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業(yè)界動態(tài) > SSD品質真相大公開

SSD品質真相大公開

—— 四大評估指標
作者: 時間:2011-01-0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評估指標四:效能退化(Performance Degradation)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15950.htm

  所謂效能退化指的是隨著使用時間增長、與使用次數的增加、尚余儲存空間減少等等因素,而導致效能的逐漸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若控制晶片的TRIM與Garbage Collection設計未臻理想,無法適當的回收可用的空間,產品本身便無法讓資料有更大的空間可平均抹寫于的各個儲存區(qū)塊(Wear Leveling),另外當SSD沒有預留足夠的備用空間(Space Provisioning)供運作滿載或資料量接近飽和時使用,也會產生效能退化的狀況。

  效能退化的情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SSD的效能表現從開始使用后每況愈下,右圖便是這種情形的示意圖,在這個范例中,桃紅線段為SSD的各回合效能,規(guī)律的藍色折線則是剩余容量的多寡,除了一開始能有高達200MB/s的速率外,從第20回的使用后便僅能達到75MB/s左右的速率。另一種情形則是隨著SSD中剩余儲存空間的減少,速率也跟著下降,而當SSD中的儲存空間重新被釋放時,速率又會再度回到較佳的表現水準。

  在此次的測試實驗中,KINGSTON與SanDisk都出現明顯的效能退化,并且都是屬于第二種情況。附圖便是SanDisk受測SSD在不同測試回合的效能變化圖,可以明顯看出,SanDisk G3的效能高低(深藍線段)隨著剩余空間的多寡(淺紫折線)而有規(guī)律的起落除此之外,其余SSD都沒有顯著效能退化的情形出現,整體的效能也未出現異常狀況。

  最后必須一提的是,Corsair R120這臺受測品在測試過程中便出現故障(malfunction),無法完成全部回合的測試,因此在可靠度、效能穩(wěn)定度和效能退化程度上都被評為不佳。

  全面驗證 打造SSD黃金品質

  從前面的幾項測試,可以發(fā)現到盡管同樣是SSD、同樣標榜著高效能,在表現上卻極為不同。以此次所設計的四項評估指標、共十三項標準觀之,眾品牌的SSD的表現可說是大相徑庭,也發(fā)現到許多不同程度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于SSD這項產品本身而言都是至關重要,必須加以改進與補強的,而這似乎也代表著這些品牌制造商對自家產品在前端的設計驗證階段,還需更下功夫。

  SSD在現下的諸多科技產品中,仍是屬于較年輕新式的一種產品型態(tài),由于其設計架構的復雜性,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可能影響到SSD的產品效能表現、可靠度、穩(wěn)定度等。再加上SSD的產品樣貌多變,可以內嵌于筆電之中、可以是外接的行動式消費性電子商品、更可以應用在企業(yè)級的儲存使用、或是應用于軍事用途,這些不同的用途都有各不相同的性能訴求,也就更需要合適的測試,來確保每個SSD產品表現是否能確實符合其使用目的性。根據百佳泰累積至今十數年的專業(yè)測試諮詢經驗,我們歸納出四個足以左右SSD品質與效能的關鍵,分別是控制晶片(Controller)、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連接介面(Interface)和與應用面(Application)的結合,這幾個關鍵都分別能以不同的驗證方式,找出產品問題的癥結點,并進而確保SSD的良好品質。

  市面上眾多品牌讓人眼花撩亂,雖然選擇眾多,但也使消費者不知如何正確選購合適的產品。百佳泰便希冀以本篇文章,用最宏觀的角度,指出目前一般消費者可能并未注意到的SSD品質問題,同時也希望這樣的測試結果,能提供廠商作為未來修正與研發(fā)的參考,讓這項產品的技術持續(xù)精進,消費者也才更能享受更高品質的產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WDC SS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