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助力生態(tài)伙伴共同發(fā)展 支持mini PC依舊不遺余力
大部分人對于Intel處理器的定位,要不就是在PC個人電腦上,要不就是在數(shù)據中心集群的服務器里頭,或者還有那種大號的超算。此前,我們透過Intel的NEX業(yè)務(Network and Edge Group),了解到Intel處理器實際上也深入到了各行各業(yè)的邊緣端,包括教育、零售、醫(yī)療、金融等。其實基于很多行業(yè)的成本敏感性,更多地采用通用平臺,然后輔以某種程度的定制,乃是不同行業(yè)實現(xiàn)數(shù)字化的通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2309/450990.htm具體到歷年來我們關注最多的、Intel的CCG業(yè)務(Client Computing Group),其實這個業(yè)務方向,就產品層面必然不只是酷睿處理器,往上層的解決方案也不只有我們所熟知的普通的臺式機或筆記本。
9月份,Intel做了不少面向媒體的主題演講,其中有一場是幾種形態(tài)的客戶端產品,包括NAS、mini PC、工作站。這幾類產品離普通用戶其實也并不像數(shù)據中心或者云那么遙遠。雖說底層算力,CPU支持無非是Atom、酷睿和至強,我們卻仍能從中看到計算機行業(yè)的百態(tài)。
至強W工作站的進化
以往我們在CCG上下文討論“工作站”這一話題,很多時候是指基于酷睿的高性能工作站——尤其在談“移動工作站”的時候。此前酷睿的HX系列CPU,不就特別定位于移動工作站么。
另一方面,Intel的“至強(Xeon)”這條產品線,在大眾的印象里也是普遍定位于數(shù)據中心服務器的。但熟悉Intel處理器定位的同學應該知道,Intel有個至強W系列產品線,是面向工作站的處理器,從Skylake時代就有了。
從定位來看,至強W應該是在E3之上的。因為前者往往有著更多的核心數(shù)、PCIe通道與ECC內存支持等。從Wikichip的資料來看,至強W在出現(xiàn)之前的確是掛在E5之下的,隸屬于當時的至強E5 1600系列。從Skylake之后,工作站和HEDT定位產品都從服務器品牌劃分了出來——在HEDT還比較火的時候,就socket插槽支持角度,至強W和HEDT酷睿i7/i9是類似的。
英特爾工作站產品經理和計算機視覺類應用模塊經理葛林,在這次媒體會上說:“我們的工作站從性能上分三類:入門級、主流級和專家級。”他還提到說:“現(xiàn)在定義的入門級工作站,已經是酷睿高端CPU。不過酷睿和至強W承載的還是完全不同的應用。比如說Ansys仿真軟件,軟件基礎包就200G,這是酷睿這樣的入門級平臺不能承載的?!?/p>
今年Q1新推的至強W系列,涵蓋了W3、W5、W7、W9不同的產品。Intel官網給出產品列表里最高定位的Sapphire Rapids為至強W9-3400系列,是最高56核心、105MB L3 cache、8通道DDR5 ECC支持(最高4TB RAM),以及112通道PCIe Gen 5支持的處理器。
這些體現(xiàn)了工作站應用相較于普通PC的不同需求,包括CPU算力資源;對內存的要求——“比如ECC校驗功能、大內存支持,”葛林說,“尤其生命科學計算對內存容量要求特別高”;以及對顯卡的要求,體現(xiàn)的乃是現(xiàn)在HPC應用更多的加速計算需求,與加速計算生態(tài)發(fā)展。“性能、穩(wěn)定性、專業(yè)性、可擴展性等,這些是工作站和傳統(tǒng)PC的不同?!?/p>
而從Skylake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Sapphire Rapids,工作站自身實際上也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工作站”概念誕生,最早工作站主要用于科學計算。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工作站的職能范圍有了顯著擴大,包括圖形、視覺等,“從單純的數(shù)據計算,發(fā)展到現(xiàn)在需要仿真計算等等。應用的細分也加速了市場的發(fā)展?!?/p>
Intel將工作站的演進趨勢總結成了三點。
(1)定制和復合計算化。“復合計算”說的實際上是異構計算需求,包括CPU搭配其他加速器方案也算是Intel XPU策略的一種體現(xiàn)。而“定制”,從Intel劃分中國工作站市場的兩大板塊,一類為大企業(yè)、科研機構,另一類是中小企業(yè)、有定制化需求的客戶。
前者交付的設備類型相對統(tǒng)一,而后者就出現(xiàn)了各類定制化需求?!氨热绾娇章眯邢涫降摹C架式的、機柜式的等等,這些產品都是為了滿足本地化、定制化需求打造的?!北热珉娨暸_就需要旅行箱式的設備形態(tài)。
