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Fellow蔡自興:以人為本 人工智能新時代下的產學研一體化
今日,為期兩天的“OFweek2017中國高科技產業(yè)大會(CHIC2017)”在深圳隆重啟幕。作為本屆會議重量級演講嘉賓,IEEE Fellow/國際導航與運動控制科學院院士/紐約科學院院士蔡自興教授在開幕式上最先出場,他為與會嘉賓帶來了“以人為本 擁抱人工智能新時代”的主題演講。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711/371407.htm蔡自興
作為我國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機器人學諸學科的學術帶頭人,蔡自興院士為中國智能科技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35年來,他專注于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領域,其學術成果頗豐,撰寫出版專業(yè)領域學術著作50多部,并在國內外發(fā)表學術論文千余篇,引用超萬次。
作為IEEE Fellow和國際導航與運動控制科學院院士,蔡自興也是世界級的人工智能深度研究領軍者。其主持的國家級及省部級研究共30多項,涉及AI基礎、專家系統(tǒng)、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智慧醫(yī)療,以及智能控制等方向。而在學與研的基礎上,蔡自興也不遺余力的推動知識的轉化落地,從而真正助力產業(yè)變革和市場的完善,真正實現產學研一體化。
在本次“OFweek2017中國高科技產業(yè)大會(CHIC2017)”上,蔡自興院士所帶來的“以人為本 打造人工智能中國時代”的演講對他在以上三個方面的研究與現場嘉賓進行了深入交流。
演講開始,他先介紹了人工智能為什么會在短時間內強勢登場。在他看來,判斷人工智能即將成為未來趨勢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人工智能的領域研究已經從簡單地建立智能系統(tǒng)轉變成建立具有人類意識的、值得信賴的智能系統(tǒng),這是技術基礎;2、理論層面,機器學習,由其是深度學習的逐漸成熟也在推動著人工智能革命;3、除了人工智能本身的技術和理論之外,在外延層面,信息處理算法的進步伴隨著硬件科技上基本操作的重大進展,以及平臺和數據驅動新產品的市場、經濟激勵機制,這些共同促進了人工智能驅動技術的到來。
“A代表人工智能(AI),B代表大數據(Big Data)、C代表云計算(Cloud Computing)”蔡自興強調說,ABC時代以云計算為基礎,以人工智能為中樞,以大數據為依托,將深度結合并改造傳統(tǒng)行業(yè),真正提升企業(yè)的運營效率。
2013年,牛津大學研究報告稱,未來有700多種職業(yè)都有可能被機器人替代,設計到司機、技工、交易員、會計、保姆等各個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在蔡自興看來,這樣的變化主要是基于機器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他指出,目前的深度學習主要是指通過深層神經網絡從海量數據中學習。未來,增強學習(通過學習自動機從經驗中增強)和遷移學習(從現有環(huán)境數據遷移知識)來學習將成為主要方向。
此外,在蔡自興看來,人工智能的真正落地還需要“一個核心+三個要素”的支持。專業(yè)人才缺乏將成為未來人工智能穩(wěn)定發(fā)展的最大瓶頸。計算能力、數據、算法作為人工智能發(fā)展的重要組成元素,它們如何突破以及突破路徑成為未來人工智能發(fā)展速度的主要衡量指標。
對于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fā)展機遇方面,蔡自興認為有幾個重要因素:國際大勢所趨、國家戰(zhàn)略驅動、國內發(fā)展需求、智力資源優(yōu)勢、產業(yè)初步基礎,以及金融資本助力。
另據蔡自興介紹,2016年9月,全國首家省級人工智能研究院——湖南省自興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基礎、人工智能編程、高級專家系統(tǒng)、智能故障診斷、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作為創(chuàng)始人,蔡自興希望通過研究院的設立將產學研真正實現一體化。
本次大會設有開幕式、閉門會議和開放論壇。其中,閉門會議包括:“中國高科技領袖年會”主論壇,人工智能、醫(yī)療科技兩個主題分論壇,中國高科技產業(yè)年度評選頒獎盛典晚宴,OFweek 2017(第四屆)中國高科技產業(yè)投融資論壇暨項目路演會;開放論壇包括:鋰電、LED照明、太陽能光伏三個主題分論壇。
此次大會,我們不僅邀請到了IEEE院士/國際導航與運動控制科學院院士/紐約科學院院士蔡自興教授、德國漢堡大學教授/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IEEE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機械與生物醫(yī)學工程系系主任孫東等學術領袖,也不乏華為、華夏幸福、金蝶醫(yī)療、沃特瑪、歐司朗等相關行業(yè)領軍企業(yè)代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