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前傳:“二線小廠”15年“咸魚翻生”
E-Ink顯示系統(tǒng)取決于懸浮在透明液體中的黑白微粒。當在上面的電極板上方施加一個負電場時,帶有正電荷的白色粒子就會在電場的作用下被吸引到電極板處,在那里聚集,使電極板處顯示白色,同時,帶有正電荷的黑色粒子在電場作用下被排斥到底部隱藏起來。當在上面的電極板上施加一個正電場時,黑色粒子和白色粒子的運動正好相反,這就是電子紙的基本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107448.htm
電子紙原理
用微笑曲線來描述電子書產(chǎn)業(yè)鏈最為合適:內(nèi)容供應商和電子紙制造商分處曲線利潤最為豐厚的兩端。當出版商、閱讀器品牌商以及電信運營商各方都往 內(nèi)容這端攀爬爭食,還沒有誰能呼風喚雨的時候,處于曲線另一端、海峽對岸的一家公司已經(jīng)嶄露頭角。
這個主角名叫臺灣元太科技工業(yè)股份公司(PrimeView International,PVI,下稱元太)。在電子紙誕生之前,它只是一家專注于TFT(液晶顯示屏)生產(chǎn)的“二線公司”。直至電子書風潮刮起,這 家一直在TFT絕地搏殺的小公司終于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戰(zhàn)。
有趣的是,這家公司的大股東永豐余集團,還是以傳統(tǒng)紙業(yè)起家。元太董事長劉思誠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采訪時曾表示,永豐余集團董事長何壽川 對紙業(yè)一直抱有感情,當何看到(早期電子紙)技術時非常吃驚,他認為這種技術可能會很有前景,甚至可能影響傳統(tǒng)紙的整個未來。“我們本來可以忽視這個技術 或毀掉它,但是我們決定參與進來。”
當時的決定在近15年之后看到曙光。到目前,手握大客戶如亞馬遜、索尼、漢王等廠牌的元太,仍是唯一實現(xiàn)電子紙量產(chǎn)的供應商。根據(jù)元太披露的財 報,元太1月營收1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4%,加計旗下子公司E-Ink、Hydis之后,1月合并營收15.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18%。當中,E-Ink今年亦將持續(xù)擴充產(chǎn)能3倍,故此,元太預估今年全球電子紙市占率仍將達75%。
絕境下找到“命運共同體”
1992年成立的元太,是永豐余投資、臺灣最早的T FT面板廠。但面對當時臺灣“面板五虎”相繼宣布要建4代、5代廠時,元太只有一座2 .5代廠。1997年,元太一度面臨不轉(zhuǎn)型就要陷入絕境。
2003年,元太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片藍海市場:年增長率超過60%的可攜式DVD播放器(Portable DVD)。這一“發(fā)現(xiàn)”使得元太如愿獲得市場回報,2004年營收大舉增加至120億元臺幣。
不過,好光景只有一年。其它大廠緊隨而入,友達、奇美電帶著成本優(yōu)勢,將便攜式DVD播放器的價格從199美元一路降到149美元。2005 年,剛躲過絕境的元太又一次轉(zhuǎn)盈為虧。
“學習到要建立高技術門坎,才有機會存活。”這是劉思成的總結。正基于這樣的認識,當他和何壽川看見新興的電子書趨勢,立馬放手一博。
因此,當元太的可攜式DVD產(chǎn)品還堆滿倉庫滯銷之際,仍以一個星期的速度,并購了飛利浦旗下的電子紙顯示器部門(EPD ),切入電子紙,正式跨入電子書產(chǎn)業(yè)的第一步。從此,元太就從中小尺寸面板的二線廠商,和這項新科技成為命運共同體。
然而當時的市場背景是,根據(jù)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估計,當時全球電子書市場不到10萬臺,美國市場產(chǎn)值更只有1000萬美元。
用并購博先機
在并購案前,元太每年研發(fā)費用占營收都在2.8%上下,當年的研發(fā)費用暴增了近9000萬元,占營收近3%,翌年研發(fā)費用比率更達到3.1%以 上。
