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展望: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
4 社會認可度低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605/290892.htm在谷歌眼鏡還未正式全面發(fā)售的時候,就已遭到了許多人的詬病。2013年3月,美國一家名為The 5 Point的酒吧在Facebook上貼出了一張“拒絕谷歌眼鏡”的海報,上面寫道:“鄭重聲明,The 5 Point是西雅圖首家拒絕谷歌眼鏡的場所,違規(guī)者將被揍。”這家酒吧的老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道:不希望自己的客戶在這家酒吧消費時被谷歌眼鏡拍攝到,以侵犯到他們的隱私。
一項調查指出,72%的美國人拒絕戴谷歌眼鏡,就是出于對隱私的顧慮。
顯然,許多人不愿意接受包括谷歌眼鏡在內的可穿戴產品,涉及個人隱私的數據安全是主要原因,而這是越來越開放的互聯(lián)網時代不可忽視的重大問題。
另外,佩戴可穿戴產品有違禮節(jié)也是一方面,但其本質還是出于對隱私安全的考慮。正如總是帶著藍牙耳機的人不受待見一樣,藍牙耳機在2000年年初就推出了,但至今仍沒有得到大規(guī)模普及,有違禮節(jié)便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試想一下,當你在聚會時帶著智能眼鏡,或者使用智能手表攝錄周邊場景時,禮節(jié)何在?
5 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目前各大廠商推出的可穿戴產品雖然琳瑯滿目,但基本上處于同質化競爭階段,缺乏獨特的創(chuàng)意。智能手表等產品雖然在續(xù)航時間、屏幕顯示以及外觀設計等方面得以提升,但基本上還沒有突破“智能手機伴侶”的產品定位。
以智能手環(huán)為例,索尼Core手環(huán)的功能是記錄睡眠時間、跑步距離、走路距離以及聽過的音樂和看過的視頻;雷蛇Nabu手環(huán)的功能是記錄睡眠時間、跑步距離、走路距離以及顯示來電、短信、郵件等信息;LG的LifebandTouch手環(huán)的功能是記錄行走距離和顯示來電、短信、郵件信息等……
對這些手環(huán)的功能進行對比分析后,我們不難發(fā)現,大部分的智能手表或手環(huán)主要是作為手機功能延伸的配件,功能趨向單一化,還缺少足夠的應用軟件和“殺手級”的應用來支撐。據果殼電子首席營銷官李濤介紹,現在三星、索尼兩家廠商的智能手表的應用軟件數量不到100個。
在硬件同質化競爭嚴重,而應用軟件又缺乏新意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往往只是在外形上有所變化,似乎并沒有給用戶帶來真正有吸引力的創(chuàng)新成果。正如ABI分析師喬舒亞·弗盧德所言:“智能手表復制了功能手機或智能手機的功能,雖然它們的技術趨于成熟,但在商業(yè)上還不可行?!迸c發(fā)展?jié)u趨成熟的智能手機相比,目前可穿戴技術顯然還不具備顛覆性的力量。
6 價格昂貴
不久前,知名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做了一個調查,其報告指出:目前大多數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持觀望態(tài)度,只因價格過于昂貴。
2014年以來,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環(huán)、智能眼鏡在內的眾多可穿戴設備爭相而來。單看產品價格,最低有幾十美元的智能手環(huán),最高有上千美元的智能設備,價格范圍廣,產品類型多樣,但消費者依然不買賬。
谷歌眼鏡高昂的1500美元售價,使其不可能成為“大眾”商品。除了谷歌眼鏡之外,其他可穿戴設備的價格也并不便宜。
雖然也有只需幾十美元的智能手環(huán),但對于消費者來說,花幾十美元買一個只是比腕帶多了一些功能的手環(huán),似乎不太值得。況且,智能手環(huán)等可穿戴設備的功能,真的具有實用性嗎?畢竟,在消費者當中,很大一部分人群并不是科技發(fā)燒友,而是實實在在過日子、追求實用性與性價比的普通人。
由于價格方面的因素,可穿戴設備只有一些追求尖端科技的早期用戶才會去嘗試,對于普通的消費者而言,暫時不會采取對可穿戴設備公司產生直接價值的行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