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理性消費主導下的“雙十一”

理性消費主導下的“雙十一”

作者: 時間:2022-11-1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北京,2022年11月11日——不知不覺,“”已經走過十四個年頭。在疫情反復和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電商節(jié)”承載了更多促進消費增長的希望。隨著疫情和經濟環(huán)境對于供應鏈、消費趨勢等因素的疊加影響,消費者更多的會按自己需求購買產品,往年電商節(jié)中的“野性下單”逐漸被“理性下單”所取代。如今更多的平臺借電商節(jié)之勢開啟了直播電商的營銷形式,而各平臺間的流量爭奪戰(zhàn)也成為了電商節(jié)的主要看點。同時一直以來主打線上渠道的電商節(jié),也開始與線下門店聯動,增加沉浸式體驗的同時,形成新的購物模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2211/440334.htm



營銷策略還需別出心裁

每年在電商節(jié)上IT類產品的表現都會備受關注。各個平臺和廠商層出不窮的營銷策略,往往在賺足流量的同時都會收到不錯的市場反饋,實現雙贏的效果。


根據IDC最新發(fā)布的NPS追蹤報告,對在2022年4月-10月消費市場中購買且使用PC、平板、顯示器、手機以及投影產品的用戶做出調研。從結果來看,消費者對于NPS指標將產品本身和品牌的重要性放在了前兩位,而對于營銷的重要性排在了第三位,分獲第四、第五位的則是銷售和服務。


不難理解,在疫情反復和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變得更為理智,首先會根據個人的使用需求對產品的性能進行判斷;其次在對于品牌的認知和好感度入手。而在電商節(jié)中作為近年來備受平臺和廠商注重的營銷策略,隨著更多平臺的加入,讓本來以京東、天貓為主的傳統(tǒng)平臺分流為多個平臺,讓本應以優(yōu)惠力度和營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的各個平臺,成為了電商直播爭搶流量的舞臺。這無疑也降低了消費者在營銷策略上的心理預期。




消費游戲本與輕薄本需求旺盛

受到國內各地疫情的影響,在常態(tài)化的居家辦公和線上網課的需求下,筆記本作為重要的學習和生產工具,在眾多電子產品中逆勢而起,并且在PC消費市場中漸漸顯示出它獨有的魅力。


而消費者也都會按需購買筆記本產品,搭載高端獨立顯卡的高性能比筆記本更受學生群體的喜愛,滿足線上網課的同時,也滿足了課后的娛樂影音需求。而對于辦公人群和眾多女性用戶來說,高顏值和高性價比的輕薄本自然成為了不二的選擇。


根據IDC數據顯示,在過去的第三季度中,消費筆記本市場表現良好,銷量達到596萬臺,同比上升12.5%;其中游戲本銷量為243萬臺,同比上升18.6% ;輕薄本銷量為342萬臺,同比增長6.8%。從渠道方面看,第三季度消費筆記本市場中,電商渠道占比也達到六成以上,這無疑為“”開了個好頭。而在復雜的國際經濟局勢影響下,“雙十一”也成為了購機的重要節(jié)點。



image.png



電商節(jié)加快線下線上融合


眾所周知,疫情下常態(tài)化的居家生活和直播電商的快速崛起,使得電商在消費市場中滲透率已經很高。今年“雙十一”期間,更多的平臺加入以及各頭部、腰部主播的大放異彩,不僅讓直播電商依舊是帶動各個平臺業(yè)績的絕佳利器,同樣也讓消費日漸分散化。而與以往不同的是,盡管越來越多的商家將重心轉移到線上渠道,線下市場以其更直觀的體檢與更加沉浸式的感受,仍然發(fā)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通過線上直播間與線下門店聯動的方式,搭建起消費者與產品及品牌之間的橋梁,更有效的觸達年輕消費群體。隨著年輕消費群體日漸提升的消費能力以及此類人群特有的“雙艙邏輯”不斷推動消費市場升級,也迎來創(chuàng)新與營銷迭代。電商節(jié)也將加速線上、線下市場的融合,成為重要發(fā)展趨勢。


1668139358920314.png

IDC中國市場分析師許悅認為:以前提到“雙十一”,我們更多想到的是淘寶、京東等為代表的傳統(tǒng)電商平臺,而現在,隨著“雙十一”的發(fā)展進入到新的階段,消費者更關心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其次才會考慮購買方式。同時,隨著渠道邊界逐漸模糊,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消費方式將進一步升級,沉浸式的體驗成為了新數字化消費中重要的一環(huán),消費者可以通過數字與實體結合的方式,在更好體驗的同時,滿足優(yōu)惠的最大化。線下線上融合也將成為未來的重要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 理性消費 雙十一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