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業(yè)界動態(tài) > 美發(fā)明極細石墨烯傳感器研究人腦

美發(fā)明極細石墨烯傳感器研究人腦

作者: 時間:2014-10-27 來源:科技日報 收藏

  美國防部先進項目研究局(DARPA)與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共同研發(fā)出一項人腦研究技術,可探究人腦神經結構與功能的聯系。該技術用,厚度僅相當于4個原子,首次可兼容光學和電學手段同時觀測。研究報告最近刊登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64443.htm

  美發(fā)明極細研究人腦

  “這一技術表明,在對腦部神經網絡活動進行可視化和量化處理方面,我們或許會有重大突破。”DARPA項目主管多哥·韋伯說。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22日(北京時間)報道,這一新設備利用,可以導電,但厚度不到一納米,并且比現在的金屬觸點細了幾百倍。這么細的材料可以讓大部分波段的幾乎所有光通過,從而使光學和電學手段在這里相互兼容。此外,石墨烯對生物系統(tǒng)無毒害,比之前的試驗材料進步了許多。

  石墨烯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超分辨熒光顯微鏡摘得了2014年化學獎。目前,腦功能研究的技術支柱是神經元信號電子監(jiān)控與模擬,而新興的光學技術利用光子進行研究,從而為神經網絡結構的可視化以及腦結構開發(fā)開辟了新路。電子技術和光學技術相互區(qū)別同時優(yōu)勢互補,如果一起利用,將可能有利于進行高分辨率腦部研究。在此次研究之前,這些技術的融合并非易事,因為傳統(tǒng)的金屬電極太厚,往往大于500納米,所以難以透光,進而與許多光學技術不兼容。

  透析腦部的解剖結構與功能一直是神經科學領域所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奧巴馬政府“人腦計劃”研究項目的重中之重。DARPA希望下一代神經科學技術可以反映出神經網結構和功能的關系??蒲腥藛T希望提升這一新研發(fā)工具的性能,從而可以同時測量任意移動目標的神經元功能、動態(tài)和行為。

  韋伯說:“現在,我們有機會直接一探究竟,去觀察、測量和模擬神經回路,從而探索這些聯系,并確認大腦回路的功能。這一發(fā)現能幫助我們有效了解和治愈腦部創(chuàng)傷與疾病。”

  總編輯圈點

  除了技術本身,我更關注其支持者DARPA。40多年來,該機構從互聯網、全球定位系統(tǒng)、隱身戰(zhàn)機、激光武器到當前炙手可熱的X-37B空天飛機,幾乎涉及了從基礎研究到高端應用的所有領域,引領著美國乃至世界軍民高技術研發(fā)的潮流,是美國科技競爭力的保證。因此,本項技術不光為人腦研究提供了“既看得見又測得準”的新方法,有望推動人工智能研究和人機物理接口開發(fā),同時還是研究美國高科技布局并尋找彎道超車途徑的一個典型案例。



關鍵詞: 石墨烯 傳感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