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盤中市值再超蘋果,美股市值第一爭奪戰(zhàn)趨于激烈
美股11月4日盤中,英偉達市值一度達3.38萬億美元,超過蘋果的市值3.35萬億美元,登頂美國市值第一。截至收盤,英偉達股價漲0.48%,收136.05美元/股,市值3.34萬億美元,蘋果股價則跌0.4%,收222.01美元/股,市值3.36萬億美元,蘋果再次奪回美股市值第一的寶座。近兩周,英偉達市值貼近蘋果,盤中市值已數(shù)次超過后者,但收盤市值還未實現(xiàn)超越。今年6月,英偉達也曾成為美股市值第一的公司,隨后被蘋果反超。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2411/464292.htm當?shù)貢r間10月31日蘋果發(fā)布最新季度財報后,股價有所波動。在截至9月28日的最新季度,蘋果毛利率達到46.2%,營收則達949億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期的943.6億美元,但仍有部分數(shù)據(jù)不及市場預期。該季度蘋果因歐盟此前的裁決支付了102億美元的一次性稅款,導致凈利潤同比減少了35.8%,錄得147.4億美元。受第四季度凈利潤下滑拖累,2024財年蘋果凈利潤937.4億美元,低于上一財年凈利潤970億美元。
此外,該季度蘋果在美洲、歐洲、日本、亞太其他區(qū)域的收入都錄得同比增長,但蘋果來自大中華區(qū)的收入僅150.33億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58億美元,同比也出現(xiàn)下滑。財報發(fā)布當日,蘋果股價跌1.82%。美股11月1日,蘋果股價也跌了1.33%。
英偉達近日則傳出有關Blackwell芯片生產(chǎn)進展的消息。英偉達CEO黃仁勛近日表示,在臺積電的幫助下,英偉達Blackwell架構芯片的設計缺陷已得到修復,該缺陷此前曾影響生產(chǎn)。黃仁勛稱,這些芯片將在第四季度發(fā)貨。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發(fā)布的英偉達Blackwell GB200芯片產(chǎn)業(yè)鏈訂單信息則顯示,目前微軟是全球最大的英偉達Blackwell GB200客戶,今年第四季度訂單量激增3~4倍。郭明錤稱,Blackwell芯片的產(chǎn)能擴張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初啟動,第四季度出貨量將在15萬~20萬塊之間,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出貨量將增長200%~250%,達到50萬到55萬塊。
軟銀創(chuàng)始人孫正義近日表示,未來幾年人工智能領域的持續(xù)支出趨勢只會加速,這將使英偉達及其GPU(圖形處理器)芯片業(yè)務受益,而該業(yè)務一直是大多數(shù)人工智能進步背后的驅(qū)動力。孫正義將超級人工智能定義為比人腦強大10000倍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他認為,要達到這種水平的人工智能,企業(yè)將需要超過2億個GPU芯片,并投入9萬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英偉達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還未發(fā)布,不過,多家發(fā)布了最新財報的科技大廠已透露出加大資本支出的信號。這些科技大廠加碼AI的動作便包括購買GPU。
亞馬遜財務官在最新電話會議中表示,今年年初至今的資本投資為 519 億美元,預計 2024 年的公司資本支出約為 750 億美元,大部分支出用于支持日益增長的技術基礎設施需求,這主要與 AWS 有關,因為亞馬遜繼續(xù)投資以支持對AI服務的需求。
2025財年第一財季,微軟包括融資租賃在內(nèi)的資本支出則為 200億美元,較2024財年第四財季的190億美元有所增加。微軟透露,云和 AI 相關支出的一半繼續(xù)用于長期資產(chǎn),另一半用于服務器(包括 CPU 和 GPU)。谷歌則預計,2025年公司的資本支出將高于2024年。
此外,當?shù)貢r間11月1日盤后,標普全球發(fā)布聲明稱,為了確保指數(shù)擁有更具代表性的半導體敞口,標普道瓊斯對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進行調(diào)整,英偉達替代英特爾成為成分股,11月8日正式生效。今年6月10日英偉達拆股后首個交易日至11月1日,英偉達股價累計上漲了12.0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