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超過一半的SiC晶圓可能來自中國
2023年,中國化合物半導體產業(yè)實現歷史性突破。 在碳化硅(SiC)晶體生長領域,尤其得到國際IDM廠商的認可,中國廠商產能大幅提升。 此前,來自中國的SiC材料僅占全球市場的5%。 然而,到2024年,預計將搶占可觀的市場份額。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2310/451962.htm該領域的主要中國公司,包括SICC、TankeBlue和三安,幾乎都將產能擴大了千倍。
我國大約有四到五家從事SiC晶體生長的龍頭企業(yè),為測算我國SiC晶體生長產能提供了依據。 目前,他們的月產能合計約為60,000單位。 隨著各公司積極增產,預計到2024年月產能將達到12萬單位,年產能預計為150萬單位。
與預計2023年全球SiC晶圓供應量約為170萬片相比,預計中國2024年的供應量可能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左右。
據多位行業(yè)人士和市場研究機構統(tǒng)計,SICC和TankeBlue合計占據全球約5%的市場份額。 相比之下,全球四大領先廠商——Wolfspeed (60%)、Coherent (15%)、Rohm's SiCrystal (13%) 和 SK Siltron (5%)——持有的份額要大得多。
此前,不少市場研究機構對中國制造商的產能、實際產量、質量持懷疑態(tài)度。 盡管如此,博世、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等企業(yè)都與SICC、TankeBlu、三安等企業(yè)簽約、組建合資公司,可以看作是中國實力和品質的保證。 這間接表明中國在SiC材料供應鏈中的參與度正在快速增長。
目前,全球SiC晶圓市場主要采用150毫米晶圓。 隨著中國制造商的迅速擴張,預計到2024年該行業(yè)可能會發(fā)生重大轉變,導致SiC芯片不再面臨過去的嚴重短缺,并且隨著中國制造商新產能的投入,可能導致價格顯著下降 。 這種情況可能會給競爭力較弱的制造商帶來挑戰(zhàn),特別是那些產量低且生產成本與市場平均定價不符的制造商。
面對新的競爭格局,歐美SiC材料供應商在2023年下半年加快了融資活動,唯恐被淘汰。 由于SiC市場過熱,中國政府還對2023年新進入者的審批流程進行了復雜化。這些限制不僅適用于SiC材料,還適用于硅晶圓,從而阻止了一些成熟的SiC設計公司擴展到SiC領域。 硅晶圓行業(yè),即使其主要股東包括歐洲汽車供應鏈的龍頭企業(y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