在電子通訊生產(chǎn)行業(yè),一門新技術能否成為主流,達到量產(chǎn)境界是基本要求。如早前對電漿、OLED和LCD面板主流之爭,結果是率先能量產(chǎn)的LCD出線。
2006年,元太即正式成為索尼(Sony)的電子書eBOOK Reader的供應商,當年的出貨量并不大,元太仍以中小尺寸面板為主要營收來源。2007年元太首度成為亞馬遜電子書K indle的電子紙供應商,Kindle上市后一炮而紅,元太終于浮出水面,聲名大噪。這一年也是元太3年以來首次因電子紙而獲利豐盈,每股盈余1.84 元,毛利率較2006年暴增2倍以上,恢復到2004年的水平。
基于對未來樂觀的預期,元太積極擴充產(chǎn)能,決定并購韓國中小尺寸面板廠Hydis,生產(chǎn)線增至4條。
在市場對電子書熱烈反應的驅(qū)動下,2009年6月初,元太再次不顧財報上難看的數(shù)字,大動作并購電子墨水供應商E-Ink。
事實上,加上飛利浦在內(nèi),三樁購并案,元太至少花了160億元以上,是股本的兩倍多。但購并H ydis,管理績效不彰,到收購E-Ink時,元太兩季虧損金額達8.41億元。
成立于1997年的E-Ink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微膠囊供應商,開發(fā)電子紙的先驅(qū)之一。去年,元太開始與這家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的公司,也是元 太多年的合作伙伴,就潛在的收購展開談判。最終,元太同意以2.15億美元現(xiàn)金加上一部分股份收購E-Ink———按元太當前股價計算,價值約3億美元。
通過收購多年合作伙伴E-Ink,提升了元太在電子閱讀器領域的壟斷地位。
初生牛犢 猛虎環(huán)伺
電子紙為元太暫時贏得先機,但是作為一項處于爆發(fā)前夜的技術應用,在電子書市場中,元太E-Ink電子紙技術暫時只支持黑白顯示,未來在全彩色 和觸控這兩項技術能否依舊保持領先,還是未知數(shù)。
換言之,這兩年元太若沒有在新技術上保持一定領先,新冒芽的技術優(yōu)勢不但無法發(fā)揮,反而可能讓公司因負債過多,而深陷財務危機。
再者,即便技術領先,面對市場猛虎如友達等大廠慣用的伎倆:等市場成熟再切入,用經(jīng)濟規(guī)模展開價格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Kindle的成功開始改變了面板大廠的思維,今年3月11日,報道指出友達以3000萬美元購入電子墨水關鍵技術廠商 SiPix31.58%的股權而成為最大股東,讓電子紙除了E-Ink技術壟斷外多了另一種選項。此外,臺達電、美奇電等大廠也宣稱即將在市場上推出重量 級的量產(chǎn)產(chǎn)品。
過去元太在可攜式DVD播放器敗北的戰(zhàn)役,如何不重蹈覆轍?除了元太總經(jīng)理傅幼軒所言永遠比對手快兩年的技術優(yōu)勢外,這還考驗著元太的布局智 慧。
(記者綜合整理報道)
●“電子紙”演進史
1975
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研究員率先提出電子紙和電子墨的概念。
1992
由造紙業(yè)龍頭永豐余,成為臺灣最早的TFT面板廠。
1996
麻省理工學院貝爾實驗室成功制造出電子紙的原型。
1997
面臨轉(zhuǎn)型壓力。
1997
以貝爾實驗室為班底的E-Ink成立,全力研究電子紙商品化。
2000
E-Ink和朗訊科技公司宣布成功開發(fā)第一張可卷曲的電子紙和電子墨。
2001
E-Ink再宣布推出電子紙上可顯示活動影像。
2002
在召開的東京國際書展上,出現(xiàn)了第一張彩色電子紙。
2003
在可攜式DVD面板領域初嘗甜頭。
2004
由E -Ink和飛利浦提供技術支持、Sony生產(chǎn)的“首本”商用電子書問世。
2005
在價格戰(zhàn)中落敗,5月并購飛利浦電子紙顯示器事業(yè)部。
2006
正式成為索尼電子閱讀器面板獨家供貨商。
2007
首度成為Kindle的電子紙供應商,元太亦首次因電子紙獲利頗豐;下半年收購韓國中小尺寸面板廠Hydis。
2007
年底問世的Kindle,一年時間內(nèi)銷售量高達百萬臺。
2009
6月并購電子墨水供應商E-Ink。
(來源:公開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