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Sec的嵌入式網絡安全應用研究
4.2 結果分析
(1) 系統(tǒng)的可擴展性能:
測試的參數是吞吐量和平均延遲時間。實驗目的是測試在機器臺數增加時系統(tǒng)的可擴展性能。實驗的數據結果如圖5-1和5-2所示。
實驗結果證明該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歸于系統(tǒng)采用了基于IPSec的架構,并且對安全策略庫進行了優(yōu)化,因為SPD和SADB庫的查詢效率是影響本系統(tǒng)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像家庭網關這樣的設備中,實現安全機制的網關要為多個嵌人式設備提供轉發(fā)IP分組,對于每個分組都要在SPD庫查找相應的SA,因此可能成為整個因素的瓶頸。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考慮到數據庫的存儲結構。采用安全策略庫和Cache表來解決。
![](http://uphotos.eepw.com.cn/fetch/20130729/152078_2_0.jpg)
(2) 系統(tǒng)的安全性能:
加密的網絡信息保證了信息內容的機密性。大多數加密方一法也需要授權和數據完整的服務。加密技術可以分成二個大類:消息摘要、對稱密鑰密碼系統(tǒng)和不對稱公開密鑰密碼系統(tǒng)。特別我們的密碼經過MD5算法加密以后,保證了它的安全性。
MD5的設計是面向32比特字的,MD5計算出的信息摘錄長度為128比特,用4個字表示,分別記為d0,d1,d2,d3,在計算開始時被分別初始化為常數:
d0 =01234567H,d1 =89abcdefH,d2 =fedcba98H,d3=76543210H
輸入的信息被分成512比特的等長塊,逐塊處理。每塊包含16個字,分別記為m0,m1,,m15。每塊的處理分四遍掃描,對每一遍掃描中的每一個字都使用不同的常數,共64個,用T1,T2,,T64來表示,其中:Ti=[232 | sin ( i ) | ]。輸入的信息應是512比特的倍數,其填充方式,填充位的第一個比特為1,隨后的填充位都為0;即使原來的信息已是512比特的倍數,也要進行填充。所以填充位的最小長度為1比特,最大長度為512比特。
實驗證明運行基于IPSec和SSL協(xié)議的嵌入式系統(tǒng)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安全性能。
4 結束語
基于網絡的嵌入式系統(tǒng)安全性是當今一大研究熱點,對該領域的研究既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又具備很高的現實意義。嵌入式系統(tǒng)只有在對安全性協(xié)議提供很好支持的情況下,才能真正發(fā)揮其巨大價值,才能對大型高可靠性服務提供全面支持。
linux操作系統(tǒng)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tǒng)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