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和數字電視的競爭激烈 IPTV試水哈爾濱
一方面,IPTV作為一個網絡和電視相結合的新媒體,其互動性代表了未來電視媒體的發(fā)展方向。另一方面,目前階段IPTV和數字電視的同質化競爭愈演愈烈,內容提供商、網絡運營商和各地的廣電部門之間的三角談判阻力重重,“泉州事件”至今尚未解決。
日前,國家廣電總局視聽新媒體研究所所長董年初一行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調研,試圖為IPTV的前景“求解”。
5萬戶說明了什么?
在調研中,用戶對于點播和時移功能的反饋正面,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也都能熟練操作類似于電腦界面的IPTV操作方式。此外,IPTV沒有廣告的特質也獲得了大多數用戶的認可。但目前的IPTV在內容上沒有當地節(jié)目的缺憾,使得有些哈爾濱的用戶不得不另裝一個數字電視機頂盒來收看本地新聞。
在哈爾濱,IPTV的費用有兩個價格,分別是60元/月(所有功能)和38元/月(不包括點播),而數字電視則是39元/月。
目前哈爾濱的用戶中,有不少收入頗豐并且從事IT等高科技行業(yè)的用戶。且哈爾濱等東北市場的氣候環(huán)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一批忠實于觀看各類電視劇的家庭觀眾。
截至目前,上海文廣百視通公司(下稱“百視通”)在哈爾濱的IPTV用戶已經達到了5萬多戶,規(guī)模效應初現。而起步更早的數字電視目前用戶接近3萬。近期,百視通又在廣東省試播IPTV,當地電信運營商稱將在年底前放號10萬。
但規(guī)模效應的背后,哈爾濱的經驗能否復制仍然存疑。
例如,哈爾濱政府引入市場競爭的出發(fā)點是IPTV順利打入地方市場的因素之一。
利益分配總是最主要的動力。數字平移是目前各地廣電的重任之一,2008年之前東部地區(qū)縣以上城市、中部地區(qū)地(市)級城市和大部分縣級城市、西部地區(qū)部分地(市)級以上城市和少數縣級城市的有線電視都必須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
而類似的價格和同樣的目標客戶使得IPTV“有意無意”間成為了當地廣電完成數字化任務的一個插曲。
誰來主導三網融合?
上個月,央視下屬的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下稱“央視國際”)拿到了國家廣電總局頒發(fā)的第二張IPTV牌照,正式殺入這個全新的市場。
部分研究機構發(fā)表評論稱,央視的高調加入加強了廣電部門在“三網融合”進程中的主導權。
所謂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因特網和有線電視網的融合。其中,由于目前中國電信一家已經擁有了將近80%的計算機網絡資源,所以真正的融合重點就在于有線電視網和因特網之間。
而IPTV正是兩者合作的開始。目前IPTV的運營模式是由電信運營商提供網絡,由內容提供商提供內容。前者在北方以網通為主,南方以中國電信為主。后者主要是隸屬于上海文廣的百視通和剛剛獲得牌照的央視國際。
但IPTV這一新技術橫跨兩個部門的優(yōu)勢也是其發(fā)展的瓶頸所在。從長期來看,IPTV到底是以IP(即因特網)為主還是TV(電視)為主導仍存在爭議,雙方也在為此暗中爭奪。
而IPTV牌照正是廣電部門在這個新技術領域取得主導的一張“王牌”——由于把IPTV定性為新媒體,內容提供商必須獲得廣電總局頒發(fā)的許可。而電信運營商也試圖“借力”IPTV進一步擴展寬帶的用戶,一再希望內容開放。
世界著名市場分析機構 Strategy A nalytics對IPTV 市場總體收入和用戶數進行了預測,預計2006年IPTV全球業(yè)務收入將達到80億美元,用戶數將達到800萬以上。
而在中國,即將到來的世界杯顯然為IPTV提供了一個發(fā)展的契機,它所具備的時移功能能將很多球迷從熬夜中解放出來。但IPTV要在中國迎來類似歐美的井噴發(fā)展期,政策和更好的利益分配方式是必需的“鋪路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