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測試--你如何與未來對話?
什么時候我們需要5G?“對于超寬帶需求應用,4G速率無法滿足;另外就是針對物聯網需求,物物通信會使整個網絡的帶寬以及網絡復雜程度呈直線上升;第三就是需要高可靠性的通信場景,例如無人駕駛、遠程手術這些對于低時延、高可靠性有極高要求的場合。在這些領域,5G將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是德科技全球副總裁兼無線測試業(yè)務總經理Satish Dhanasekaran如是說。
日前,第一屆“全球5G大會”在京舉辦,是德科技作為受邀嘉賓,由Satish Dhanasekaran 先生代表出席了本屆大會,他就測試測量技術在推動5G創(chuàng)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是德科技在5G測試方面的最新進展和發(fā)展方向等諸多問題進行了介紹。
是德科技全球副總裁兼無線測試業(yè)務總經理Satish Dhanasekaran 先生
5G測試需get哪些要點?
5G商用任重而道遠,如何才能推動5G的成功商用?測試測量技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先于5G設備和終端產品出現,搭建起與未來對話的橋梁。毫無疑問,這對所有的測試測量廠商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如何與未來對話?畢竟迄今為止一切都是未知難題,5G終端長什么樣?未來標準如何制定?現有測試數據都是實驗性的,而并非是在未來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如何才能保證現有的研發(fā)測試對于未來的商用測試都是有意義的?在一系列難題面前,未來顯得美好卻又縹緲。
Satish Dhanasekaran表示,上述難題的確是5G研發(fā)過程中面臨的挑戰(zhàn),也正是如此,測試測量解決方案的靈活性至關重要,是德科技正在通過軟件和模塊化兩大途徑來提升解決方案的靈活性。
為了加強軟件方面的設計實力,是德去年收購了英國無線測試系統與軟件解決方案供貨商Anite,以期為用戶提供更廣泛的軟硬件解決方案。他以5G研發(fā)非常關鍵的信道測量技術為例談到,通過軟件實現的虛擬網絡化測試,是德能夠將以往需要帶著測試機滿世界去進行的工作搬到實驗室中,事實上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在實驗室進行高鐵網絡測試,即速度提升至300公里甚至500公里以上如何實現穩(wěn)定的網絡測試,這是非常強大的能夠幫助用戶進行5G測試的工具。
其次是通過靈活的模塊化解決方案,搭配參考解決方案,能夠幫助用戶完成80%的測試功能,其余部分可以允許用戶針對測試應用需求加以擴展。“用戶越來越需要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單臺的儀器,因此我們提出了‘參考解決方案’的概念。”Satish Dhanasekaran強調,“一個參考測量解決方案基本上可以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他們只需要完成有個性化需求的20%的功能,需要花費的時間和面臨的風險會大大降低。”
Satish Dhanasekaran補充,5G一旦商用之后,成本控制也會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他們現階段就將成本問題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從設計、仿真、驗證到互聯互通再到最后的測試,是德希望能夠幫助用戶解決關鍵技術挑戰(zhàn),幫助他們盡可能降低成本,并且將產品更快推向市場。
5G測試技術將走向何方?
5G時代的網絡架構將會發(fā)生巨大變革,面向變化,5G時代的測試測量技術又將如何發(fā)展?
Satish Dhanasekaran表示,多系統共存是未來面臨的首要測試挑戰(zhàn)。這其中包括不同的頻段或是不同的帶寬系統,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是器件復雜性急劇上升,因此在研發(fā)階段就需要進行多系統的前瞻性測試。是德在芯片和原型機階段就可以通過軟件來仿真芯片設計,幫助用戶縮短研發(fā)周期,并降低設計和測試成本。
其次,關于5G的標準和技術現階段存在很多爭議,而這些爭論可能仍將持續(xù)很長時間,未來可能在不同的場景下有不同的實現方式,比如說有一些關鍵技術可能會在毫米波上實現。從是德的角度來講,最關鍵的角色是在標準制定過程中,以及制定之后如何提供測試和驗證解決方案。包括最新的參數提取、關鍵技術驗證、互聯互通的驗證等,是德需要保證不同廠商的技術是可以驗證的,并且可以用同一個標準去評估。
第三,5G時期會發(fā)生的應用就是物聯網,多種多樣的垂直行業(yè)組成了物聯網體系,特別是智能城市、車聯網等應用,成為5G發(fā)展的巨大驅動力。面向海量鏈接的物聯網終端對于低功耗的需求很明確,一顆5號電池可以維持若干年運行,可能是未來低功耗物聯網設備的典型要求。借助超低電流波形分析儀可以清晰而精確地顯示以前無法測量或無法檢測到的低電平電流波形,為低功耗器件研發(fā)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力。
第四,順應大數據的發(fā)展趨勢,通過云計算的方式模擬整個大數據網絡的架構,使得網絡測試大大節(jié)省人力資源,這是未來大數據測試趨勢。而不光是終端和設備,云計算和高速光網測試也是是德的強項,未來將會持續(xù)推進云計算以及網絡安全方面的關鍵技術升級。Satish Dhanasekaran強調,未來是德將提供更多的軟硬件結合解決方案,便于用戶更好地兼容原有技術,并適應新技術的發(fā)展需求。
5G時代指日可待?
歷數是德科技的5G戰(zhàn)略合作伙伴,可以發(fā)現其幾乎形成了覆蓋全產業(yè)鏈的合作關系。在中國市場,是德早在2014年就率先與中國移動展開合作,在去年的巴塞羅那移動通信展上聯合演示了下一代5G無線通信系統中基于SmarTile單元的大規(guī)模天線陣列系統,并在今年與中國移動共同成立5G研發(fā)中心,是德作為首批唯一的測試測量廠商加入合作;今年,與展訊通信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在移動芯片先進技術研發(fā)領域展開密切合作;除此之外,還與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共同研究5G Massive MIMO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并且為中國市場的中小型測試系統公司提供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更高效地完成5G領域的測試項目。
談及今年的增長方向,Satish Dhanasekaran表示首要任務是保持在5G測試領域的領導地位。“過去的三年里,我們與全球的5G協會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5G研發(fā)測試。我們看到中國在5G新物理層、毫米波與天線、協議等5G的諸多關鍵技術領域具有領先地位。未來,是德科技將持續(xù)提升研發(fā)實力,與其他5G行業(yè)領袖共同促進5G的標準化進程。”
Satish Dhanasekaran強調,5G的研發(fā)已進入了關鍵階段,一個很重要的時間點就是2018年韓國的平昌冬奧會,5G協會非常希望能借機推出全球第一個5G網絡。2016年以前5G研發(fā)基本處于關鍵技術的探索期,而2016年以后則進入了標準的制定期,目前是德與業(yè)界共同進行標準的制定,希望能在2017年底或2018年落實標準,市場也可順勢推出5G產品,屆時,5G的商用化也就指日可待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