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CFO:拯救索尼于危難之中
據路透社報道,自吉田健一郎(Kenichiro Yoshida)去年4月出任索尼首席財務官(CFO)后,他在公司推行了一系列重大重組措施,讓公司的業(yè)績有了明顯改善,并受到投資者歡迎,其股價也實現了大幅上漲。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69985.htm
?
在索尼收購網絡提供商So-net幾個月后,該公司CEO吉田健一郎批評索尼CEO平井一夫在公司戰(zhàn)略上出現“優(yōu)先順序的錯誤”。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他告訴平井一夫,應將重點放在對陷入困境的索尼進行結構調整,而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購買此前被其剝離出來的一家公司。
這事發(fā)生在兩年前,平井一夫因此對吉田健一郎有足夠深刻的印象,并聘請他擔任索尼的首席戰(zhàn)略官(CSO)。在隨后短短幾個月內,他又被晉升為索尼的首席財務官。
自上任以后,吉田健一郎就開始尋求扭轉索尼目前的困境,推出了一系列講究實際的成本削減計劃,并實施目標明確的擴張。這些舉措受到投資者歡迎,盡管該公司2014財年仍可能出現近七年來的第六次虧損。
吉田健一郎正推動索尼旗下各部門對自己的業(yè)績表現承擔更大責任。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索尼即將于本周三公布的一個為期多年的新發(fā)展計劃中,將對這一改革方向進行確認。
他在索尼的一些同事表示,吉田健一郎雖然為人低調,但其實是一個說話直截了當的人,而且不怕提出尖銳的問題。
在吉田健一郎的操刀下,索尼出售了經營狀況不佳的Vaio個人電腦事業(yè)部。這對索尼來說無疑是壯士斷腕之舉,因為Vaio是一個創(chuàng)立已有17年的成熟品牌。他還分拆旗下電視業(yè)務為一個單獨的部門,并在整個公司范圍內削減了數千個工作崗位,同時提高對成像傳感器業(yè)務的投資——該業(yè)務仍處于盈利狀態(tài),并可能成為該公司未來盈利的增長點。
吉田健一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舉措,讓向來自主性較強的好萊塢巨頭索尼影業(yè)也感受到壓力。
黑客去年11月泄露的電子郵件透露,去年年底,吉田健一郎對索尼影業(yè)CEO邁克爾·林頓(Michael Lynton)施加壓力,要求后者“認真考慮修改索尼影業(yè)高管的薪酬計劃”。林頓向索尼影業(yè)的聯席董事長艾米·帕斯卡(Amy Pascal)坦承,他覺得自己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在黑客披露其它令人尷尬的電子郵件之后,帕斯卡爾自離開了公司。
股價回升
吉田健一郎對索尼的大規(guī)模重組似乎得到了回報。
索尼本月公布的2014財年第三財季業(yè)績好于預期,并預計截止今年3月的2014財年的凈虧損將低于此前的預期,而此前預測的運營虧損將轉為盈利。
一些分析師認為,吉田健一郎正努力讓索尼的手機業(yè)務扭虧為盈,同時考慮將其出售。索尼拒絕對此發(fā)表評論。
自吉田健一郎去年4月被任命為CFO以來,索尼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70%以上——其中僅上月就上漲了28%。而激進投資者丹尼爾·勒布(Daniel Loeb)錯失了索尼股價上月的上漲,因為未能說服索尼管理層出售其娛樂業(yè)務,他于去年10月份宣布他已拋售其持有的索尼股份。
在吉田健一郎領導下,索尼的5年期信用違約掉期(即債務的保險成本)減少了一半。
投資銀行Jefferies分析師阿圖爾·戈亞爾(Atul Goyal)給予索尼股票“買入”的評級,上周將該公司目標股價上調了15%,至4050日元。相比之下,索尼股價上周五收于3220.5日元。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的分析師何景行(Kelvin Ho)表示,自吉田健一郎擔任CFO后,“索尼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huán)境和競爭能做出比較快的反應,并且能夠做出更加大膽的決策?!?/p>
他還表示,吉田健一郎為索尼注入了一種緊迫感,但索尼信用評級要重返投資級別,該公司的盈利狀況還需要進一步好轉。目前,惠譽給予索尼的信用評級仍為“垃圾級”的BB級。
真正的考驗
何景行和其他分析師稱,吉田健一郎真正的考驗將是確保索尼長期的銷售增長,而不是僅僅使索尼重新實現盈利。
分析人士表示,除了增加用于智能手機和安全攝像頭的圖像傳感器的產能,索尼未來的最佳增長機會,可能是讓“PlayStation(PS)網絡”推出更優(yōu)的電影和音樂服務,以吸引電子游戲玩家以外的消費者。
索尼已經開始探索效仿蘋果在iTunes平臺上的成功,最近宣布將關閉自己的在線音樂服務Music Unlimited,而聯合Spotify推出新的流媒體音樂服務產品PS Music。對于吉田健一郎來說,其面臨的挑戰(zhàn)可能是在持續(xù)獲得用戶的同時,將其開支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Jefferies的分析師戈亞爾警告稱:“考慮到索尼股價大幅反彈,吉田健一郎可能需要警惕該公司高管重新冒出大規(guī)模擴張的念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