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高亮度LED的封裝光通原理

高亮度LED的封裝光通原理

作者: 時間:2011-11-09 來源:網絡 收藏
背光取代手持裝置原有的EL背光、CCFL背光,不僅電路設計更簡潔容易,且有較高的外力抗受性。用背光取代液晶電視原有的CCFL背光,不僅更環(huán)保而且顯示更逼真亮麗。用照明取代白光燈、鹵素燈等照明,不僅更光亮省電,使用也更長效,且點亮反應更快,用于煞車燈時能減少后車追撞率。

所以,LED從過去只能用在電子裝置的狀態(tài)指示燈,進步到成為液晶顯示的背光,再擴展到電子照明及公眾顯示,如車用燈、交通號志燈、看板訊息跑馬燈、大型影視墻,甚至是投影機內的照明等,其應用仍在持續(xù)延伸。

更重要的是,LED的亮度效率就如同摩爾定律(Moore''''s Law)一樣,每24個月提升一倍,過去認為白光LED只能用來取代過于耗電的白熾燈、鹵素燈,即發(fā)光效率在1030lm/W內的層次,然而在白光LED突破60lm/W甚至達100lm/W后,就連螢光燈、高壓氣體放電燈等也開始感受到威脅。

雖然LED持續(xù)增強亮度及發(fā)光效率,但除了最核心的螢光質、混光等專利技術外,對來說也將是愈來愈大的挑戰(zhàn),且是雙重難題的挑戰(zhàn),一方面必須讓LED有最大的取光率、最高的光通量,使光折損降至最低,同時還要注重光的發(fā)散角度、光均性、與導光板的搭配性。

另一方面,必須讓LED有最佳的散熱性,特別是HB()幾乎意味著HP(High Power,高功率、高用電),進出LED的電流值持續(xù)在增大,倘若不能良善散熱,則不僅會使LED的亮度減弱,還會縮短LED的使用壽命。

所以,持續(xù)追求的LED,其使用的封裝技術若沒有對應的強化提升,那么表現(xiàn)也會因此打折,因此本文將針對HB LED的封裝技術進行更多討論,包括光通方面的討論,也包括熱導方面的討論。

附注1:一般而言,HB LED多指8lm/W(每瓦8流明)以上的發(fā)光效率。

附注2:一般而言,HP LED多指用電1W(瓦)以上,功耗瓦數(shù)以順向導通電壓乘以順向導通電流(Vf×If,f=forward)求得。

裸晶層:「量子井、多量子井」提升「光轉效率」

雖然本文主要在談論LED封裝對光通量的強化,但在此也不得不先說明更深層核心的裸晶部分,畢竟裸晶結構的改善也能使光通量大幅提升。

首先是強化光轉效率,這也是最根源之道,現(xiàn)有LED的每瓦用電中,僅有15%20%被轉化成光能,其余都被轉化成熱能并消散掉(廢熱),而提升此一轉換效率的重點就在p-n接面(p-n junction)上,p-n接面是LED主要的發(fā)光發(fā)熱位置,透過p-n接面的結構設計改變可提升轉化效率。

前言:毫無疑問的,這個世界需要高亮度發(fā)光二極管(High Brightness Light-Emitting Diode;HB LED),不僅是高亮度的白光LED(HB WLED),也包括高亮度的各色LED,且從現(xiàn)在起的未來更是積極努力與需要超高亮度的LED(Ultra High Brightness LED,簡稱:UHD LED)。

用LED背光取代手持裝置原有的EL背光、CCFL背光,不僅電路設計更簡潔容易,且有較高的外力抗受性。用LED背光取代液晶電視原有的CCFL背光,不僅更環(huán)保而且顯示更逼真亮麗。用LED照明取代白光燈、鹵素燈等照明,不僅更光亮省電,使用也更長效,且點亮反應更快,用于煞車燈時能減少后車追撞率。

