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μC/OSII下的ARM7中斷過程分析及優(yōu)化方法

μC/OSII下的ARM7中斷過程分析及優(yōu)化方法

作者: 時間:2012-04-25 來源:網絡 收藏

LDR R2, =OsEnterSum

;服務程序要退出,所以OsEnterSum=0

MOV R1, #0

STR R1, [R2]

MSR CPSR_c, #(NoInt | IRQ32Mode) ;切換回模式

LDMFD SP, {R3, SP, LR}^ ;恢復用戶狀態(tài)的R3、SP、LR

LDR R0, =OSTCBHighRdy

LDR R0, [R0]

LDR R1, =OSTCBCur

LDR R1, [R1]

CMP R0, R1

ADD SP, SP, #4*3

MSR SPSR_cxsf, R3

LDMEQFD SP!, {R0R3, R12, PC}^ ;不進行任務切換

LDR PC, =OSIntCtxSw;進行任務切換

MEND

END

通過對Handler宏的可知,用戶的C語言處理程序是在特權模式--系統(tǒng)模式下運行的,并且CPU在執(zhí)行中斷服務程序時中斷都是關閉的,所以本系統(tǒng)采用的是最為簡單的非嵌套中斷方式。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上下文數(shù)據不會被任何順序的中斷所破壞;缺點是,在中斷服務程序執(zhí)行時不能根據中斷優(yōu)先級進行中斷嵌套,延時時間長,只有當一個ISR完全結束并退出中斷后才重新接受中斷,降低了系統(tǒng)的實時特性。為提高系統(tǒng)的實時性,需要對其中斷進行。

3 中斷的

改寫μ 內核中 HANDLER 宏可以實現(xiàn)ARM的中斷嵌套,這樣做雖然提高了系統(tǒng)的實時性,但損害了系統(tǒng)運行的穩(wěn)定性和可移植性。通過對中斷,下面給出一種編寫中斷服務程序的模板,充分利用ISR執(zhí)行在特權模式--系統(tǒng)模式這一特點來實現(xiàn)中斷嵌套的條件。中斷服務程序模板如下:

void ISR(void){

OS_ENTER_CRITICAL();//在中斷服務程序中關中斷清中斷標志;//防止沒有清中斷標志使得中斷多次進入關閉低優(yōu)先級;//禁止低優(yōu)先級中斷

S_EXIT_CRITICAL();//在中斷服務程序中開中斷用戶的C語言代碼;//進行用戶在中斷中要做的工作

VICVectAddr=0;//將中斷服務程序的入口地址置0

}

由于Handler宏中已將LR、SPSR、返回地址和發(fā)生中斷前的堆棧指針等寄存器入棧保存,所以接下來要做的就只剩下開關中斷的工作。由于在進入C中斷處理程序之前進入的是關中斷系統(tǒng)模式,所以必須在C語言中重新打開中斷,而C語言是不能進行寄存器操作的,因此必須調用軟中斷OS_EXIT_CRITICAL()重新打開中斷。在開中斷之前,要判斷將全局變量OsEnterSum減1后是否為0,所以必須在調用開中斷之前調用軟中斷OS_ENTER_CRITICAL()將OsEnterSum變成1。在臨界區(qū)中可以進行一些處理,如清中斷標志、關低優(yōu)先級中斷等。進行C語言中斷服務程序之后要將VICVectAddr置位為0,這是處理器核的要求必須進行這樣的編寫,否則會導致一些錯誤(如不能第2次進入中斷等)。

結語

“μ+ ”是當前嵌入式系統(tǒng)中廣泛應用的一款平臺,適合于復雜度不是很高的中小型嵌入式系統(tǒng)。本文在深入”μ+ ”中斷機制的基礎上,對IRQ中斷響應機制進行了改進,提出了方案。實驗證明,此可以實現(xiàn)中斷的嵌套并且提高系統(tǒng)實時性,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