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150億美元的芯片賭注能否將印度變成半導體強國?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正在“全力以赴”,努力將印度轉變?yōu)槿蛐酒傎愔械母偁幷?,但專家警告說,印度在建立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莫迪政府在2月份批準了價值150億美元的國內半導體制造廠投資,包括印度本地財團塔塔集團(Tata Group)提出的建設該國首個主要芯片制造廠的提案。該工廠將設在莫迪的家鄉(xiāng)古吉拉特邦,預計到2026年底每月生產5萬片晶圓。
這項投資還包括與日本、臺灣和泰國公司合作開發(fā)的組裝單元和包裝廠。
塔塔集團表示,其目標是到2030年推動印度半導體產業(yè)達到1100億美元,占全球需求的10%。
在印度半導體雄心的最前沿是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長阿什維尼·韋什瑙(Ashwini Vaishnaw),他說這些投資是莫迪努力“將印度打造成一個大的制造業(yè)中心并在某些領域實現自給自足”的一部分。
印度政府已批準價值150億美元的國內半導體制造廠投資。照片:Shutterstock 印度政府已批準價值150億美元的國內半導體制造廠投資。照片:Shutterstock 韋什瑙還監(jiān)督了與美國半導體公司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達成的27.5億美元交易,該公司于9月份破土動工,計劃在2025年初生產印度首批國產微芯片。
專家表示,這些批準符合印度建立端到端國內半導體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雄心計劃,這是由于疫情暴露了印度對全球芯片供應鏈的過度依賴而推動的戰(zhàn)略優(yōu)先事項。
印度還希望利用外國公司尋求替代制造中心的機會,因為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推動供應鏈與長期在芯片制造業(yè)中處于領先地位的中國脫鉤。
2021年,印度政府推出了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補貼計劃,以激勵芯片制造商,覆蓋批準項目成本的50%。美光和塔塔正在利用該計劃為其正在開發(fā)的制造設施提供資金。
設定的門檻過高?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研究員卡爾蒂克·納奇亞潘(Karthik Nachiappan)表示,印度在微芯片方面“全力以赴”,而不是僅僅關注行業(yè)的某一個方面。
“印度正在努力建立整個芯片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設計、芯片制造和加工,并努力培訓能夠推動這一計劃的人才,”他說。
雖然政府正在推出一些有吸引力的計劃、補貼和激勵措施以吸引投資,但納奇亞潘表示,印度需要一些時間來建立自己的芯片國內供應鏈。
“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達到其他國家的水平,”他補充道,稱國內的土地、能源和水供應限制以及高關稅等制度問題進一步威脅到印度的芯片制造雄心。
“僅靠補貼是不夠的。需要的是一個共同支持芯片制造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他說。
印度的潛水員在亞穆納河中潛水 批評者認為,印度與日本、臺灣和韓國等半導體強國競爭的雄心可能過于雄心勃勃,因為這些國家在該領域長期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政府一直堅定并對其能力充滿信心。部長韋什瑙表示,印度將在未來五年內成為全球前五的半導體制造國之一,理由是過去十年通過鼓勵蘋果及其合作伙伴在印度制造和銷售iPhone,印度成功地發(fā)展了其電子制造業(yè)。
他在3月份表示:“10年前電子制造業(y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今,電子制造業(yè)的價值已達到1100億美元。蘋果公司單獨雇傭的iPhone制造工廠工人就超過10萬人。”
根據印度電子與半導體協會副總裁阿努拉格·阿瓦斯提(Anurag Awasthi)的說法,印度在半導體制造方面的優(yōu)勢包括其巨大的國內需求、人口紅利和設計能力。
他說:“這三個方面現在和未來都是吸引國內外投資的驅動力。”他補充說,芯片制造在印度的范圍很廣,政府、工業(yè)界和學術界都在各個層面上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印度的補貼計劃在與塔塔和美光的最新交易之后似乎取得了更多的成功,盡管最初面臨挑戰(zhàn)??偛课挥诿腺I的金屬和礦業(yè)財團韋丹塔(Vedanta)與蘋果供應商臺灣富士康(Foxconn)組成的財團是最初的三個申請者之一,但由于兩者之間的交易未能達成而未能獲得該計劃的資格。
雖然富士康去年退出被許多人視為挫折,但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所專注于產業(yè)政策的副研究員金慶勛(Kyunghoon Kim)表示,這“并不那么嚴重”,并且在早期階段此類談判并不總是能夠順利進行。
今年1月,富士康宣布與印度HCL集團成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yè),以半導體組裝和測試設施重新進入印度半導體領域。
4月,求職者在印度斯里佩魯姆布杜爾富士康工廠外與招聘代理談話。該工廠工人組裝蘋果的iPhone。照片:路透社 4月,求職者在印度斯里佩魯姆布杜爾富士康工廠外與招聘代理談話。該工廠工人組裝蘋果的iPhone。照片:路透社 納奇亞潘認為,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背景下,印度的半導體行業(yè)將蓬勃發(fā)展,因為這些緊張局勢為印度等替代市場打開了經濟機會。
他說:“如果外國公司能夠應對現有的限制并重建支持半導體開發(fā)和生產的供應鏈,它們就會對印度感興趣。印度將繼續(xù)具有吸引力,但必須解決國內的限制。”
與此同時,金慶勛預測,隨著印度國內電子產業(yè)的增長,印度的半導體需求將激增,但由于需求規(guī)模超過本地供應,預計未來至少十年內該國仍將嚴重依賴進口。
他說:“印度政府重視促進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但這將是一段非常漫長的旅程。印度已經邁出了一小步,但意義重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