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愛立信步日系后塵?
對期待2008年有所作為的手機企業(yè)索尼愛立信來說,第一季度的經營表現沉重地打擊了他們的士氣:據權威市場研究公司披露,第一季度索尼愛立信所占市場份額掉了近兩個百分點,僅為7.6%,亞洲市場銷量直線下跌了1/4;全球手機第四的位子剛剛坐下,板凳還沒捂熱,就被韓國LG手機搶走。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83716.htm業(yè)界人士或許還清楚地記得,2007年底,索尼愛立信中國區(qū)某高管在公開場合信誓旦旦地表示:索尼愛立信要擠進全球手機企業(yè)前三名。
也許當時曾經是全球手機行業(yè)大哥大的摩托羅拉被韓國三星手機趕超給了這位索尼愛立信高管豪言壯語的膽量和魄力。但是別忘了,不分土洋品牌,手機企業(yè)都在奮力趕超,即使摩托羅拉掉出三甲之列,留下的位子也不是非索尼愛立信莫屬。
大話止于智者。一位資深的手機分析師認為:現在的索尼愛立信處于前堵后追的困境,如果不保持理智,深刻反省,接下來的道路或許更歧路難行,國產手機企業(yè)如中興手機、聯想手機、天宇手機、金立手機、長虹手機都有超越索尼愛立信的企圖和潛力。言外之意,索尼愛立信存在被一線國產手機企業(yè)趕超的較大可能,即使是第五的位子能否順利保住,都還是個未知數。索尼愛立信最近的市場表現,讓人聯想到日系手機在中國的命運。即使放在全球環(huán)境下,日系手機的技術不能不說是可以獨立潮頭,資本力量不能不說是實力雄厚,市場運作不能不說是經驗豐富,人才儲備不能不說是充實充裕,品牌號召力不能不說是強大有吸引力,但是最后還是在中國市場上落得個全軍覆沒的悲慘結局。
很多業(yè)內人士都記得,在退出中國市場時,日系手機表示要借3G手機卷土重來??涩F在3G手機已經在中國開始商用了,但市場上仍然難以覓見日系手機的蹤影。一位手機分析人士斬釘截鐵地表示:既然2G手機時代,日系手機在中國市場無法立足,3G手機時代,日系手機同樣不可能在中國市場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現在索尼愛立信一瀉千里的市場表現,不得不讓人產生關于其命運的聯想,畢竟索尼愛立信還有一半日本企業(yè)的血統(tǒng),是日系手機在中國市場上碩果僅存的半點影子。
索尼愛立信的問題究竟在哪兒呢?
據索尼愛立信單方面的解釋,造成市場份額和利潤下滑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市場上對音樂手機的需求放緩,尤其是高端手機銷量下降;二是盈利能力下降和研發(fā)成本的增加。
但一位國產手機企業(yè)老總認為索尼愛立信的這種解釋蒼白無力,沒有正視問題的實質。他說,如果是第一個原因,那說明索尼愛立信對手機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和消費者需求把握不準,這是商家大忌;而研發(fā)成本的增加更不能成為拖累索尼愛立信的理由,創(chuàng)新的投入是企業(yè)運營必不可少的,創(chuàng)新帶來的回報也是豐厚的,如果索愛不投入研發(fā)創(chuàng)新,很難想象在其主推的中高端手機市場上可以有所作為;如果企業(yè)不進行創(chuàng)新,那就只有死路一條?,F在國產手機都在強調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不斷加大研發(fā)投入力度,可索愛把研發(fā)成本的增加作為企業(yè)經營業(yè)績下滑的借口,未免有些荒唐。
原因畢竟在哪里呢?辨證法說得好:外因要靠內因起作用。一位資深手機分析師告訴記者:如果索尼愛立信不能正確地審視自己,從企業(yè)運營內部尋找原因,問題可能越積越多,越積越嚴重。一位從索尼愛立高管位子離開的職業(yè)經理人給索尼愛立信的業(yè)績下滑進行了把脈,總結出四個原因:高層更換頻繁,前一任的規(guī)劃和戰(zhàn)略來不及實施就走人了,而繼任者一上馬就搞自己的一套,把原來的一切推倒重來;市場反應速度太慢,市場管理跟不上,索尼愛立信總在不斷地為新品做準備,對已經上市的產品反倒不花精力去推,導致產品上市后就沒人管了;產品線比較狹隘,主要專注于高端產品,而在高端市場,被競爭對手蠶食的陣地不斷擴大;手機功能操作復雜,用戶想進入期待的界面,要鼓搗半天,很是浪費時間,這致使很多索尼愛立信的用戶不愿做回頭客。
或許,第一季度市場份額下滑對索尼愛立信來說,是一個善意的提醒。但是如果在越來越激烈,越來越殘酷的手機市場,索尼愛立信不進行深刻反省,不積極求新求變,后面的道路將更加崎嶇,更加泥濘難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