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linux基礎復習(4)嵌入式系統入門

linux基礎復習(4)嵌入式系統入門

作者: 時間:2016-10-08 來源:網絡 收藏

因為目前我還在嵌入式的門口徘徊,所以寫不出什么高質量的東西出來,只能像準備考試一樣抄下一些概念性的東西先記著了(其實不是準備考試,而是準備面試 —。—#)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610/305802.htm

嵌入式的歷史:略

嵌入式的特點:

面向特定應用的特點

嵌入式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都必須進行高效地設計,量體裁衣、去除冗余,力爭在同樣的硅片面積上實現更高的性能,這樣才能在具體應用中對處理器的選擇更具有競爭力

嵌入式系統是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和電子技術與各個行業(yè)的具體應用相結合后的產物。這一點就決定了它必然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斷創(chuàng)新的知識集成系統,從事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的人才也必須是復合型人才為了提高執(zhí)行速度和系統可靠性,嵌入式系統中的軟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儲器芯片或單片機本身中,而不是存儲于磁盤中嵌入式開發(fā)的軟件代碼尤其要求高質量、高可靠性,由于嵌入式設備所處的環(huán)境往往是無人職守或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因此,其代碼必須有更高的要求。

嵌入式系統本身不具備二次開發(fā)能力,即設計完成后用戶通常不能對其中的程序功能進行修改,必須有一套開發(fā)工具和環(huán)境才能進行再次開發(fā)。

*常見存儲器概念辨析:RAM、SRAM、SDRAM、ROM、EPROM、EEPROM、Flash存儲器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其中根據掉電數據是否丟失可以分為RAM(隨機存取存儲器)和ROM(只讀存儲器),其中RAM的訪問速度比較快,但掉電后數據會丟失,而ROM掉電后數據不會丟失。人們通常所說的內存即指系統中的RAM。

RAM 又可分為SRAM(靜態(tài)存儲器)和DRAM(動態(tài)存儲器)。SRAM 是利用雙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來保存信息的,只要不掉電,信息是不會丟失的。DRAM是利用MOS(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容存儲電荷來儲存信息,因此必須通過不停的給電容充電來維持信息,所以DRAM 的成本、集成度、功耗等明顯優(yōu)于SRAM。

而通常人們所說的SDRAM 是DRAM 的一種,它是同步動態(tài)存儲器,利用一個單一的系統時鐘同步所有的地址數據和控制信號。使用SDRAM不但能提高系統表現,還能簡化設計、提供高速的數據傳輸。在嵌入式系統中經常使用。

EPROM、EEPROM都是ROM的一種,分別為可擦除可編程ROM和電可擦除ROM,但使用不是很方便。

Flash也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掉電不會丟失),它擦寫方便,訪問速度快,已大大取代了傳統的EPROM的地位。由于它具有和ROM一樣掉電不會丟失的特性,因此很多人稱其為Flash ROM。

ARM微處理器支持7 種運行模式,分別如下

· 用戶模式(usr):ARM處理器正常的程序執(zhí)行狀態(tài)。

· 快速中斷模式(fiq):用于高速數據傳輸或通道處理。

· 外部中斷模式(irq):用于通用的中斷處理。

· 管理模式(svc):操作系統使用的保護模式。

· 數據訪問終止模式(abt):當數據或指令預取終止時進入該模式,可用于虛擬存儲及存儲保護。

· 系統模式(sys):運行具有特權的操作系統任務。

根據計算機的存儲器結構及其總線連接形式,計算機系統可以被分為馮·諾依曼結構和哈佛結構,其中馮·諾依曼結構共用數據存儲空間和程序存儲空間,它們共享存儲器總線,這也是以往設計時常用的方式;而哈佛結構則具有分離的數據和程序空間及分離的訪問總線。所以哈佛結構在指令執(zhí)行時,取址和取數可以并行,因此具有更高的執(zhí)行效率。ARM9 采用的就是哈佛結構,而ARM7 采用的則是馮·諾依曼結構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