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護眼模式真的有用嗎?
數(shù)碼產(chǎn)品如今已經(jīng)完全滲透進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讓年輕人在“一天不吃飯”和“一天不碰手機”之中選擇,恐怕選擇前者的人更多。然而數(shù)碼產(chǎn)品在給人們帶來便利和愉悅的同時副作用也悄然而至,視力自然是首當其沖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710/368080.htm有沒有感覺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看眼睛很不舒服?其實罪魁禍首就是屏幕中發(fā)出的藍光。為了規(guī)避這個嚴重損傷視力的因素,手機及面板廠商做出了不少努力,最近一兩年頻見于智能手機上面的護眼模式因此出現(xiàn)。那么護眼模式的原理是什么,它對于保護視力是否有用呢?
有數(shù)據(jù)稱現(xiàn)代人平圴一天用眼長達16小時,其中約8-10小時的時間盯著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等各種屏幕。而這其中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由于距離眼睛距離更近,對眼睛的損害更嚴重。這個距離有多近?數(shù)據(jù)稱平均為30厘米,但筆者認為很多人玩手機的時候眼睛距離屏幕的距離要遠小于這個數(shù)字。
藍光對眼睛有很大的危害
那么這些屏幕的危害在哪兒呢?罪魁禍首就是它們發(fā)射出的藍光。智能手機屏幕釋放的光主要為在可見光譜末端的短波高能藍光,極易造成傷害的高能藍光的波長在380-450nm之間。對視網(wǎng)膜色素影響的研究顯示,細胞處于波長在415-450納米范圍的曝光下將會喪失活性,而這一范圍正是我們每天眼睛暴露在各種屏幕釋放的光的范圍。長此以外,人們患黃斑變性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眼睛如果長期處于藍光照射下,對視網(wǎng)膜將產(chǎn)生極大的傷害,輕則誘發(fā)干眼癥、眼疲勞、生物鐘紊亂,嚴重的會導致眼睛黃斑變性,視力受損甚至是失明。另一方面,藍光也干擾人體分泌褪黑素,讓人們難以入眠,而難以入睡的時候人們又愿意玩手機,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
軟硬件去藍光手法解讀
鑒于藍光的巨大危害,最近一兩年手機廠商和面板廠商開始致力于減少藍光的危害。目前主流的去藍光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調暗屏幕亮度或者增加黃色調,另一種是調整LED背光源的藍光波長,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下。
現(xiàn)階段絕大多數(shù)廠商采用的去藍光手段是第一種,也就是軟件去藍光。通過特定的軟件算法,可以讓屏幕發(fā)出的藍光減少。由于現(xiàn)有LED顯示屏多采用RGB三色像素,當藍光減少時,紅色和綠色的光譜融合后會呈現(xiàn)一種趨近于黃色的色彩,這也就是為什么軟件去藍光的屏幕都顯得發(fā)黃的原因。
iOS 9.3加入Night Shift功能
這種手段的代表是小米和蘋果,小米在MIUI 7中加入了護眼模式,支持用戶自定義。用戶可以自己選擇護眼模式的適用范圍,僅限于閱讀應用或者全局應用都可以。后來iOS 9.3中也加入了名為Night Shift的模式,不僅可以調整色溫還能夠自定義護眼功能的開啟時間。
不過這種軟件去藍光的手段也有其弊端,第一,它僅能去除約30%的藍光,對視力的保護作用有限;其次,屏幕色溫過高導致色彩偏黃,而不少廠商又在這一模式下令屏幕變暗,二者疊加導致護眼模式下用戶的閱讀體驗嚴重下降。
另一種去藍光手段更多傾向于硬件上的調整,通過微調LED背光源將藍光峰值波長從450nm變?yōu)?60nm,從而大大減少藍光對眼睛的損害。這種手段更加徹底,能夠過濾掉約85%的藍光且屏幕顯示效果不會發(fā)黃,但由于成本較高普及難度比較大。
通過硬件手段過濾大部分藍光
作為一項保護健康且比較有效的功能,目前支持護眼模式的手機產(chǎn)品不多,但相信它在2016年將成為新機的主流配置。當然了,雖然軟硬件都可以過濾部分藍光,但現(xiàn)階段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夠完全過濾藍光,因此長時間玩手機對視力的損害還是不容忽視的。即使您使用的手機支持護眼模式,筆者還是建議各位在晚上盡量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機,實在要使用的話也一定要開啟護眼模式,哪怕屏幕黃一些亮度暗一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