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仙童半導體如何從硅谷先驅走向沒落
鼎盛時期,危機來臨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84234.htm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仙童盈利能力急劇上漲。而早期大量注資仙童半導體的Fairchild攝影開始行駛協(xié)議的權利,全資收走了八位創(chuàng)始人的股權,并抽調大量利潤,同時利用仙童半導體的利潤投資了大量不賺錢的業(yè)務。而Noyce等八位創(chuàng)始人認為應該把錢更多地投入到電子半導體領域,因此仙童半導體與母公司形成了矛盾。
仙童母公司Fairchild攝影對仙童半導體公司事務插手得越來越多,甚至幾番抽調仙童半導體的高層骨干,包括找來人手欲代替CEO諾伊斯。
這可以說是后來“八位仙童”出走的導火索。因為在公司蒸蒸日上之時,仙童半導體和一些核心骨干開始“思考人生”——是繼續(xù)在仙童做一名普通員工還是自己做公司的leader的問題。面對前者的“boring”和后者充滿血腥的外部機遇,他們毅然選擇了后者。
![揭秘仙童半導體如何從硅谷先驅走向沒落](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512/1591449791503.jpg)
1968年8月,諾伊斯與負責研發(fā)的摩爾和工藝開發(fā)專家格魯夫一起辭職。他們已經(jīng)是“八叛逆”中最后離去的。而諾伊斯創(chuàng)辦的公司,就是英特爾(Intel)。除了諾伊斯,仙童半導體公司銷售部主任桑德斯帶著7位仙童員工創(chuàng)立了AMD。
創(chuàng)始人離職猶如決堤之水,繼60年代末,仙童半導體的又一波離職潮發(fā)生在1997年,他們似乎要高揚創(chuàng)始人的“叛逆”精神。隨著仙童大量人才的流出,圍繞仙童周圍誕生的半導體公司如雨后春筍。
80年代初出版的著名暢銷書《硅谷熱》(Silicon Valley Fever)寫到:“硅谷大約70家半導體公司的半數(shù),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間接后裔。在仙童公司供職是進入遍布于硅谷各地的半導體業(yè)的途徑。1969年在森尼維爾舉行的一次半導體工程師大會上, 400位與會者中,只有24人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過。”
1971年,著名記者Don Hoefler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了灣區(qū)的計算機芯片公司獲得成功的故事。就是在這篇文章里,Hoefler第一次把該區(qū)域稱為“硅谷”,同時他還指出,所有硅谷的芯片公司都和飛兆公司,以及他們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蘋果前CEO喬布斯對仙童的評價頗高,也因為如此,而將仙童半導體比作成熟的蒲公英。
硅谷的福音,仙童半導體的災難
事實上,當有些離職員工自己創(chuàng)立的公司發(fā)展速度也很快時,還是有許多員工仍然留在了仙童半導體里。和其他公司對待離職員工不同,仙童不但沒有打壓離職創(chuàng)業(yè)的員工,還給予了積極的鼓勵。比如有個員工創(chuàng)建了一家制造玻璃零件的公司,Kleiner就將其產(chǎn)品用在了仙童的生產(chǎn)線上。Applied Materials也是一家舊金山當?shù)氐碾娮釉O備制造公司,諾伊斯就是該公司的董事,并積極地幫助、指導那些年輕的公司創(chuàng)始人。
不過,隨著英特爾、AMD等公司的迅速崛起,失去了人才的仙童半導體競爭力日漸羸弱。從1965年到1968年,仙童半導體銷售額不斷滑坡,還不足1.2億美元,甚至連續(xù)兩年沒有贏利。
1967年,仙童半導體遭遇創(chuàng)立以來第一次虧損——400萬美元的產(chǎn)能過剩導致760萬美元的虧損,股票從一年前的3美元每股下滑至0.5美元,市值縮水一半。
諾伊斯出走后,母公司掌權者謝爾曼·費爾柴爾德開出當時硅谷歷史上最高規(guī)格的待遇——3年100萬美元薪金外加60萬美元股票, 挖來摩托羅拉的萊斯特·霍根( Lester Hogan)博士?;舾S后繼續(xù)幫助仙童半導體從摩托羅拉挖來另一位高管。
在借來長達6年的執(zhí)掌期(當然中間因為一些發(fā)力糾紛,霍根地位一度岌岌可危,但這都不是重點)內(nèi),霍根憑借自身在摩托羅拉起死回生的功力,幫助仙童半導體將銷售額增加了兩倍。
1973年,仙童半導體成為第一家生產(chǎn)出電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的公司。CCD是一種用于探測光的硅片;而在英特爾公司創(chuàng)造出8008微處理器后,仙童半導體也隨之推出了F8這個8位微處理器。不過,這些產(chǎn)品都未獲得較大的市場。
![揭秘仙童半導體如何從硅谷先驅走向沒落](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201512/40691449791504.jpg)
F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