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動汽車充電市場:一門值得探索的生意
日產(chǎn)在這方面就要吃虧很多,美國市場上9萬輛的保有量,其實并不能推動合作伙伴大規(guī)模的為其樹立一致的標簽,聆風車主其實不是很容易找到快充點。由于合作伙伴的訴求不同,很難形成一致出口給車主,使其快速找到充電樁并使用起來,這樣循環(huán)下來,也就影響到了里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611/339742.htm從技術(shù)角度看,特斯拉和日產(chǎn)兩個車企對待充電的曲線,一個是追求數(shù)字和效果,一個是追求務實(整個系統(tǒng)的經(jīng)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為主,其實這兩者的充電速度挺有趣的。如下圖所示:
特斯拉給85Kwh電池系統(tǒng)充電的峰值功率為120kw,維持時間約為10分鐘,接下來開始慢慢降功率,這是非常典型的分段SOC充電法子(備注:等電池老化,SOC偏差后面時間可能更短)。充電30分鐘,約為55%,電量為40~45KWh左右,平均功率折算為80KW,充電30-60分鐘,約為30%,電量為24kwh左右,平均功率為50kw。
聆風(30kwh)的充電功率設(shè)計比較平,恒流120A充電,從320V上升到380V。充電30分鐘,80%SOC,電量為22~24kwh,平均功率折算為45KW,后5分鐘,基本電流下來,到80~-90%充電基本結(jié)束。
小電池系統(tǒng)天生從絕對數(shù)值上吃虧,加上特斯拉可以宣傳功率和電流,使得兩者差異看起來比較大,其實把聆風的電池配置成60KWh,兩者基本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后者的時間更多一些。
圖3特斯拉的充電功率
圖4特斯拉的充電時間
圖5聆風的充電功率
想清楚一些,新進入方不管是做IT、做通信還是做電器的,都覺得這個事情可以做的不一樣,也是這門生意魅力所在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