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京在紅藍兩色中搖晃:是非功過向上帝交賬
國內半導體行業(yè)第二位華虹NEC2008年銷售額不過3.5億美元左右。國資背景的華虹2005年也曾嘗試投資12英寸生產(chǎn)線,至今無果。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00880.htm向上帝交賬
談及張汝京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的使命感,驅使已經(jīng)不再年輕的他一再冒險,篤信基督教的張汝京會告訴你,這是因為“如果說基督徒相信,人在永恒里面終有一天要向上帝去交賬,上帝不會問你在世上吃了多少好東西,住了多大的房子,生了多少小孩,而是會問你做了多少貢獻,做了什么貢獻。所以,人活一天,就要為我們社會、國家、民族做一些貢獻。”
這種思維模式把張汝京培養(yǎng)成一個有很強的主觀意識的人,一旦他覺得什么事情該去做,方向定下了,他就會全力以赴、排除萬難。這一點在他做中芯國際的這9年里表現(xiàn)得非常清楚。2000年世大被臺積電并購之后,早就已經(jīng)可以退休的他覺得他有責任提升大陸半導體產(chǎn)業(yè)的技術水平,就義無反顧地來到大陸,并吸引大量他在德州儀器TI的同事和臺灣同行一起來內地創(chuàng)業(yè)。當時他不僅賣掉了在美國的多處房產(chǎn),把太太孩子都帶到了中國,連90高齡的母親也一起遷居到了上海。
而此次張汝京之所以引咎辭職,中芯國際和臺積電達成最后的和解協(xié)議,也是他不同尋常的使命感所致。
去年馬英九上臺后,兩岸關系緩和,張汝京通過各種渠道找到臺積電的高層,表達希望和解和共同發(fā)展兩岸半導體的愿望。“我一直認為,如果兩岸不和解的話,我們和臺積電就不和解,兩岸和解的話,我們當然要和解。”張汝京說到這時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聲音。
現(xiàn)在臺灣當局只對大陸開放0.18微米的投資,2005年時,臺灣當局還以“違背臺灣的禁令,通過在大陸開設芯片制造工廠而幫助了大陸快速發(fā)展半導體產(chǎn)業(yè)”為由,對張汝京處以重罰,最終迫使張汝京放棄臺灣戶籍。
這些都是個人恩怨,張汝京認為既然兩岸已經(jīng)開始緩和,有跡象表明馬英九執(zhí)政之后兩岸的合作也會加速,尤其是會加速對大陸開放半導體行業(yè)。芯片產(chǎn)業(yè)是臺灣的核心產(chǎn)業(yè),全球四大晶圓代工廠前兩大臺積電和聯(lián)電都在臺灣,如果他們會進入大陸,那和他們合作是最好的解決方案。為此,他好幾次特地找國臺辦溝通。
但負責這項官司的對方律師卻似乎并不贊成張汝京的想法,堅持要打下去。到11月4日法庭最終判決的時候,中芯高層技術和管理人員還忍不住游說張汝京,如果需要,中芯可以上訴,他們手頭還掌握不少有利證據(jù),不見得一定會輸。
張汝京反過來勸他們,打知識產(chǎn)權官司純粹是個商業(yè)游戲,雙方的重點不在輸贏,而在于時間和精力。已經(jīng)打了五六年的官司,這會兒兩岸也和解了,雙方在商業(yè)上的對立只會耗費雙方的時間和金錢。他最初的目的是幫大陸提高半導體行業(yè)的技術水平,既然兩岸的關系已經(jīng)緩和,作為分屬兩岸的半導體企業(yè),沒有必要繼續(xù)對立。
而此時因為中東闊佬阿布扎比加入晶圓代工行業(yè),2008年10月先是收購了AMD拆分出來的晶圓制造工廠,成立Global Foundries,今年9月又收購全球第三大代工廠商新加坡特許的控股權,穩(wěn)定多年的全球半導體代工行業(yè)突生變數(shù),臺積電行業(yè)老大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zhàn)。加上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臺積電很難維持46%以上的毛利率,且未來成長性受限,加入正在迅速成長中的大陸市場是必然選擇。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不能不考慮這一現(xiàn)實,終于做出了和解的決定。
因此,宣布中芯敗訴不到一周時間,中芯和臺積電立馬公布了和解方案:向后者分期四年支付2億美元現(xiàn)金并發(fā)行新股及授予認股權證,交易完成后臺積電將持有中芯10%股份。
“現(xiàn)在臺積電變成股東,我們就化干戈為玉帛。”張汝京現(xiàn)在敘述起來非常平靜,但第一輪官司畢竟是輸了,總得有人來背這個責任。這個決定在當時非常艱難,因為一直以來都是他當一把手。但他既然認定這場官司已經(jīng)到了該和解的時候,事情真的按照他所設想的發(fā)生了,那最后他也應當背負這個責任,引咎辭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