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MCS-51單片機與無線調制器的應用簡介

MCS-51單片機與無線調制器的應用簡介

作者: 時間:2012-09-13 來源:網絡 收藏

通過8×8個矩型數據單元,循環(huán)按行(列)放置數據,然后再循環(huán)按列(行)讀出數據,從而達到數據行進列出,或者列進行出,這樣完成交錯糾錯編碼。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時間的配合問題,數據的處理時問和數據的發(fā)送時間要協調一致,否者會導致數據不能正常接收。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70868.htm

  4 調制解調器的設計

  K224內部共有8個8 b的寄存器,對K224的操作是通過對這8個寄存器進行初始設置,確定工作狀態(tài)來完成的。

  2片Modem分別設置為工作于主呼和應答方式、禁止INT(中斷)、經擾碼器、禁止防衛(wèi)音、關應答音發(fā)生器、關DTMF,同時接收發(fā)送采用同一判決平面,打開自適應均衡器。

  在Modem正常傳送數據之前,2個Modem以及Modem與DTE之間,為了確定雙方的速率等問題,需要進行必要的連絡,這就是所謂的握手。在握手的過程中,微控制器P89C58必須檢測和確認確定的信號來控制握手的過程和Modem的狀態(tài)。微控制器P89C58讀取K224的檢測寄存器的比特位,但是僅僅檢測到某一比特位是預先的狀態(tài)(1或者0),就立即采取與該狀態(tài)有關的動作是遠遠不夠的。其中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在握手過程中,檢測到的信號必須要穩(wěn)定地持續(xù)一段時間;第二是因為有噪聲的干擾,某些比特位可能會發(fā)生由0到1或由1到0的突變。因此微控制器需要確認檢測寄存器的比特位的狀態(tài),并且繼續(xù)檢測此信號是否持續(xù)了相應的時間。

  為此,需要設計檢測握手序列的方法。本文采用的是增計數器的方法,即將信號應持續(xù)的時間轉化為一個預置數值,然后設置一個計數器,每檢測到一個信號便加1,當增到預置數值時,才可認為該信號檢測到了。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每個握手過程所需檢測的信號都有一個必須持續(xù)的時間,而這個信號到達接收機被檢測器檢測到要有一個延遲,用該信號的持續(xù)時間減去延遲時間,然后再用該信號的抽樣頻率乘以該數值,抽樣頻率應大于或等于被檢測信號的數據率。上述程序設置是通過P89C58在系統(tǒng)七電復位后,對K224進行初始化的。圖2是系統(tǒng)工作的流程圖。

  

  5 結 語

  本系統(tǒng)經過星研Star51PH仿真器仿真,并通過TOP2005編程器編程后,結果證明系統(tǒng)是可行的,調制解調器接收在1 200 b/s可以完全穩(wěn)定接收發(fā)送,當工作在速率較大時,長時間工作數據會不能穩(wěn)定接收,需要進一步實驗驗證。該系統(tǒng)設計結構簡單,性能穩(wěn)定可靠。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