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yè)界動態(tài) > 深析:智能穿戴遭遇寒潮 消費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深析:智能穿戴遭遇寒潮 消費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作者: 時間:2017-01-24 來源:OFweek 可穿戴設備網 收藏
編者按:雖然目前來看智能穿戴產品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它的未來前景仍相當巨大,穿戴智能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不久的將來,智能穿戴產品會迎來一個真正的爆款。

  2015年是設備井噴式發(fā)展的一年,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手環(huán)在內的各式產品層出不窮,誰能想到僅僅一年之后,整個市場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一度被視為智能手表先驅的美國Pebble公司裁員高達25%,資產大幅度縮水,僅以4000萬美元的將其低價收購。然而的情況也不甚理想,公司股價早已從上市初的29.87美元跌至如今的8美元。無獨有偶,的競爭對手Jawbone于去年5月全面停產Up系列健康追蹤設備,并將現有庫存全部出售給第三方經銷商。智能手表方面,作為Android Wear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表,Moto 360官方宣布近期不再發(fā)布新款智能手表,其余多家企業(yè)雖未公開聲明,但對于智能手表的研發(fā)也已悄然擱置。在VR穿戴方面,去年索尼表現出色,旗下產品PSVR預估銷量260萬臺,其余如Oculus Rift、HTC Vive和谷歌Daydream均不足50萬。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701/343280.htm
深析:智能穿戴遭遇寒潮 消費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智能穿戴產品存在著那些問題?

  目前智能穿戴產品尚且存在諸多問題,其續(xù)航能力無疑首當其沖,多數智能穿戴都難以避免設備電量消耗快這一尷尬局面。產品自身電池容量有限,而智能穿戴同手機等智能設備之間的連接與數據傳輸(通過藍牙、WI-FI等技術)更加劇了電量的消耗。而居高不下的返修率則是大眾聚焦的又一問題。當下智能穿戴的零件大多精細且極易失靈或耗損,相比起智能手機,此類產品發(fā)生故障的頻率著實過高。再者,智能穿戴對于數據記錄的準確性仍舊備受質疑。在全國熱播的綜藝節(jié)目《極限挑戰(zhàn)》中,嘉賓們佩戴的計步器被限定了3000步的行動上限,所以為了“干掉”其他人,嘉賓們就猛搖對方的計步器,數字飛速上漲。其實很多具有運動監(jiān)測功能的智能穿戴產品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這些產品主要通過重力加速傳感器實現,傳感器通過檢測并判斷人體運動動作,從而得到一些基礎數據。事實上只要稍有振動,設備就可能認定人體處在運動狀態(tài),并且計算出相應消耗的卡路里等信息。此外,智能穿戴還存在諸如材質、隱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深析:智能穿戴遭遇寒潮 消費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性價比是大多消費者選購商品的重要指標,智能穿戴對此也不例外。然而功能不實用、操作不便捷、普及度不高及價格不菲等一系列問題,普遍存在于現今智能穿戴市場中。實際上運動監(jiān)測功能早已應用于智能手機,使消費者放棄便攜的大屏幕手機而轉向屏幕“小巧”的智能手表,這一設想顯然不太現實。而Apple Watch此類產品,看似功能豐富強大,實則更像是在進行多種功能的簡單堆砌,試問有多少人愿意使用此類產品聽音樂,打電話呢?至于運動監(jiān)測如運動步數、距離以及卡路里消耗,又或是健康監(jiān)測如心率、睡眠、血壓、血氧、血糖、脂肪等,對于多數人來說也顯得較為雞肋。功能華而不實,價格卻昂貴不菲,現今市面上大部分智能手表售價直上300美元,而智能眼鏡則更加驚人,相同的價格卻足以購置一款中端智能手機或是支付高端智能手機總價的二分之一,此類因素也正是智能穿戴在“蜜月期”之后銷量迅速下滑的主要原因,Apple Watch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甚至從上一季度的410萬塊下滑至150萬塊。現階段消費者還未培養(yǎng)起對于智能穿戴的使用習慣,這也使得智能穿戴暫且無法取代智能手機等產品的獨特地位,Apple Watch這樣的設計更像是iPhone的一個外設而非獨立產品。

  消費者希望看到什么樣的智能穿戴設備?

  雖然目前的科技尚且無法使智能穿戴展現出像鋼鐵俠戰(zhàn)衣那樣的酷炫功能,但智能穿戴應當展現出其獨特之處,才能夠與現有的智能產品分庭抗禮。尤其是在前期各種酷炫概念片的宣傳攻勢下,消費者對智能穿戴懷抱極高的期待,最終成果差強人意,難免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現在太多智能穿戴研發(fā)公司把注意力集中于工業(yè)設計方面,從而忽視了產品的功能創(chuàng)新,導致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智能穿戴設備變得有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深析:智能穿戴遭遇寒潮 消費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時下,智能穿戴公司都明智地將目標瞄向了最熱門的娛樂、健康和運動三個領域,只是成效卻不盡如人意。尤其對于健康和運動,單純的數據記錄并不能讓消費者感受其價值所在,消費者所期待的是精確數據記錄后的有效分析與合理建議,以此幫助消費者改善生活習慣,最終達成運動和健康雙豐收。再說娛樂領域,VR技術可謂是備受關注,拋開非自身因素(如資源不豐富等外在問題)不談,VR產品使消費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電影或游戲的世界,使其不受空間束縛與限制,體驗更加酣暢淋漓的樂趣。而人機交互無疑是這一技術的關鍵,如何使消費者與設備之間更好地互動,這必將成為研究的重點。

深析:智能穿戴遭遇寒潮 消費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智能穿戴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盡管目前來看智能穿戴產品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它的前景仍相當巨大,穿戴智能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除了加強產品的科技感以及在娛樂、健康和運動三個領域方面繼續(xù)完善產品的功能外,讓消費者習慣甚至是依賴智能穿戴產品是未來世界的發(fā)展方向。蘋果用了6年時間研發(fā)iPhone系列,使智能手機成為消費者的生活必需品,智能穿戴的發(fā)展當下正在歷經這一不可或缺的重要階段——智能眼鏡、智能手環(huán)、智能手表等作為不必要的奢侈品,尚且缺少iPhone4這樣的“爆款”,能夠掀起智能穿戴全球普及的浪潮。放眼未來,智能穿戴產或許應當著眼于鞋服的智能化,此類日常必需品的智能化不僅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培養(yǎng)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同時也能夠大大地增強智能穿戴的實用性。

深析:智能穿戴遭遇寒潮 消費者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毫不夸張地說,智能鞋的出現正是順應這一發(fā)展趨勢。目前Google、Nike、Adidas、李寧、361°、雙馳、安踏、騰訊、聯想等國內外各種大小企業(yè)都在對智能鞋的研發(fā)進行嘗試。李寧在智能跑鞋這一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業(yè)績,旗下智跑鞋從2015年推出至今已售出超過70萬雙。雙馳的兒童智能鞋更是斬獲了“工業(yè)設計奧斯卡”——德國紅點獎的 “Best of the Best”。去年莆田鞋業(yè)高峰論壇上,雙馳展示了“智能足球鞋”、“體感游戲鞋”、“兒童防丟鞋”、“老人智能鞋”、“VR智能鞋”等數十種外觀普通但功能各異的智能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耐克公司今年春季上市的自綁鞋,觀其去年的反響,勢必將引起不小轟動。



關鍵詞: 智能穿戴 Fitbit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