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賽道與技術,是德科技預測2023前沿科技
是德科技密切關注行業(yè)發(fā)展新動向,于近期發(fā)布了2023年主要技術趨勢預測,內容涵蓋軟件開發(fā)、測試自動化、量子計算、電動汽車、6G、云經濟、數字孿生、人工智能以及網絡安全等領域。本篇重點圍繞量子計算、電動汽車、6G 以及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熱點進行了深入探討和解讀,以把脈趨勢、洞見未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2302/443451.htm趨勢一:量子計算
1.量子技術蓄勢待發(fā),加速簡化設計過程
在航空業(yè),為了發(fā)明一種能讓飛機更省油、更耐高溫的新型聚合物,花上 25 年的時間也不罕見。量子技術可以極大地加快該材料及其他材料科學的設計進度。員工不必再把整個職業(yè)生涯都搭在一個設計周期上,短短幾年之內便可完成這一過程。
2.應對氣候變化,量子技術潛力巨大
一旦量子技術展示出其優(yōu)勢,它將越來越多地被用于幫助應對氣候變化。例如,通過復雜的建模和預測來改進決策,并且確保符合排放標準。
3.降低颶風等天氣事件的影響
在下一個10 年結束之前,量子技術將使氣象學家能夠更好地預測颶風、冬季風暴等天氣事件的軌跡。社區(qū)可以消除猜測、更科學地做出規(guī)劃,準確決定需要強制撤離還是就地提供避難場所。因此,由颶風或其他自然災害造成的生命損失將會顯著減少。
4.量子導航將照亮偏遠地區(qū)
量子技術可以用最小的衛(wèi)星覆蓋促進偏遠地區(qū)的導航,但目前在成本方面還存在障礙。隨著量子技術越來越普遍、越來越經濟,這一點將開始有所改變。相信,在未來10 年內救援車輛就會配備量子傳感器,家用汽車也會跟進。
5.歐洲:量子技術追趕美國
目前,美國在量子計算行業(yè)處于領先地位,但到這個10 年結束時,歐洲將達到同等水平。不斷出臺的隱私法規(guī)是驅動該技術在歐洲發(fā)展的一個主要因素,在該地區(qū)擁有量子計算能力可使遵守這些法規(guī)變得相對容易一些。此外,歐洲的量子公司見證了規(guī)模龐大的風險投資,整個歐洲大陸的眾多大學源源不斷地培養(yǎng)了大量人才,這為發(fā)現新的量子機遇和普及更多用例提供了保障。因此,為了保持其競爭優(yōu)勢,美國的量子產業(yè)將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
6.夯實基礎,迎接量子技術新時代
在圍繞量子計算和量子系統進行了數十年的宣傳之后,該行業(yè)開始意識到量子技術的巨大潛力——它在網絡安全、材料創(chuàng)造、金融分析和軍事接收機等領域將會帶來無數的創(chuàng)造新機會。一些有遠見的公司將開始投資量子技術,并通過與大學合作、開展黑客馬拉松和其他項目,在下一代員工中培養(yǎng)量子人才。這將推動 DEI (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計劃,從而培養(yǎng)出亟需的技術人員,增強科技行業(yè)的員工多樣性。最近的研究顯示,74%的公司認為,如果不采用量子技術,他們就會落后。因此,許多企業(yè)正在轉變觀念,意識到量子科技是一種不容錯過的技術。他們開始積極將其用于應對財務資源和運營等方面的關鍵挑戰(zhàn),并希望在2026年之前(甚至更早)開發(fā)出真正采用量子技術的企業(yè)級應用。
趨勢二:電動汽車的未來
1.電動汽車推動更融合、更智能的能源消耗
未來10 年,無論是在路上還是在家里,電動汽車(EV)都將成為用戶的電力儲存庫。智能APP 會根據日歷來確定第二天行駛所需的電量,以便車主將剩余電量用于滿足家用需求。預計到2025 年,電力供應商將會意識到這種可能性,并且發(fā)現電動汽車已對當前的靜態(tài)電網基礎設施構成了明顯威脅。
2.電動汽車助力建筑業(yè)走向環(huán)保
迄今為止,電動汽車一直與關心氣候變化的消費者聯系在一起;但到2025 年,電動汽車將會進入一些很難想到的行業(yè)。例如,建筑業(yè)也會因為電動汽車而受益。電動汽車多余的電量可以為重型機械提供動力,在此之前,它們要有笨重的發(fā)電機或大量線纜才能工作。
3.汽車革命
伴隨著電動汽車(EV)和自動駕駛汽車(AV)的飛速創(chuàng)新,汽車產業(yè)革命開始重塑我們的世界。不過為了提高續(xù)航里程和節(jié)省成本,電動汽車在大規(guī)模充電、充電基礎設施和電池技術方面的進步仍然面臨重重挑戰(zhàn)。例如:除非單次充電可以達到300 英里以上的續(xù)航里程,并且在10 min 內即可完成快速充電,否則續(xù)航里程的焦慮將持續(xù)存在。問題解決之前,商用汽車還會以燃油車為主。
電動汽車需要整個生態(tài)系統采用統一標準,才能成為全球主流。
為了掃清普及電動汽車的障礙,需要進行電池創(chuàng)新,如硅陽極和固態(tài)電池。
趨勢三:6G
1.奧運會新面貌:元宇宙
2028 年夏季奧運會到來之時,6G 將登上全球舞臺。作為全球奧運會合作伙伴,三星預計將于2028 年開始6G的商業(yè)化部署,這將是觀眾欣賞奧運的一個關鍵亮點。譬如,觀眾將看到兩個開幕式,其中一個就在元宇宙。元宇宙還將帶來全新的用戶體驗,使粉絲能夠參加一些奧運賽事。我們會看到一些特殊的體育項目,例如可能會看到實際的電競比賽會在6G 元宇宙奧運會上同步舉辦,并且在元宇宙中至少頒發(fā)一枚獎牌。隨著各大品牌從奧運會中汲取靈感,在2028 年可能將出現6G用例激增的情況。
