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原理及技術改進詳解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原理及技術改進詳解

作者: 時間:2013-11-28 來源:網絡 收藏
ord;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4px; color: rgb(62, 62, 62); font-family: Tahom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justify; ">對UOC有明顯影響的另一因素是半導體摻雜濃度。摻雜濃度越高,UOC越高。但當硅中雜質濃度高于1018/cm3時稱為高摻雜,由于高摻雜而引起的禁帶收縮、雜質不能全部電離和少子壽命下降等等現象統稱為高摻雜效應,也應予以避免。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27784.htm

5.光生載流子復合壽命:

對于太陽的半導體而言,光生載流子的復合壽命越長,短路電流會越大。達到長壽命的關鍵是在材料制備和的生產過程中,要避免形成復合中心。在加工過程中,適當而且經常進行相關工藝處理,可以使復合中心移走,而且延長壽命。

6.表面復合速率:

低的表面復合速率有助于提高Isc,前表面的復合速率測量起來很困難,經常假設為無窮大。一種稱為背電場(BSF)的設計為,在沉積金屬接觸前,電池的背面先擴散一層P+附加層。

7.串聯電阻和金屬柵線:

串聯電阻來源于引線、金屬接觸柵或電池體電阻,而金屬柵線不能透過陽光,為了使Isc最大,金屬柵線占有的面積應最小。一般使金屬柵線做成又密又細的形狀,可以減少串聯電阻,同時增大電池透光面積。8.采用絨面電池設計和選擇優(yōu)質減反射膜:

依靠表面金字塔形的方錐結構,對光進行多次反射,不僅減少了反射損失,而且改變了光在硅中的前進方向并延長了光程,增加了光生載流子產量;曲折的絨面又增加了PN結的面積,從而增加對光生載流子的收集率,使短路電流增加5%~10%,并改善電池的紅光響應。

9.陰影對太陽電池的影響:

太陽電池會由于陰影遮擋等造成不均勻照射,輸出功率大大下降。

目前,電池的應用已從軍事領域、航天領域進入工業(yè)、商業(yè)、農業(yè)、通信、家用電器以及公用設施等部門,尤其可以分散地在邊遠地區(qū)、高山、沙漠、海島和農村使用,以節(jié)省造價很貴的輸電線路。但是在目前階段,它的成本還很高,發(fā)出1kW電需要投資上萬美元,因此大規(guī)模使用仍然受到經濟上的限制。

但是,從長遠來看,隨著電池制造技術的改進以及新的光—電轉換裝置的發(fā)明,各國對環(huán)境的保護和對再生清潔能源的巨大需求,電池仍將是利用太陽輻射能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可為人類未來大規(guī)模地利用太陽能開辟廣闊的前景。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