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網融合下的有線電視數字終端發(fā)展
業(yè)務應用而非網絡技術,是三網融合的真諦。從最早的“三網合一”,到如今的“三網融合”;從專業(yè)的網絡技術詞匯,到大眾的網絡業(yè)務表達;中國特色的“三網融合”,其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在十年中不斷發(fā)展。2005年出臺的“十一五”規(guī)劃,是我國“三網融合”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規(guī)劃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
過去兩年中,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身處一線的運營商,都對“三網融合”的概念進行了多維闡述。在智慧的碰撞中,一個基本的共識業(yè)已達成,即“現階段三網融合并不意味著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大網絡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層業(yè)務應用的融合。三大網絡通過技術改造,都能夠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多媒體的通信類業(yè)務,共同構成信息社會的網絡基礎設施。”
其實,在國外的信息化語境中,更多地用“三重播放”(TriplePlay)來指代“三網融合”。這說明,從業(yè)務而非網絡技術的角度進行衡量,才是最符合網絡經濟基本規(guī)律、運營主體競爭格局、消費大眾實際需求的思路。在這個基點上,也才能夠找到交易成本和融合阻力最小的解決方案。
基于IP的數字化:終端為王
基于IP的數字化,是廣電、電信運營商的共性發(fā)展路徑。但消費者不會關心網絡接入的區(qū)別,對于他們來說,最直接、最頻繁的操作界面就是終端!經過多年的討論甚至爭論,“三網融合”的網絡技術基礎已經得到確認,即基于IP的數字化。對于廣電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來說,這一進程恰恰與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的進程同步;而整體轉換又為基于IP的數字化改造提供了難得的契機,一系列政策、資金、術、人力等資源的配合,都服從于整體轉換的大局,為廣電有線網絡的改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為了在“后融合時代”占據有力的業(yè)務競爭地位,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首先要建設一張高質量的雙向網絡,即以寬帶接入為基礎的綜合業(yè)務網,在一張寬帶網上可以實現多媒體,電話,數據等綜合業(yè)務,這樣才能全方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從整體技術的角度看,這張綜合業(yè)務網,將會是以近幾十年來最具有侵略性的IP協議為基礎的核心網融合。
在核心網絡融合、業(yè)務融合的大趨勢下,多重接入介質將展開競爭,如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地面無線、直播衛(wèi)星等;而以太網則成為固網接入的大勢所趨。
但是,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需求就是終端的融合!用戶不關心采用誰的網絡接入,而是希望AllinOne——1套設備、1個遙控器、1份賬單,就能把看電視、上網、打電話和其他信息服務統(tǒng)統(tǒng)解決掉,這是用戶真正的需求所在。
實際上,從技術本源看,媒體數字化之后,0和1替代了模擬信號的多樣化,使語音、視頻、數據業(yè)務統(tǒng)一起來,并通過一定帶寬的網絡傳輸到戶。因此,內容的獲取可來自任何接入條件,這也在客觀上要求終端能夠適配多種不同的網絡,并且提供盡可能多樣的服務介質(話筒,攝像頭等)。
當前,數字機頂盒(或未來的一體機)是以視音頻業(yè)務為主的數字終端。有線電視數字化目前還主要是解決從模擬到數字的升級,而面對“三網融合”,進而面對運營商角色由單純的通路傳輸轉向綜合的信息服務,數字終端必然也要從視音頻業(yè)務延展到接入網絡適配、語音及數據業(yè)務的提供或轉發(fā)。這就引出了“第二代數字機頂盒”的需求。
第二代數字機頂盒
跨網絡、多格式、全業(yè)務的家庭綜合網關,是第二代數字機頂盒的歷史使命。在有線電視數字化步入快車道、用戶總量連續(xù)兩年翻番達2500萬、有線數字化滲透率完成25%以上,有線電視用戶和運營商對機頂盒的需求也出現個性化、多樣化的訴求。
第二代數字機頂盒,雖然行業(yè)內還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不少技術革新和使用模式的改變,已經對數字機頂盒的體系結構進行許多修改。典型的特征包括——
首先,第二代數字機頂盒一定是跨網絡的平臺。這里的跨網絡,不單是實現從有線電視擴展到IP網絡的雙模,而是具備跨Cable、IP、移動等網絡的多格式視頻解碼與應用。
這種跨網絡的意義有二,其一是豐富內容,其二是增加個性化應用的可能。在多格式解碼方面,除MPEG-2,MPEG-4AVC(H.264)、AVS、Real等都在視野范疇之內,因為必須兼容互聯網上流行廣泛的流媒體格式。此外,音頻亦非常重要,因為數字電視的魅力應該是全方面的,音頻進階應該在第二代機頂盒上充分展現,包括MP3、AAC、Dolby等多個方面和層次。
其次,第二代數字機頂盒要具備與不同網絡的通信功能。如終端上能夠實現視頻可視電話,遙控器集成電話機的呼叫功能,實現對手機,固定電話用戶的呼叫,Web網頁的快速訪問,互聯網信息搜索等。
第三,第二代數字機頂盒需要對家庭消費電子產品互聯提供支持。包括MP3、U盤、游戲手柄、攝像頭、電話功能設備、信用卡等金融支付設備等。在與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內容交互和應用交互中,形成數字客廳的多媒體應用。
第四,第二代數字機頂盒在圖形界面與性能上要實現大幅改進??梢詫崿F動態(tài)的圖形圖像顯示,交互式EPG、Flash應用,互聯網瀏覽器及主動下載功能等。圖像界面的改進,提供用戶的操作主動性,進而增加應用業(yè)務吸引力。
最終,具有多種接入模式,提供廣泛業(yè)務并具備綜合處理能力的家庭綜合網關的第二代數字機頂盒,將成為“三網融合”終端的核心。對于未來,業(yè)界同仁在繼續(xù)發(fā)展以視頻為基礎的終端同時,不斷加強終端的網絡功能將是一個重要方向。
從基于HFC的接入網技術到基于Ethernet的純IP網絡,通過網絡接入增強終端功能、深化業(yè)務體驗,才能搶占應用的制高點,實現向家用多媒體終端、家庭網關中心的縱深發(fā)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