2.6G 的到來為美國新的移動網絡運營商打開了大門
美國的一級移動網絡運營商擁有相對穩(wěn)定的市場,但隨著6G 到來,這一趨勢將發(fā)生變化。與谷歌光纖(Google Fiber)打入ISP 領域類似,人們將看到亞馬遜、微軟、或是其他科技巨頭可能會抓住6G 風口,成為新的一級移動網絡運營商。
3.95后和更年輕的一代是 6G 的主要目標
曾經用過黑莓手機嗎?如果有,那么6G 并非為您而來。它的建設和設置主要是面向目前25 歲及以下的群體。他們是數字土著,熱衷于參與虛擬團體或在線分享一切。在2023 年及以后,圍繞這些年輕人在6G 時代的消費偏好將會出現更多討論。
4.6G 將建立一個更具地域包容性的世界—— 但也會付出成本
6G 更強的連通性將使農村地區(qū)和偏遠地區(qū)的行業(yè)(如鐵路、海上鉆井或采礦業(yè))受益匪淺。此外,網絡的超低時延將進一步加快高速金融的實現。但 6G 的所有優(yōu)勢也是有代價的,因為它將遠比前幾代技術更加昂貴??紤]到這一點,6G 的普及可能會存在差異。
5.頻譜問題制約著進一步的網絡創(chuàng)新
6G 即將到來,盡管要發(fā)揮它的潛力還有很多工作要完成,但我們有足夠的帶寬來實現。不過,可用的頻譜已不多,這最終將成為未來技術發(fā)展的障礙。因此,預計到本世紀 30 年代,人們將不得不專注于解決頻譜難題,以使未來的網絡創(chuàng)新得以繼續(xù)蓬勃發(fā)展。
6.對于 6G(以及部分 5G )來說——2023 將會發(fā)生什么呢:
● 大型展會將會變得更加精彩。2025 年大阪世博會作為 6G 的展示機會,日本政府會讓它更有看頭。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可能會有美國的某家大型運營商獲準使用 6G 雷達頻譜。
●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 對 6G(和 5G)頻譜的討論將更加激烈——無論是采用 NPRM 還是 NOI體系,關于 12GHz 頻段的沖突,都將隨著行業(yè)對未來十年頻譜管理方式的爭論而加劇。
● 5G——隨著 Rel-16 的部署增多和 Rel-17 功能投入早期部署,當前對5G 未達預期的批評有望開始緩和。上述進展將促使最初的5G 愿景得到全面實現。
● 作為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5D 工作組(ITU-R WP-5D)6G 愿景工作的一部分,國際電信聯盟(ITU) 將發(fā)布 6G 的無線性能指標。這將為行業(yè)設定必須達到的目標奠定基礎,以期符合IMT—2030標準。
● 5G FR2/mmWave 將會增多,但是步伐會慢一些,這是因為:相關標準仍需進行更多改進,還要降低部署成本。
7.對于 6G(以及部分5G)來說——2023哪些事情不會立即發(fā)生:
● 有關6G 標準方面的工作不會啟動。即使到2024年,也不太可能開始。這并不算糟糕——6G 還在研究
之中,在6G 的第一個研究項目開始之前,還有大量的5G 標準工作需要完成。
● 針對 6G 的終極用例不會達成一致。
● 中國分配 FR2 頻譜至少要等到2024 年。
趨勢四:利用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進行產品開發(fā)
量子計算、數字孿生、人工智能、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以及5G 和6G 等技術飛速發(fā)展,為各行各業(yè)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靈感和創(chuàng)新。其中,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是有望讓世界發(fā)生巨變的顛覆性技術。雖然人們對這些技術并不陌生,但真實用例足以證明其顛覆性,比如:
● 數字孿生可以扮演虛擬護工/ 虛擬伴侶的角色,協助老年人做到生活自理,并在需要時尋求幫助和服務。
● 數字孿生能夠通過建模來觀察我們的決策對生態(tài)系統的影響,然后從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角度為我們提供調整建議。
趨勢五:產品召回率將上升
1.2023—2026年,產品召回率將上升
早在新冠疫情引發(fā)全球大規(guī)模停產潮之前,被壓抑的5G新產品市場需求就已經給開發(fā)商造成巨大壓力。隨后的供應鏈問題導致大量零部件短缺,需要用替代零部件快速進行重新設計,但其中許多都沒有遵循同一規(guī)范。預計,隨著這一波產品的上市,產品故障將會增加。
2.DIY數字孿生將導致產品召回數量的攀升
隨著5G繼續(xù)向前推進,市場對一些相關復雜技術的需求和期望也在日漸增長,譬如自動駕駛、新的分布式物聯網應用和元宇宙功能的推出。此類極其復雜的產品需要滿足更多的合規(guī)性和連接標準,它們通常需要在更多的未知條件下運行,還要能夠向后兼容支持尚未上市的其他系統。因此相較于直接購買數字孿生技術,產品開發(fā)人員會更傾向于自己動手創(chuàng)建(DIY)。而那些走 DIY 捷徑的人將會造成產品召回數量的激增。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雜志2023年2月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