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智能追光鋰電充電系統(tǒng)設計

智能追光鋰電充電系統(tǒng)設計

作者: 時間:2014-07-24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其管腳排列如圖19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58302.htm

圖19 STC12C5A60S2管腳排列

單片機的時鐘電路和復位電路分別如圖20和圖21所示。

時鐘電路:

圖20 時鐘電路

復位電路:

圖21復位電路

此外,系統(tǒng)需要與上位機進行通信,采用MAX232做電平轉換,以使單片機的TTL電平和RS232協(xié)議的電平相同。

具體電路如圖22所示。

圖22 MAX232轉串口 圖23 RC濾波

在使用A/D功能時,為消除信號干擾,在P1口設計RC濾波電路,如圖23所示。

4、軟件流程

(1)充電管理

在此段程序中,首先連續(xù)三次檢測鋰電的電壓是否大于1V,判斷放入的鋰電池是否有效。待判斷成功后,檢測太陽電池的輸出電壓,若電壓大于6V,采用降壓充電通道,并打開此通道的充電門控,關閉降壓充電通道;若電壓小于6V,采用升壓充電通道,并打開降壓充電通道的充電門控,關閉升壓充電通道門控。當檢測到鋰電池電壓大于等于4.2V時或鋰電池溫度大于60°C時,關閉所有充電通道。程序一直對鋰電池電壓進行檢測,直到鋰電池電壓降到4V且溫度小于60°C時,根據(jù)相應情況打開相應的充電通道。

具體的程序流程圖如圖24所示。

圖24充電流程 圖25串行通信流程

(2)串行通信

此段程序的主要任務是實現(xiàn)與上位機之間的通信。先進行判斷是發(fā)送還是接收,若是發(fā)送,則將采集到的電池電壓、鋰電池電壓、鋰電池溫度發(fā)送至上位機并在上位機界面上顯示;若是接收,則需響應上位機發(fā)送的指令(0XAA為開始充電,0XFF為停止充電),并做出相應操作。

具體的程序流程圖如圖25所示。

(3)追光控制

此段程序用于實現(xiàn)電池板的實時追光。分別采集三個光敏電阻端和已知電阻端的電壓,通過模擬量的電壓分析,模糊地判斷光線的強弱,并與另兩路尋光傳感器電路中得到的電壓值相比較,判斷出光源的位置,并將新的jd值賦給PCA捕捉/比較寄存器,產(chǎn)生新的PWM,調(diào)節(jié)舵機轉動的角度,使電池始終對準光源。

具體的程序流程圖如圖26所示。

圖26 追光流程

風力發(fā)電機相關文章:風力發(fā)電機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