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yè)界動態(tài) > 歐美太陽能組件零售價大跌 國內相關企業(yè)遭殃

歐美太陽能組件零售價大跌 國內相關企業(yè)遭殃

作者: 時間:2009-06-22 來源:semi 收藏

  權威行業(yè)研究機構Solarbuzz的最新一項統計顯示,截至6月中旬,歐美市場的價格繼續(xù)大幅下挫,其中美國市場暴跌了0.11美元/瓦,創(chuàng)造2001年(有歷史紀錄)以來的單月最大跌幅。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95501.htm

  盡管價格的下降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由于5、6月的銷量依然未能明顯轉暖,悲觀情緒仍然在蔓延。

  Solarbuzz的調查結果顯示, 6月中旬美國和歐洲的太陽能組件零售價(下稱“組件價”)分別是4.61美元/瓦和4.48歐元/瓦,為4年來最低。

  以歐洲為例,組件價走強的時間段是在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穩(wěn)定于4.7歐元~4.8歐元的區(qū)間,但進入2009年1月就一路下滑。今年3月組件價跌破了4.6歐元后未見回調。

  “現在還看不到價格的谷底。”無錫國飛綠色能源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國飛”)一位內部人士對CBN記者說,國內的電池組件價也還在下探,“現在的市場價為1.6歐元/瓦左右,相比去年同期2.8歐元/瓦跌去43%。”

  從江蘇省外貿廳上報到國家商務部的數字看,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反映,去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外客戶支付能力和原材料成本雙雙下降,其中原材料價格下降近70%,帶動產品的出口價下挫。

  “電池的原料——多晶硅的技術已有所突破,”無錫國飛前述人士分析道,“以前對多晶硅的純度有很高要求,現在只要5個9(99.999%)和6個9(99.9999%)的純度,就能制造下游產品,因此原料的成本下降了不少。”

  Solarbuzz分析認為,零售價格下跌的另一大原因可能是某些歐美零售商把價格下調到了一個合理位置所導致的,終端競爭將更加激烈。

  “價格下降對行業(yè)是一件好事,因為裝機的成本降低了。但目前電池銷量仍在低位徘徊就讓人郁悶了。”一位太陽能電池制造商企業(yè)的銷售負責人說,該公司5月的出貨量環(huán)比增加了10%,同比降低了70%,“而且,我們以為6月可能會增加銷量,現在6月過去了一半時間,相比5月銷量并未提升。”

  另一家太陽能電池企業(yè)的銷售經理張先生告訴記者,該公司5月銷量也同比降低了50%左右。

  銷量不轉好的原因之一是,去年全球裝機增量最大國——西班牙的需求在減緩。

  “大家曾預測,西班牙政府將在2009年調整該國的太陽能補貼政策,所以去年國內電池商猛攻西班牙市場,導致全球的太陽能電池銷量大增。”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一位經理張先生說。

  招商證券研究員汪劉勝告訴CBN,去年西班牙的新增裝機已達到2460兆瓦,超過了德國位列世界第一;今年該國政府宣布設置500兆瓦的補貼上限(2008年沒有補貼上限),需求明顯下降。

  美國地區(qū)的裝機情況也沒有想象中好。多位人士表示,美國加利福尼亞是太陽能電池需求最大的州,但當地財政情況較差,目前實行大范圍的屋頂計劃困難重重。

  而在中國,盡管各省市在大力推廣光伏應用,但由于國內去年裝機量占全球比例不到1%(基數小),而且政策還沒有落實,中國市場的啟動至少要等到明后年。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