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nm芯片未至 臺積電5nm真能如期而來嗎?
臺媒眼下又開始大事宣傳臺積電的5nm了,然而事實是它的10nm工藝至今陷在良率提升上,7nm工藝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希望在今年底投產,回顧中國臺灣的這些高科技企業(yè)以往的宣傳可見多次出現超出它們實際的宣傳。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701/343155.htm臺積電廣受人知的是它的16nmFinFET工藝量產時間延遲。2014年在華為海思的幫助下終于成功量產16nm工藝,不過實際能效卻不如20nm,于是引入FinFET工藝本來的說法是2015年初量產,然而事實卻是該工藝最終延遲到2015年三季度。
由于主要競爭對手三星成功將14nmFinFET工藝在2015年初量產,這是它首次在先進工藝方面領先臺積電,讓后者十分緊張,于是期望在10nm工藝量產時間上領先。臺媒對臺積電的10nm工藝大事宣傳,一度傳出要在去年三季度量產,甚至說由于三星的10nm研發(fā)進展不利吸引高通回轉臺積電,結果是10nm工藝直到去年底才量產,但是至今良率都較低,而三星的10nm工藝已開始規(guī)模生產高通的驍龍835芯片。
目前臺積電除了要花費大量資源提升10nm工藝的良率外,還要分出資源推動7nm工藝的研發(fā),希望在今年底能實現量產,從而實現趕超三星和Intel。三星的7nm工藝在加緊研發(fā),外界認為能在今年底量產,以用于生產高通的新一代高端芯片;Intel眼下正努力推動10nm工藝在今年量產,普遍認為它的10nm工藝要遠領先于臺積電和三星的10nm,后兩者的7nm工藝在技術水平上才能稍微超過Intel的10nm。
這樣的情況下,臺積電能為5nm工藝研發(fā)分出的資源將相當有限,其實從臺媒的說法指該工藝會在2020年量產,也可以證明當下臺積電并不會將太多資源用于該工藝的研發(fā),只有在明年初7nm工藝正式投產后才能全力研發(fā)5nm工藝。
中國臺灣的另一家高科技企業(yè)聯發(fā)科在多核處理器研發(fā)方面要領先高通不少,但是它的自主架構研發(fā)卻跟不上ARM和聯發(fā)科的研發(fā)進程,無奈之下于2015年跟進采用ARM的公版核心,就此高通遭遇了重大挫折。
當時高通采用了ARM的公版核心A57和A53推出驍龍810,但是由于臺積電的20nm工藝能效不佳以及優(yōu)先照顧蘋果將該工藝產能提供給它用于生產A8處理器,導致高通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優(yōu)化最終導致發(fā)熱問題,2015年高通的高端芯片驍龍8XX系列出貨量大跌六成。
聯發(fā)科在2015年推出的MT6795在正式上市前約半年就開始傳出消息,指是四核A57+四核A53架構,性能會十分驚人,曾讓各界相當期待,認為它終于有一款芯片可以趕上高通了,甚至在高通當時驍龍810陷入發(fā)熱困境的時候而逆襲,不過最終該款芯片上市后只不過是一款采用八核A53架構的芯片。
2015年底華為海思搶先推出采用ARM公版高性能核心A72的芯片麒麟950,其是四核A72+四核A53架構,geekbench3的數據顯示其單核性能為1712分。臺媒則傳出消息指聯發(fā)科采用雙核A72+四核高頻A53+四核低頻A53架構的helio X20由于主頻更高,因此單核性能接近2000分,結果正式上市后卻被發(fā)現單核性能甚至低于麒麟95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