),再開拓別的市場,但是現在,其實與CNTV的平臺合并后,百視通反而不需要再采取繞開策略,因為CNTV的一級播控平臺是必須的、唯一的接入平臺。從這個角度看,讓業(yè)界大多認為此次合并對于百視通來講長期上看是絕對的利好。
中國互動媒體產業(yè)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數字文化產業(yè)工作組組長包冉認為,百視通和CNTV在牌照上重復的解決前提要滿足三個條件:即符合廣電總局的344號文精神;對上市公司百視通的股東沒有損傷,即保護百視通股東的利益;以及能夠促進IPTV的發(fā)展。在包冉看來,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平臺合并是對IPTV行業(yè)最有利的一個解決辦法。
不過,在百視通能夠得到合法的身份、CNTV得到用戶之時,這一合并也將有可能對上市公司發(fā)生影響。
中信證券分析師文浩、皮舜在其報告中稱,基于百視通的用戶受益可以分為基礎收視收入和增值業(yè)務收入,基礎收視收入方面百視通已有千萬用戶,這部分基本屬于百視通。而在新增用戶方面,由于受益于CNTV中央播控平臺帶來的合法性,因此百視通將可能分給CNTV四五成左右收入。以標清IPTV按30元定價為例,電信運營商分成20元,剩下10元將根據新舊用戶區(qū)別分成。按照中信的估計,百視通的綜合分成比例可以達到60%到70%。而在增值業(yè)務部分,中信預計百視通和CNTV將遵循按提供服務貢獻來分成的模式——在這部分,百視通的分成比例甚至可能高于基礎收視分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