(2)云和移動計算化。移動需求不必多說,不只是高性能筆記本這種形態(tài),還包括定制化之后的移動設備。典型如機械探傷應用,就需要將定制的可移動工作站帶到現(xiàn)場。云化——說白了則是一種算力更中心化、易于管理和部署的方案。
(3)AI化。邊緣設備部署出現(xiàn)在千行百業(yè),就能預見AI應用的潛力無限。尤其不同行業(yè)對基于AI的CV應用需求;現(xiàn)在則更進一步將這種需求擴展到了生成式AI上——工作站相比于個人PC,能做的就不只是AI推理了,還能做大模型的fine-tuning。葛林提到,Intel對于AI于工作站的支持,包括CPU指令集層面、AMX單元對于AI計算的支持;以及Flex GPU和AI芯片Gaudi 2這樣的加速器;和OpenVINO、oneAPI這些軟件與工具層面的生態(tài)支持;外加與三方ISV的合作。從葛林的介紹來看,或許下一代工作站還會進一步強調AI加速。
從工作站的市場發(fā)展情況來看,Intel給了一些中國市場的數(shù)據?!叭ツ晔?20萬臺的市場容量?!备鹆直硎荆癐DC的數(shù)據顯示,這個市場還是保持穩(wěn)定、快速的增長,每年維持在9%左右?!边@份數(shù)據主要是指上圖中,中國工作站市場的第一類,即以大企業(yè)、科研機構為代表的客戶;而中小企業(yè)市場的增長情況更快,“我們做加權平均,整個中國工作站市場應該維持在10%左右的增量上?!?/p>
所以就“助力中國客戶”的問題,Intel倡導中國制造、深度優(yōu)化和精準服務。其中中國制造,意指“所有的配件已經開始和本地配件廠商合作,如主板、解熱、機箱等;系統(tǒng)上也和本地合作伙伴合作”,上面的圖中也已經列出了主要的OEM企業(yè)。
而面向中國客戶的“深度優(yōu)化”,包括與國內的軟件企業(yè)合作,如高頻量化交易軟件相關的恒生電子(hundsun)、艾科朗克(AcceleCom),以及建筑行業(yè)知名的渲染器D5,和索菲亞旗下的極點三維——做家居創(chuàng)意設計與柔性生產。據說Intel和后兩位的合作,還做了AI算法方面的布局。
“精準服務”從Intel的介紹來看,某種程度上是指以應用為導向的定制服務。比如葛林舉的一個例子,“2、3年前的四川山火,成都市應急管理局迅速采購了一批可移動的工作站,分發(fā)給各個消防隊。在發(fā)生極端情況時,可以從移動工作站馬上看到現(xiàn)場情況,并精準推算災害產生的影響”??雌饋鞩ntel的工作站已經深入到了中國的諸多行業(yè)市場。
行業(yè)里的mini PC與NAS
mini PC這個形態(tài)的設備以前在Intel這邊叫NUC。這是一種將PC以緊湊尺寸放進一個小盒子的解決方案。到今年7月,Intel宣布不再直接投資NUC業(yè)務之前,Intel已經推出了13代NUC產品,如下圖。
我們知道,一般來說非OEM廠商親自下場去造整機設備(或模組、板級系統(tǒng)設計),大概率更是“參考設計”的角色,而不是為了和下游的OEM客戶搶市場。起初mini PC市場的接受度并不算高,客戶端平臺解決方案銷售總監(jiān)鮑璽安也說以前mini PC市場“需要培育、激發(fā)”,所以Intel“自己下場來做這個事情”,“更多是為了向市場證明,PC可以做得很小很強大”。
現(xiàn)如今“Intel的mini PC已經出貨1000多萬臺”。隨著mini PC出貨量增大、產品線豐富,Intel認為“我們現(xiàn)在不需要起到跑在前面那只‘兔子’的作用”,所以轉而選擇與生態(tài)合作伙伴在mini PC類產品上尋求發(fā)展。接受度的轉變,很大程度應該還是基于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小尺寸容納高性能變得更為從容。
Intel將mini PC分成家用、商用、行業(yè)三類。家用場景不僅是小型化的臺式機,還包含了機頂盒、家庭娛樂中樞等;商用場景則涵蓋了遠程教育網課、居家視頻會議等;行業(yè)應用包括智能制造、醫(yī)療、零售等領域。針對行業(yè)應用,鮑璽安列舉了房產中介“我愛我家”的例子,在工作空間有限、工位密集的情況下,mini PC替換塔式機箱以后,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確保了安全性和靈活性。據說我愛我家的天津、北京已經有180家店面換用了mini PC。
從IDC的統(tǒng)計數(shù)據來看,mini PC的主力市場仍然在行業(yè)端?!皞€人消費零售端口,只占到mini PC出貨比例的1/4以下?!滨U璽安說,“絕大多數(shù)mini PC是賣到行業(yè)應用場景中的?!倍椅磥磉€是會以“行業(yè)出貨端口為主力”。
