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yè)界動態(tài) > 物聯網浪潮下如何做好智能硬件

物聯網浪潮下如何做好智能硬件

作者: 時間:2014-08-20 來源:財經網 收藏

  的火爆程度不斷升溫。這一被眾多業(yè)內人士稱為新入口、繼智能手機之后的又一科技概念,攪動了幾乎所有科技公司、硬件制造廠商和創(chuàng)業(yè)者的心。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62030.htm

  其實一直以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硬件,從以前的PC,到現在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最近又有可穿戴設備,技術浪潮不斷革新,一波接一波涌來。其中發(fā)展迅猛。

  有數據統(tǒng)計,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總量將達到500億。就國內來講,業(yè)界從8、9年前開始談論的概念,而近兩年,隨著電子設備的激增、智能和聯網的需求愈發(fā)急迫,物聯網開始被大量提及。

  在英特爾看來,物聯網主要分為三個場景:一是工業(yè)級解決方案,其次是以家庭為核心的產品,然后是移動環(huán)境中的產品。

  無論基于哪種場景,也無論是個人、物體,還是人機協(xié)同的過程,如果沒有云,就很難實現智能。為什么呢?云出現后,計算技術改變了很多,當一個產品推到市場上,就可以被成千上萬的使用者同時使用,這是以前無法做到的事情,因為系統(tǒng)后端可以標記特征,不斷迭代算法,使得識別率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這是云計算技術帶來的科技進步。

  在此環(huán)境下,硬件設計更加復雜了。以前,硬件工程師會比較孤立地看待一個硬件系統(tǒng)設計,而現在,硬件和軟件工程師必須高度協(xié)調,考慮硬件和軟件以及后端服務總體呈現的方式。智能系統(tǒng)如此復雜,我們有沒有可以遵循的流程、系統(tǒng)和方法呢?

  現在消費電子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很多甚至不到一年。在國內,研發(fā)時間也隨之變短,搶占先機非常重要。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英特爾將開發(fā)周期中的流程管理大體分為四個階段:市場需求分析,產品概念形成,研發(fā)控制和售后考慮與戰(zhàn)略協(xié)同,其實就是把潛在的消費需求變成工程,然后形成產品,開發(fā)原型機,從而進入正式生產過程。

  下面談談每一個階段的關鍵要素。

  1.市場需求分析

  如何找準客戶需求?主要有兩類做法:

  1)市場調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和客戶進行座談、問卷調查,包括采取大規(guī)模的消費行為調查,從而得知關于產品各個細分屬性的反饋。通過統(tǒng)計手段,我們可以將潛在的諸多變量歸為幾類。不過,市場調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客戶可能是在被干擾狀態(tài)下回答的,不一定自然,另外,客戶可能對自己的需求判斷不清。那么這類市場調查是不是就沒用了呢?當然不是,如果做產品線延伸開發(fā),這種方法其實非有用,尤其是當一個拳頭產品已經出名之后。

  2)場景觀察。派專人在實際消費場景深入觀察,從而直觀了解客戶使用產品時會遇到的問題,這也屬于實證的一種手段。比如北京地鐵載客量那么高,很多上班族乘地鐵時都有讀報的需求,若要在地鐵站臺上建報亭,太小放不了報紙,太大會影響高峰期乘車。在這種場景下,最好采用實證的方式,拉上圍擋模擬報亭,在周圍架上攝像機,拍下高峰期的情況,事后對視頻進行分析,通過調整大小,找到合理的尺寸。

  總而言之,在市場需求分析方面,不光是,在任何產品中,都要付出高昂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

  2.產品概念形成

  把握客戶需求之后,如何能夠把客戶需求形成概念化產品?這個階段特別重要。客戶需求從市場部、銷售部、客戶服務部、產品部反饋到開發(fā)部門時,需要將直觀的語言轉化為工程化語言,這就形成了一個復雜的過程。

  1)這是一個科學與藝術,工程與設計融合的過程。在國內,智能硬件的開發(fā)往往過于重視工程和技術,比較忽視設計和藝術,導致做出來的產品可能技術上非常過硬,卻并不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實際上,消費者的喜好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所以傳統(tǒng)硬件設計工程師一定要和產品功能和外觀一體化設計的公司相結合。在新品孕育的過程中,方方面面的專業(yè)都很重要,精巧的外觀設計就是對產品和技術的最佳呈現。

  2)技術不應該用來炫耀,而是隱藏在消費體驗的背后。很多公司都在做機器人,但是現在做出來的機器人有什么實際用途嗎?除了展示各種各樣的人機交互、人工智能、云智能輔助、肢體控制技術,和生活場景的契合程度值得深思。如果產品不能和實際生活高度融合,那就不能稱之為產品,只是一種試驗性的概念。而如果技術能在具體生活場景里展現,體現一種服務的價值,或者說哪怕是娛樂的價值,一旦結合到位,相信成熟的產品就不遠了。

  3)產品特性的提煉一定要有取舍和堅守。絕對不要人云亦云。以前,很多產品號稱一定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這種思維反映出我們在構思產品時一味只看競爭對手,而忽視了消費者最本質的需求,忽視了公司最本真的特點,因而模糊了產品真正想要傳達的意義。

  3.研發(fā)控制

  在實際的系統(tǒng)開發(fā)過程中,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包括人才、供應鏈等:

  1)核心研發(fā)團隊需要持續(xù)的經驗積累。不但自己要長期堅持,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一樣。

  2)一定要了解供應鏈的邊界能力,考慮可生產性因素。任何創(chuàng)新都離不開供應鏈。我看到過一個很好的產品設計,經歷了一年半的時間,最后僅僅因為天線布線問題,整個產品線全部取消。原因在于創(chuàng)新太過,本身規(guī)模又小,沒有相應的部件,生產不出來也是白費。這種問題應該在早期盡量避免。要想做好管控,達到品質與成本的平衡,采用平臺和模塊化的設計非常重要?,F在很多德系汽車,包括SUV和轎車,都是同一個底盤上做出來的,這就是典型的平臺設計。

  4.售后考慮與戰(zhàn)略協(xié)同

  當產品送到客戶手里,包裝盒打開卻點不亮,這叫見光死,是最大的問題。產品的可靠性設計、測試以及整個包裝過程都非常關鍵。

  此外,在硬件創(chuàng)新過程中,要明確品牌和產品之間的關系。對于已經形成良好品牌的公司,如果產品太過創(chuàng)新,走出了品牌在人們頭腦中建立的已有認知,其實會伴隨非常大的風險。產品是品牌的具體呈現,如果真的要進行革新,也要注意下一代產品和品牌的協(xié)調性。

  智能硬件的創(chuàng)新和孕育過程非常復雜,是統(tǒng)籌與規(guī)劃、工程與設計、藝術與科學、數據與靈感的高難度整合,需要公司全體部門、整個供應鏈共同參與。我們需要為產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和智能體驗模式進行設計,從而通過產品傳遞企業(yè)和設計者的價值觀。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關鍵詞: 物聯網 智能硬件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