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片調度在單片機中的運用
要的事情。如何協(xié)調好各個事務之間的關系,并有條不紊的執(zhí)行各個事務,這就需要在編寫程序時采用合適的算法進行處理。一般的方法就
是在單片機中移植操作系統(tǒng),由操作系統(tǒng)來管理各個事務。但由于系統(tǒng)要占用一定的內部資源,這對本身資源非常有限的單片機來說是不現(xiàn)
實的。所以,很少在單片機中采用操作系統(tǒng),而是采用時間片輪詢調度的方法進行各任務的管理。
時間片輪詢調度是一種古老而又簡單的算法,廣泛運用于無操作系統(tǒng)的微處理器中。在系統(tǒng)中,每個進程被分配一個時間段,稱作時間片,
即該進程允許運行的時間。如果在時間片結束時進程還在運行,則 CPU 將被剝奪并分配給另一個進程。如果進程在時間片結束前阻塞或結束
,則 CPU 當即進行切換。調度程序所要做的就是維護一張就緒進程列表,當進程用完它的時間片后,它被移到隊列的末尾。
時間片輪詢調度中有趣的一點是如何確定時間片的長度。從一個進程切換到另一個進程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因為要保存和裝入寄存器值及內
存映像等保護現(xiàn)場的工作,更新各種表格和隊列等。假如進程切換,有時稱為上下文切換,需要的時間為 5 毫秒,再假設時間片長度設定為
20 毫秒,則在做完 20 毫秒有用的工作之后, CPU 將花費 5 毫秒來進行進程切換。 CPU 時間的 20% 被浪費在了管理開銷上。進程切換時間一定的情
況下,如果時間片長度設定的越小時,這種浪費更明顯。所以,時間片長度與 CPU 利用率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必須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
系。
為了提高 CPU 效率,我們可以將時間片長度設得大一些,這時浪費的時間只有就會相對減小。但在一個分時系統(tǒng)中,各個任務對時間片長度
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例如在一個系統(tǒng)中,可能要求每秒鐘更新一下顯示內容,每幾十毫秒要掃描一下按鍵,每幾毫秒要檢測一下串口緩沖區(qū)
等……可見,各個任務對時間的依賴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果時間片設得太長,某些對實時性要求高的任務可能得不到執(zhí)行,使得系統(tǒng)的實時
性變差??傊瑫r間片的設定應滿足對實時性要求最高的那個任務,這樣才能確保每個任務都可以及時得到執(zhí)行而不被錯過。
要在一個單片機系統(tǒng)中實現(xiàn)時間片輪詢調度,需要依照以下的步驟 :
2 確定任務總數及各個任務實對時間實時性的要求
2 根據任務對時間的要求,確定時間片的長度
2 估算執(zhí)行每個任務所花費的時間,確保任務能夠在時間片的長度內執(zhí)行完畢
2 如果任務較大,時間片不足于讓任務執(zhí)行完,此時可細化該任務
在下面的代碼片段中,共有 4 個任務需要執(zhí)行,其中串口對實時性的要求最高。串口采用的波特率為 2400Baud , 8 位數據,無校驗, 1 個停止
位。所以傳輸 1 字節(jié)數據所需時間為: 4.17ms ,故將時間片長度設定在 4ms 是合理的。單片機主機系統(tǒng)的時間片處理函數如下所示:
#pragma interrupt_handler timer1_ovf_isr:9
void timer1_ovf_isr(void)
{
//TIMER1 has overflowed
TCNT1H = 0xF0; //reload counter high value
TCNT1L = 0x60; //reload counter low value
TimeCount++;
if(TimeCount==50){TimeCount=0; CC1100_SendFlag=1;} // 無線收發(fā)任務處理標志
TimeOver(); // 超時檢測函數
Alarm_Detect(); // 告警檢測函數
DealComFlag=1; // 串口任務處理標志
}
int main(void)
{
if(CC1100_SendFlag==1) { ... ; CC1100_SendFlag=0; } // 無線收發(fā)任務處理標志
if(DealComFlag==1){ ... ; DealComFlag=0; } // 串口任務處理標志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