基于這些事實,Intel目前針對mini PC的態(tài)度是提供定制服務、以及turnkey方案,并且有專門的技術團隊支持OEM自研。比如去年12月挺火的小米迷你主機,就是基于Intel的定制化服務推出的產品??梢奍ntel在mini PC形態(tài)設備上的支持還是不遺余力的。
下游OEM品牌方面,除了傳統(tǒng)的MNC,和近些年涌現(xiàn)的本土OEM廠商,另外也有專做mini PC的一些品牌,比如零刻、MINSFORUM、極摩客等;還出現(xiàn)了AOC、航嘉、威剛這類此前并不做整機的“PC生態(tài)系統(tǒng)關聯(lián)品牌”......可見這個市場還是有利可圖的?!半m然NUC產品線我們不再直接投資,但對于客戶mini PC業(yè)務增長的決心,我們依然堅定?!滨U璽安表示。
除此之外,還有個比較大、應該也屬于Intel客戶端業(yè)務重點,且增長態(tài)勢不錯的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存儲。從Enterprise Storage Forum去年4月的數(shù)據來看,2022年NAS市場價值250.8億美元,預期的2022-2028年CAGR為20.3%,所以2028年可能就會達到912.3億美元。
我們認為這個值的預估還是太過激進了,但可明確的是市場整體漲勢不變。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北美是當前最大的NAS市場,大約占據全球30%的份額;但亞太區(qū)的成長速度最快,中國市場自然就是Intel面向NAS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說京東今年618的數(shù)據顯示,NAS產品成交額同比增長50%。
從垂直行業(yè)來看,NAS市場中超過50%的部分由銀行、金融服務、保險、IT、通信與零售占據;其他主要應用領域還囊括了醫(yī)療健康、能源與設施、政府、生產制造。可見NAS和mini PC一樣,市場大頭都在行業(yè)應用,而非個人或家庭用戶市場——雖然現(xiàn)如今正有越來越多的家庭用NAS來做數(shù)據備份與恢復、文件安全共享,或者流媒體娛樂。
Intel按照不同NAS市場的性能需求,將NAS所需的處理器分成good、better和best三個級別。賽揚、Atom是good定位,更多面向家用市場;酷睿處理器則是better定位,有了更高規(guī)格的盤位支持、且可擴展,中小企業(yè)、設計師可能會在這一檔;最高best定位、面向專業(yè)用戶、行業(yè)市場的是至強和至強D——這里的至強D系列處理器,最初在發(fā)布時就強調了更低的功耗、更高的功率密度,并集成NIC、PCIe root complex等硬件模塊,對安全、networking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鮑璽安說,中國國內主流的NAS“大多是基于Intel平臺的產品”;Intel除了在其中提供CPU,也提供“其他先進連接技術”,包括網卡、Wi-Fi、Thunderbolt等技術;面向ODM、OEM也提供turnkey解決方案,“我們把NAS平臺的硬件、軟件相關調優(yōu)工作全部完成”,“軟件方面也有合作伙伴,針對OEM的需求,做更好的UI體驗,甚至客戶的定制化需求”。
下面這張圖給出了就NAS市場,Intel在中國國內合作的下游OEM品牌,包括聯(lián)想、綠聯(lián)、Terra Master等。鮑璽安特別提到極空間在今年京東618購物活動期間,取得了全網銷售額與銷量雙冠,相較去年同期增長60%??梢奛AS市場的走向也還是相當不錯。
從Intel對工作站、mini PC、NAS的市場布局介紹,還是能夠看出在CCG業(yè)務上,一個給人印象不大一樣的Intel。大概是這些年市場變得更卷,以及摩爾定律的時鐘走得更慢了,前不久的Synopsys開發(fā)者大會上,我們還在說連EDA廠商現(xiàn)在都在拼命關注應用端的各類使用場景,就更不用說直接從事芯片設計與制造的Intel,從硬件到軟件都更以最上層的應用為導向了。
英特爾中國區(qū)客戶端與分銷平臺業(yè)務部總經理宗曄在活動開篇就說,Intel還是“一如既往地”“幫助業(yè)界的合作伙伴,通過產品創(chuàng)新和合作共贏,最終提升人們的PC體驗和生活的幸福感”。這里與下游更充分的接觸應該是時代的主旋律,比如從Intel自己都異常關心行業(yè)客戶的工作站設備形態(tài),就看得出,這是對“客戶的客戶”的深入理解。而對行業(yè)的持續(xù)深挖,大概也有助于Intel更進一步地獲得潛在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