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過后的石墨烯
內容精要:2017年前后二級市場喧囂過后,石墨烯沉寂的時間已經挺久了,此次華為投資富烯科技,也許是看到了石墨烯能夠在華為產業(yè)鏈落地的真實需求吧。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2007/415071.htm近日,華為哈珀投資投資富烯科技,布局石墨烯技術。
如同在一片剛剛沉寂的湖面上,投下了一枚石子,激起了大家對石墨烯(Graphene)的重新關注。
富烯科技是由第六元素、華威世紀共同投資,產品包括石墨烯導熱膜、石墨烯導熱片、石墨烯泡沫膜等。
石墨烯在前幾年異?;鸨?,特別是2017年前后,二級市場曾把這個概念用到了極致,大批上市公司都在通過并購等方式強行進入,大蹭概念(雖然目前來看都一地雞毛)。
石墨烯概念如此火爆,究其原因,就是這種材料真是太香了。
“21世紀新材料之王”,這種溢美之詞之下,儼然可以掀起一場顛覆傳統(tǒng)材料產業(yè)的革命。
不過結合石墨烯的各類優(yōu)異性能及特性(導電性、導熱性、透光性、剛柔并濟性),理論上講未來應用空間確實廣闊。尤其是在電子行業(yè),鋰電池、超級電容器、 OLED、柔性屏、傳感器、芯片等領域,很多技術發(fā)展都已經進入瓶頸期,特別需要石墨烯這樣一個角色出現,來承擔顛覆產業(yè)的艱巨使命。
不過話也說回來了,具有前面說的這些優(yōu)異性能的新材料,并不是石墨烯一種。
石墨烯的同胞哥哥,碳納米管也是其一。
碳納米管的發(fā)現,比石墨烯還要早個十幾年。1991年碳納米管(Carbon Nanotubes)被NEC公司的飯島博士發(fā)現。
我對Carbon Nanotubes這個英文單詞記憶猶新,因為90年代讀高中的時候,有一篇英文閱讀理解就是關于碳納米管的。
在那篇熱情洋溢的英文短文中,碳納米管被描述成為一種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超級新材料。
雖然英文晦澀難懂,但還是讓一個懵懂少年,對未來科技發(fā)展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因此,筆者懷著對新材料產業(yè)的無限期望,義無反顧地投身了最熱門的IT行業(yè)……
碳納米管發(fā)現30年過去了,還好,終于有碳納米管公司上市了。
科創(chuàng)板的天奈科技,產品包括碳納米管粉體、碳納米管導電漿料。上了科創(chuàng)板,說明公司技術含量還是可以的,不過看公司的2019年年報,碳納米管相關產品的營收只有區(qū)區(qū)3.7億。
這個收入數字,似乎和碳納米管這個如此顛覆性的產業(yè)并不匹配。
我們回頭再看看石墨烯,2004年發(fā)現,比碳納米管晚了13年。當然發(fā)現石墨烯的兩位科學家,也同樣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為什么說石墨烯是碳納米管的同胞兄弟?因為這哥倆都是碳族分子,只是呈現的形態(tài)不同而已。除了石墨烯和碳納米管,還有石墨、富勒烯,都屬于碳分子家族。
高中化學知識打底,就可以從上圖非常清楚地看出石墨烯這種材料的本質。一種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碳原子構成的分子結構。碳原子按照六邊形進行排布,相互連接,形成一個碳分子。
這層石墨烯,卷成筒就是碳納米管;蜷縮成球狀,就是富勒烯;當然,多層混合就是最常見的石墨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喧喧鬧鬧中理解的石墨烯,和新聞中及上市公司公告中動輒成千上萬噸的石墨烯產能,其實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石墨烯可以分成很多類,有理論中的石墨烯,也有實際生產中的石墨烯。理論中的石墨烯,就是下圖展示的那種,只有單層碳原子構成的蜂窩狀薄膜,厚度僅為一個碳原子直徑(0.335 納米),諸多優(yōu)異性能,其實都是和這種理論中的石墨烯相關的。
