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汽車電器電磁兼容性及電磁干擾的抑制

汽車電器電磁兼容性及電磁干擾的抑制

作者: 時間:2013-04-06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佳工機電網(wǎng)

分析圖2,則導線2上干擾電壓U2為:

佳工機電網(wǎng)

式中:C12——兩導線間電容;
C20——導線2搭鐵電容;
R——回路電阻;
U1、I1——導線1的電壓、電流。

減小U2,應從降低C12和R或增大C20入手,即增大導線間距離或改變電器導線間介電參數(shù)。

磁感應干擾與兩回路長度L1、L2,導線間距離b相關。由圖3可知

佳工機電網(wǎng)

式中:

佳工機電網(wǎng)

μ0——真空導磁率;M12——兩回路間互感。

降低U2,在于增大b和減小回路面積來減小M12,或減低電壓變化率。

c.輻射干擾是射頻的無線電發(fā)射通過導線電纜和金屬構件這些等效的天線進行發(fā)射干擾,因而線束的輻射干擾是最嚴重的一種。由描述電磁波的Maxwell方程可知,減小射頻電磁場的強度,要減小高頻電流I、輻射的有效長度L或增大距離b。

(四)的檢測

汽車電路系統(tǒng)由蓄電池和整流的交流發(fā)電機作為核心電源,車體作為共用搭鐵,各個電器裝置并聯(lián)其上。相連的線束造成電器間彼此傳導干擾;相鄰的導線間會有感應干擾;因為天線效應,不相鄰導體間又存在著輻射干擾。因而綜合著3種途徑,覆蓋較寬的干擾頻率。

應用頻譜分析儀進行分析研究,檢測直觀且可以定量。它是一種30~1000MHz窄帶掃頻接收機,能在某一時刻接收某個頻率范圍內(nèi)的能量,記錄下不同頻段內(nèi)干擾的幅值。缺點是對于時間很短頻譜范圍很寬,如靜電放電這一類瞬態(tài)的脈沖干擾,不能寬頻段全貌反映實際干擾情況。常常只能數(shù)臺同時啟用進行觀測分析。

三、

面對的3項技術問題和提高的措施電子電器產(chǎn)品系統(tǒng)降噪技術在20世紀70年代已受到各國關注,至20世紀90年代美國聯(lián)邦通訊委員會(FCC)和歐盟CE先后提出對該類產(chǎn)品的有關規(guī)章。這些規(guī)章要求各公司確保其產(chǎn)品符合嚴格的電磁環(huán)境影響和發(fā)射準則。符合這些規(guī)章的產(chǎn)品稱為具有電磁兼容性(EMC)。

(一)電磁兼容性要面對的問題

電磁兼容性需要面對的3個技術問題是:

①探討電器產(chǎn)生的電磁輻射(EME)并控制為最小;

②電源電壓的瞬變,車燈、起動機等重負載和感性負載引起的瞬態(tài)干擾是如何惡化汽車的電磁環(huán)境的;

③如何把電磁敏感性(EMS)降低到最小。電磁敏感性(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是指存在電磁騷擾的情況下,裝置設備或系統(tǒng)對自身性能降低的無作為能力。當敏感性低時,抗擾性則強,足以防護電器電子產(chǎn)品免受其它系統(tǒng)有害輻射的影響。曾有EMC=EMI+EMS這樣一個模擬的公式,表示電磁兼容性是研究降低電磁干擾和降低電磁敏感性,即增強抗干擾能力的。

佳工機電網(wǎng)

佳工機電網(wǎng)

(二)提高電磁兼容性能的措施

降低電器的電磁干擾強度:①要降低發(fā)電機紋波電流。交流發(fā)電機是大的功率源,減小高次諧波分量可以大幅度降低傳導和輻射干擾,對電器而言輸入電流諧波屬于EMI;②應在閃光器觸點前加電弧抑制器;③感性負載(如刮水電動機、燃油泵、起動機)有電刷換向器,需要濾波電容器旁路換向火花所產(chǎn)生的高頻輻射。電容要達到良好的濾波效果,它與噪聲源的公共搭鐵之間的連線要盡量短。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