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虛擬氣體傳感器陣列的肺癌檢測電子鼻設計

基于虛擬氣體傳感器陣列的肺癌檢測電子鼻設計

作者: 時間:2010-12-29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 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62527.htm

  為當前世界各地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在多數國家都有明顯增高的趨勢,能夠病人呼吸鼻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呼吸診斷的病理學依據還不是非常清楚,國際上還沒有研發(fā)出能夠用于早期肺癌精確診斷的方法。1999年Michael Phillips等人采用氣相色譜大型儀器研究了呼吸氣味與肺癌之間關系,第一次指出了22種VOCs可以被看作肺癌的特征氣體。

  目前,肺癌呼吸病理解釋為:人體的異常狀況會導致體內產生過多的反應性氧化物,包括氧自由基和過氧化氫等,這樣就破壞了強氧化劑和抗氧化劑的平衡,導致一種潛在傷害——氧化應激,是細胞損傷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細胞膜多不飽和脂肪酸發(fā)生脂質過氧化,就會產生烷烴類、醛類氣體,通過呼吸排出體外。但是,具體的特征標志性氣體國際上還沒有從病理上獲得解釋。

  本文提出一種氣體的新型無創(chuàng)的用于肺癌的鼻。該鼻包含一個由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毛細管柱(gas chromatography,GC)組成的前處理裝置來實現(xiàn)病人呼吸氣體中VOCs的濃縮吸附、脫附和分離,隨后通過一個表面涂覆聚異丁稀薄膜差動結構的SAW對分離后的有機氣體成分進行定量檢測(圖1)。

表面涂覆聚異丁稀薄膜差動結構的SAW傳感器對分離后的有機氣體成分進行定量檢測

  2 呼吸檢測電子鼻系統(tǒng)的

  肺癌病人的呼吸氣體中含有的大部分VOCs的濃度非常低(10-9~10-12mol/L),實驗采用惰性Tedlar集氣袋和SPME采集、預富集呼吸氣體,利用薄膜技術提高SAW的靈敏度,最后采用改進的人工神經網絡算法結合圖像技術來識別肺癌病人。

  SAW傳感器是由廣泛應用的ST切型LiNbO3晶體制成的。傳感器的中心頻率為51.92 MHz,帶寬2.131 MHz,較好的Q值為24.36,衰減為7.85 dB。一對傳感器中的一個表面涂覆PIB薄膜作為工作傳感器,而另一個表面沒有涂覆薄膜的傳感器作為基準傳感器。

  實驗用GC- SAW電子鼻系統(tǒng)結合了SAW傳感器的概念和圖像識別方法,對肺癌病人、正常人和老慢支病人的呼出氣體進行了檢測,確定了11種VOCs為肺癌特征氣體,即苯乙烯(styrene)、癸烷(decane)、異戊二烯(isoprene)、苯(benzene)、十一烷(undecane)、1-己烯(1-hexene)、己醛(hex-anal)、丙基苯(propyl benzene)、1,2,4-三甲基苯(1,2,4-trimethyl benzene)、庚醛(heptanal)、甲基環(huán)戊烷(methyl cyclopentane)。

  圖2為一個SAW傳感器在檢測肺癌患者呼吸氣體時的頻譜響應。它對苯乙烯響應的靈敏度為3.24 ng/Hz。

SAW傳感器在檢測肺癌患者呼吸氣體時的頻譜響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