但實際應用中的石墨烯,并沒有理論中那么苛刻,單層的石墨烯薄膜固然好,但一般把10層以下石墨烯微片,也稱之為石墨烯。
什么是石墨烯微片?也就是石墨烯粉體。粉體大家理解起來就會更形象了,不再是一張大面積的薄膜,而是粉碎的石墨烯顆粒,用作導電劑、導熱劑,摻雜于別的材料之中,通過復合材料的方式,增加原有機體的性能。
石墨烯的下游應用領域,跟不同的石墨烯材料也是有關系的,石墨烯粉體主要應用于超級電容器,復合材料,鋰電池等;而石墨烯薄膜,主要應用于柔性屏,壓力傳感器等領域。
要區(qū)分哪家公司做的是哪種石墨烯,其實也很簡單,凡是號稱產能多少多少萬噸的,都是跟石墨烯粉體相關的;凡是號稱產能是多少多少萬平米的,做的都是石墨烯薄膜。
目前主流的石墨烯應用,還是針對石墨烯粉體而言。特別是為了迎合鋰離子電池的突破,將石墨烯應用于鋰電池,提高鋰電池的充放電速率和能量密度等。
不過搞石墨烯薄膜的企業(yè)也是有的,比如新三板企業(yè)二維碳素(833608),率先在銅和鎳基底上用 CVD 法制備大尺寸石墨烯薄膜, 使石墨烯薄膜產業(yè)化成為現實。
關于石墨烯的制備方法,本文不詳細贅述。最早的是用機械剝離的方法,原理類似用膠帶撕;后來發(fā)展出氧化還原法、CVD(化學氣相沉積)法等。
根據二維碳素的公開信息,石墨烯薄膜應用方面,已經和維信諾開展石墨烯觸控屏產品的研發(fā)和產品推廣。并且在壓力傳感器領域,推出了全球首款應用石墨烯應變感應原理形成的3D觸控解決方案。
拓展電子領域,看起來還是一個非常正統(tǒng)和高大上的趨勢,不過明顯感覺二維碳素在石墨烯的路子上開始跑偏。根據年報披露,公司在積極拓展了穿戴、理療、家紡、服裝等應用領域……
穿戴、理療、家紡、服裝……石墨烯真是一種“萬金油”材料啊。
當然了,根據最新的財務數據,二維碳素2019年收入也僅為3188萬,虧損400多萬。
除此之外,之前趁著熱度蹭概念的上市公司,雖不能說一地雞毛,但也紛紛歸于沉寂。
曾靠推出“烯王”石墨烯基充電寶的東旭光電,威震武林八方,股價翻了一番。不過從最近形勢來看,公司也對石墨烯諱莫如深,至少沒有以往那種主動往上蹭的熱乎勁兒。
同樣的,在2018年斥資近7.9億元,收購天津玉漢堯33.34%股權,并獲得66.67%表決權的玉龍股份,也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已經把相應的股份轉手給別人,業(yè)績對賭約定也一并失效。
天津玉漢堯主要產品為石墨烯電池正、負極材料,曾被寄予厚望,肩負著玉龍股份戰(zhàn)略轉型的重任。
2019年4月玉龍股份將其持有的天津玉漢堯33.34%股權,作價8.18億元,轉讓給了朗森汽車產業(yè)園開發(fā)有限公司。
一來一去,賺了個吆喝,至少沒賠本。
此次華為投資富烯科技,也許是看到了石墨烯能夠在華為產業(yè)鏈落地的真實需求吧。
作者簡介:步日欣
創(chuàng)道投資咨詢創(chuàng)始人,北京郵電大學創(chuàng)業(yè)導師、經管學院特聘導師、天津市集成電路產業(yè)協(xié)會顧問、北京芯合匯集成電路產業(yè)平臺顧問、威海雙創(chuàng)街創(chuàng)業(yè)導師。電子工程本科、計算機碩士學位,具有證券從業(yè)資格、基金從業(yè)資格、通過CFA LII考試,先后就職于亞信咨詢、中科院賽新資本、東旭集團金控集團等,擁有IT研發(fā)、咨詢、投融資十五年以上經驗,關注投資領域為人工智能、物聯網、集成電路、智能制造、云計算、大數據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