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MEMS慣性傳感器的實用方法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809/388270.htm兒童和狗能夠毫不費力地辨別方向以及控制體操動作。有些人認為這就像“小孩游戲”一樣簡單,直到他們試圖使機器人模仿這種本領。人類定向系統(tǒng)的復雜性不可思議,當我們在地面上時其表現(xiàn)非常出色。相反,在飛機上時,我們則處于一種不熟悉的三維環(huán)境下,再加上缺少視覺定向參考,就難以或不可能管理空間(距離)方位。5%至10%的一般航空事故與空間定向障礙有關,其中90%是致命的(參考文獻1)。
微機電系統(tǒng)(MEMS)慣性傳感器的設計在本質上對運動非常敏感,可有效檢測和處理線性加速、磁航向、海拔和角速率信息。為充分利用慣性傳感器的性能潛力,設計者必須熟悉總體機械系統(tǒng),密切關注應用中的運動源和諧振。
本文介紹了MEMS慣性傳感器(例如陀螺儀和加速計)如何幫助人或機器克服空間定向障礙。文章介紹了外力和運動對系統(tǒng)工作的影響,以及元件布局和安裝條件(空間關系)對MEMS慣性傳感器性能的直接影響。系統(tǒng)配置各有不同(例如電路板尺寸、材質、安裝方法),設計者需要根據(jù)具體應用設計特定的方案。文章還介紹了如何檢測并減少錯誤的慣性信號。對于實際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有害的移動信號和系統(tǒng)共振的情況,文章給出增強傳感器系統(tǒng)工作的實用建議。
人類的平衡
本文首先從討論平衡開始,以人類耳朵為例。圖1中的耳蝸是聽覺器官。耳膜通過我們身體中一些最小的骨骼振動耳蝸。耳蝸長有毫毛或纖毛,并且充滿液體。當耳蝸移動時,液體由于慣性的原因并不移動。纖毛感測這種運動差異,并將神經(jīng)脈沖傳輸至我們的腦部,表現(xiàn)為聲音。
圖1. 人體平衡和聽力是內(nèi)耳中復雜平衡器官的一部分
人耳也包含用于平衡的運動檢測系統(tǒng)。三個半規(guī)管的作用類似于相互垂直的陀螺儀,感測并將脈沖信號送至腦部,表示人的平衡狀態(tài)。不幸的是,我們感測運動的方式存在局限性。
如果運動小于2度每秒時,我們將感測不到;如果穩(wěn)定運動的時間超過20至25秒,我們則會停止感測運動。這種人類局限性會引起錯亂。在內(nèi)耳中存在其他兩個感覺器官:橢圓囊感測線性加速度,球囊感測重力。耳朵中的全部5個感覺器官向腦部傳送身體方位和運動信息,幫助我們平衡。這和眼睛一起,幫助我們維持平衡,并且在頭部運動或身體旋轉時使我們的眼睛盯住目標。
飛機中的飛行員與空間定向
飛行員都知道不要靠直覺(即不依賴于內(nèi)部感觀)飛行,而是要依賴于飛行儀表。這非常難以掌握,尤其在緊急和恐慌的情況下。
根據(jù)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FAA)的信息,飛行員受一種稱為“墓地盤旋”的常見錯覺影響。這與有意識或無意識長時間傾斜轉彎后恢復水平飛行有關。例如,當飛行員開始傾斜向左轉彎時,最初會感覺到在相同方向的轉彎;如果繼續(xù)向左轉彎(約20秒或更長),飛行員就會覺得飛機不再向左轉彎。此時,如果飛行員試圖將機翼調整水平,這一動作將會使其感覺到飛機正在向相反的方向(向右)轉彎和傾斜。如果飛行員相信向右轉彎的錯覺(會非常強烈),他將試圖糾正右轉的感覺,從而重新進入最初的左轉。不幸的是,發(fā)生這一切時,飛機仍在左轉,并正在下降。正在轉彎時拉起控制桿并增加動力不是一個好主意--只能使飛機更向左轉。如果飛行員沒有認識到錯覺,未能使機翼水平,飛機將繼續(xù)左轉并降低高度,直到撞擊地面(參考文獻2)。
問題是MEMS陀螺儀和加速計能夠幫助飛行員克服空間定向障礙嗎?
MEMS慣性傳感器是解決之道
人體會受到欺騙,并且在有些情況下必須依賴于外部幫助才能實現(xiàn)良好平衡。由于人體容易受空間定向障礙的影響,MEMS慣性傳感器提供了一套解決方案。可利用安裝正確的慣性傳感器建立慣性坐標系參考,幫助用于判斷方向和/或運動。利用這些器件可避免錯誤感觀隱患。
為確保慣性傳感器工作的可靠性,必須將其正確安裝和定向。對于裝配慣性傳感器,有一套良好的設計實踐,只要應用得當,可形成高性能系統(tǒng)。
裝配MEMS慣性傳感器的實用方法
從一開始就理解基本原理至關重要:發(fā)生振動時,慣性傳感器在PCB上的位置可能是首先要考慮的事項。因此,慣性傳感器如何安裝、安裝條件,以及其放置位置/方向,均會影響總體機械系統(tǒng)特性。簡而言之,如果設計考慮不周,發(fā)生運動時慣性信號性能將下降。
注意:也強烈建議分析總機械系統(tǒng)及其對慣性傳感器性能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