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CAN 收發(fā)器的聚合挑戰(zhàn),飛思卡爾有妙招

CAN 收發(fā)器的聚合挑戰(zhàn),飛思卡爾有妙招

作者: 時間:2016-12-19 來源:網絡 收藏

  這被稱為電磁抗干擾(EMI)。主要采用兩種EMI測試模擬以驗證物理層的可靠性:分別是直接功率注入法(IEC62132-4)和大電流注入法(ISO11452-4) [2]。

  在外部EMC的入侵下,MCU TxD和RxD終端之間數據的傳輸和接收的信號應該在一定范圍內震蕩。隨著傳輸速率的提高,數據的保持時間會減少,所能接受的信號震蕩容限范圍會隨之降低這需要CAN收發(fā)器具備出色的EMC性能。

  下圖為EMC測試原理的簡化圖,通過耦合電容器施加射頻干擾,同時收發(fā)器向總線傳輸數據。監(jiān)控收發(fā)器RxD信號,并與信號模板對比,它包含了允許的電壓和時序偏差(抖動)的典型信號。這種波動會變得越來越小,以適應CAN FD的運行。

  EMC測試設置和容差范圍簡化示意圖

在物理層中,可以提供完整的EMC設計流程,包括準確的設計和布局指南、豐富的模塊級和頂層單元級仿真以及EMC仿真內部運行中包括了工藝和溫度變量在內的各種模型,從而針對技術規(guī)范確保一定程度內的余量。由此,這些設計的改進確保了CAN信號完整性,支持信號注入量達到39 dBm。

  通過CAN FD使用案例,不受EMC的限制,部分傳播延遲還可以經過優(yōu)化,從而實現更高波特率的運行。這種物理層設計的演變對抗干擾性產生了影響,允許的抖動窗口變得越來越小。噪聲敏感度也因此增強,設計需要更高的抗干擾解決方案。下圖展示了在2 Mb/s的使用案例情況下,飛思卡爾MC33901 CAN高速物理層通過了DPI注入的性能。

  MC33901/MC34901 – 帶有扼流圈時的直接功率注入CAN,2 Mb/s

憑借高ESD性能提高系統(tǒng)可靠性:

  物理層有專門的設計用于承受IC級和系統(tǒng)級定義的最嚴格ESD標準。它通過了AEC Q-100文檔中的規(guī)定ESD測試:人體模型(HBM) +-10 kV、機器模型(MM) +-200 V和帶電設備模型(CDM) +-750 V。此外,物理層經過優(yōu)化,還通過了ISO10605:2008 [3]、IEC61000-4-2:2008 [4]、HMM(人人體金屬模型)[5]定義的系統(tǒng)級壓力測試。

  ESD GUN可以用于重現人體處理電子系統(tǒng)子部件或者接觸汽車/設備結構時靜電放電的影響。測試物理層所用的標準為ISO10605:2008、EN 61000-4-2:2008技術規(guī)范,IC上電和未上電。在集成電路開發(fā)階段必須考慮到所有這些標準,因為每一種標準的設置變量都會導致不同的抗壓特性。

系統(tǒng)級到組件級的ESD技術規(guī)范

  CAN H和CAN L引腳具有強大的抗靜電電壓等級,可以預防直接施加在引腳級的系統(tǒng)級壓力,無論帶或不帶外部保護。為了獲得這樣的高性能(25 kV),采用了SEED [7]方法(系統(tǒng)高效ESD設計推廣一種板載和片上芯片ESD保護的IC/OEM協同設計方法,從而獲得系統(tǒng)級ESD)。下表歸納了一個飛思卡爾CAN高速物理層的ESD性能實例。

  ESD性能匯總

  高ESD和DPI的性能組合是對能量吸收的挑戰(zhàn),同時不可降低CAN通信速度。如上表所示,最新的CAN物理層旨在通過所有組件和系統(tǒng)ESD壓力測試,同時對外部EMI干擾免疫,無論是否添加外部組件(例如扼流圈),并且處于最優(yōu)的裸片區(qū)域內。所有這些創(chuàng)新構成物理層進一步集成(系統(tǒng)基礎芯片(SBC)、ASSP、ASIC)的可靠性的基礎。這些限制條件相互組合,是IC架構的基礎所在,從而成功通過最終驗收。

本文選自電子發(fā)燒友網7月《汽車電子特刊》Change The World欄目,轉載請注明出處!

  CAN和能源效率

  由于CAN標準的演變和創(chuàng)新,可以實現系統(tǒng)級的電流和功耗管理。在汽車中未使用時通過禁用和激活低功耗模式,可以降低和優(yōu)化整個系統(tǒng)的電流消耗。當然在必要情況下,ECU應當恢復運行。

  如圖所示,可以分析2個ECU、汽車泊車輔助和電子泊車制動的運行。當汽車的運行速度超過一定數值時(比如數千公里/小時),這些ECU就不再需要工作了。此時,這些ECU可以自行設置為低功耗模式,它們通過CAN網絡和CAN報文接收車輛速度。當速度大于預先設定的閾值,這些ECU可以主動設置為低運行模式,禁用或關閉線路板組件(例如MCU或負載驅動器)的電源。只需最少的IC保持激活狀態(tài),用于監(jiān)控CAN總線流量并檢測特定的CAN報文或CAN的部分報文,它可以指示何時給暫停運行的IC重新上電,以便指示這些ECU它們應該恢復運行。

  這有助于汽車整體功耗的降低和優(yōu)化。

  可以通過在與CAN總線相連的CAN收發(fā)器內部執(zhí)行CAN報文檢測,實現這種操作。這被稱為CAN局部網絡或CAN選擇性喚醒。

  挑戰(zhàn)在于,通過極低功耗(目標低于500 uA)能夠解碼輸入的CAN幀,在CAN物理層內以最低成本獲得完整的局部網絡,且不使用精確的振蕩器組件(例如晶體振蕩器或共振器)。需要提醒的是,MCU內部的CAN控制器采用極為準確的時鐘,其測量的精度和偏差均可達到ppm級。顯然,這樣的時鐘精度在硅片中還不能實現。

  然而,CAN報文和解碼只需要“百分比”量程的時鐘。因此,憑借創(chuàng)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可在混合信號硅工藝中完成,CAN報文的集成可以實現,從而用于CAN收發(fā)器功能。



關鍵詞: MC33901CAN飛思卡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