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yè)界動態(tài) > 蔡力行挾千億元攻入薄膜太陽能

蔡力行挾千億元攻入薄膜太陽能

作者: 時間:2010-07-12 來源:今周刊 收藏

  接近六月尾聲,這是臺積電新事業(yè)組織總經理蔡力行接手新事業(yè)的一周年,也是臺積電宣示進軍綠能產業(yè)的一周年。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10780.htm

  這一天,蔡力行才剛出席完臺灣半導體協(xié)會活動,下午立刻秘密趕到上海;在這個周末,他將做出一項重大決策,這項決策不僅影響未來臺積電綠能事業(yè)的布局,也關系晶圓雙雄下一個十年千億元太陽能戰(zhàn)爭的勝負。

  解決薄膜電池的量產困境

  頂著烈日,蔡力行風塵仆仆趕往上海,與會的除了他以外,還有臺灣太陽能供應鏈的系統(tǒng)、崇越電,融程電、銘異也都派代表出席。此外,蔡力行還找來一批老朋友,像是前臺積電客服部副總吳子倩、前應用材料副總裁張柏齡,都是這場會議的要角。

  小小一間上海辦公室聚集了臺灣半導體、太陽能產業(yè)的要角,他們不會只是聊天、敘舊,他們要決定一件大事──替臺積電跨入全新的領域尋找新武器。這件高達十億元的投資案,由吳子倩與張柏齡領軍,任務很簡單,要投資一家專門生產設備的供貨商。

  臺積電切入已不是新聞,設備向國外采購就有了,為何還要自己花大錢投資?聽到這場秘密會議后,對于臺積電投資專門生產薄膜太陽能設備的供貨商,臺灣太陽能業(yè)者均表示:“這是臺積電為解決薄膜電池無法量產在找辦法。”

  臺積電研究的CIGS(銅銦鎵硒)薄膜電池,在實際量產上遇到了問題;CIGS的制程主要有三大步驟,分別需要濺鍍機、鐳射機、硒化爐等設備。

  這些迥異于半導體的制程,等同全新技術,而且半導體制程由于技術成熟,業(yè)者采購設備時已有經驗累積,知道哪部分的機臺應該向哪些設備商購買。但目前市面上能提供CIGS薄膜制程Turnkey Solution(整廠設備輸出)的選擇并不多;某外資分析師甚至以“災難”來形容現(xiàn)有的Turnkey Solution,“所謂全時運轉是要二十四小時運轉,目前能買到的制程,卻是八小時要停機再開機,不是災難是什么?”

  但業(yè)者自行采購生產設備,不同設備有不同的選擇,都會影響產品最終良率,對于設備成本占生產成本七成以上的薄膜電池來說,“錯誤的機臺,幾乎就代表失敗的良率。”工研院分析師王孟杰如此表示。

  薄膜與多晶硅 如何選擇?

  于是,為了解決薄膜太陽能在設備上的先天門坎問題,蔡力行決定投資老同事們組成的精曜;透過精曜自行開發(fā)的薄膜設備,確保年底臺積電在中科的薄膜太陽能廠動工后,能夠順利抓到薄膜太陽能的產業(yè)先機,縮短臺積電投入薄膜太陽能領域的學習曲線。

  除此之外,臺積電透過旗下創(chuàng)投入股美商Stion,進一步獲得Stion授權,移轉CIGS制程技術給臺積電,臺積電等于可快速取得關鍵技術,在新領域中拉開與競爭者的距離。

  但令外界好奇的,在于薄膜太陽能電池前景不明,業(yè)界公認“薄膜電池成本仍高于硅晶電池”、“薄膜電池的保用期仍無具體案例可證明”都是薄膜電池的發(fā)展阻礙。為何蔡力行還是執(zhí)意要花大錢投入?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薄膜太陽能 光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