所以,LED從過去只能用在電子裝置的狀態(tài)指示燈,進步到成為液晶顯示的背光,再擴展到電子照明及公眾顯示,如車用燈、交通號志燈、看板訊息跑馬燈、大型影視墻,甚至是投影機內的照明等,其應用仍在持續(xù)延伸。

更重要的是,LED的亮度效率就如同摩爾定律(Moore''''s Law)一樣,每24個月提升一倍,過去認為白光LED只能用來取代過于耗電的白熾燈、鹵素燈,即發(fā)光效率在1030lm/W內的層次,然而在白光LED突破60lm/W甚至達100lm/W后,就連螢光燈、高壓氣體放電燈等也開始感受到威脅。

雖然LED持續(xù)增強亮度及發(fā)光效率,但除了最核心的螢光質、混光等專利技術外,對封裝來說也將是愈來愈大的挑戰(zhàn),且是雙重難題的挑戰(zhàn),一方面封裝必須讓LED有最大的取光率、最高的光通量,使光折損降至最低,同時還要注重光的發(fā)散角度、光均性、與導光板的搭配性。

另一方面,封裝必須讓LED有最佳的散熱性,特別是HB(高亮度)幾乎意味著HP(High Power,高功率、高用電),進出LED的電流值持續(xù)在增大,倘若不能良善散熱,則不僅會使LED的亮度減弱,還會縮短LED的使用壽命。

所以,持續(xù)追求高亮度的LED,其使用的封裝技術若沒有對應的強化提升,那么高亮度表現(xiàn)也會因此打折,因此本文將針對HB LED的封裝技術進行更多討論,包括光通方面的討論,也包括熱導方面的討論。

附注1:一般而言,HB LED多指8lm/W(每瓦8流明)以上的發(fā)光效率。

附注2:一般而言,HP LED多指用電1W(瓦)以上,功耗瓦數(shù)以順向導通電壓乘以順向導通電流(Vf×If,f=forward)求得。

裸晶層:「量子井、多量子井」提升「光轉效率」

雖然本文主要在談論LED封裝對光通量的強化,但在此也不得不先說明更深層核心的裸晶部分,畢竟裸晶結構的改善也能使光通量大幅提升。

首先是強化光轉效率,這也是最根源之道,現(xiàn)有LED的每瓦用電中,僅有15%20%被轉化成光能,其余都被轉化成熱能并消散掉(廢熱),而提升此一轉換效率的重點就在p-n接面(p-n junction)上,p-n接面是LED主要的發(fā)光發(fā)熱位置,透過p-n接面的結構設計改變可提升轉化效率。

關于此,目前多是在p-n接面上開鑿量子井(Quantum Well;QW),以此來提升用電轉換成光能的比例,更進一步的也將朝更多的開鑿數(shù)來努力,即是多量子井(Multiple Quantum Well;MQW)技術。

裸晶層:「換料改構、光透光折」拉高「出光效率」


亮度提升的LED已經跨足到公眾場合的號志應用,此為國內工地外圍的交通方向指示燈,即是用HB LED所組構成。

附注3:AlGaInP(磷化鋁鎵銦)也稱為「四元發(fā)光材料」,即是以Al、Ga、In、P四種元素化合而成。

附注4:在一般的圖形結構解說時,p-n接面也稱為「發(fā)光層,emitting layer或active layer、active region」。

附注5:除了減少光遮、增加反射外,有時換用不同技術的用意是在于規(guī)避其它業(yè)者已申請的專利。

各種AlGaInP LED的發(fā)光效能強化法,由左至右為技術先進度的差別,最左為最基礎標準的LED幾何結構,接著開始加入DBR(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反射層,再來是有DBR后再加入電流局限(Current Blocking)技術,而最右為晶元光電的OMA(Omni-directional Mirror Adherence)全方位鏡面接合技術,該技術也將基板材質從GaAs換成Si。



關鍵詞: 高亮度 LED 封裝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