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4 月 25 日至 5 月 4 日,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展會期間,搭載了德州儀器 (TI) 基于 Arm? 的 AM62A 芯片和 TDA4 處理器的 Nullmax MaxDrive 智能駕駛方案亮相展臺。這次德州儀器與 Nullmax 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合作,將德州儀器先進的處理技術與 Nullmax 的感知算法相結合,致力于推動前視一體與行泊一體技術的革新,并為汽車行業(yè)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駕駛解決方案。隨著智能駕駛技術實現跨越
關鍵字:
智能駕駛 ADAS Nullmax
要讓人們認識到汽車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并不容易。隨著汽車向半自動駕駛過渡,汽車主機廠 (OEM) 越來越關注汽車網絡安全問題。對汽車網絡實施控制的理由很明顯,目的是確保除了駕駛員(或在特定和約束條件下替代駕駛員的駕駛系統(tǒng))之外沒有人可以控制車輛。2021 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 (UNECE) 工作組發(fā)布了 UN-R155,這是一項針對 OEM 的網絡安全法規(guī),旨在應對日益嚴重的網絡威脅。自 2022 年 7 月起,該法規(guī)對 UNECE 成員國生產的新車型的審批具有約束力。這意味著汽車供應商必須遵守 ISO
關鍵字:
安森美 ADAS 車艙監(jiān)控系統(tǒng) 傳感器
—— 此次收購為Microchip廣泛的以太網和PCIe?汽車網絡產品組合增加了ASA Motion Link技術,以支持下一代軟件定義汽車發(fā)布于2024年4月22日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近日宣布完成對總部位于韓國首爾的VSI Co.
Ltd.的收購。該公司是提供基于車載網絡(IVN)開放標準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ASA)的高速非對稱攝像頭、傳感器和顯示器連接技術和產品的行業(yè)先驅。交易細則未披露。根據Yole
Gr
關鍵字:
Microchip 收購 ADAS 數字駕駛艙 連接 VSI Co. Ltd. 車聯網
車輛系統(tǒng)的電氣化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 (ADAS) 中不斷發(fā)展,其中包括自動駕駛視覺分析、停車輔助和自適應控制功能。 智能連接、安全關鍵軟件應用程序和神經網絡處理都需要增強的實時計算能力。滿足這些高級需求需要 TDA4VH-Q1 等多核處理器,它的功耗超過 100 A。與高功率相關的設計挑戰(zhàn)包括實現更高電流軌的效率、控制熱性能和負載瞬態(tài)相應,并滿足功能安全要求。提供 ADAS 處理能力TPS62876-Q1 降壓轉換器可幫助設計人員通過新穎的可堆疊功能實現超過 30A 的電流,該功能可實現為 TD
關鍵字:
TI 降壓轉換器 ADAS
在數據中心、汽車等領域,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設計自己的 SoC。
關鍵字:
SoC
EFR32BG26(BG26)藍牙 SoC 是使用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E)和藍牙網狀網絡實現物聯網無線連接的理想選擇,其小型化的封裝尺寸,再加上升級的存儲容量和豐富的功能,將是智能家居、照明和便攜式醫(yī)療產品的理想解決方案,目標應用包括網關/集線器、傳感器、開關、門鎖、智能插頭、LED照明、燈具、血糖儀和脈搏血氧計等。BG26 SoC設計架構包含了ARM Cortex? -M33內核運行高達 78 MHz 的頻率、2048 kB的閃存和256kB的RAM
關鍵字:
BG26 SoC 便攜式醫(yī)療設備 智能家居
Silicon Labs(亦稱“芯科科技”)近期針對Matter開發(fā)的擴展需求發(fā)布了MG26多協議SoC新品,通過提升了兩倍的閃存和RAM容量以及GPIO,同時添加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AI/ML)硬件加速器來幫助開發(fā)人員滿足未來更嚴苛的Matter物聯網應用需求,包括增加對新的設備類型和安全功能增強等的支持。Matter代碼需求持續(xù)增加,擴展存儲容量以應對未來設計芯科科技是半導體領域中對Matter代碼貢獻量最大的廠商,也是所有廠商中第三大的代碼貢獻者。從致力于Matter發(fā)展的工作中獲得的經驗使芯科科
關鍵字:
MG26 Matter SoC
Silicon Labs(亦稱“芯科科技”)今日宣布推出全新的xG22E系列無線片上系統(tǒng)(SoC),這是芯科科技有史以來首個設計目標為可在無電池、能量采集應用所需超低功耗范圍內運行的產品系列。這一新系列包括BG22E、MG22E和FG22E三款SoC產品。作為芯科科技迄今為止能量效率最高的SoC,所有這三款產品都將幫助物聯網(IoT)設備制造商去構建高性能的、基于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802.15.4協議或Sub-GHz的無線設備,進而實現電池優(yōu)化和無電池設備。從室內或室
關鍵字:
xG22E SoC IoT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近日宣布完成對總部位于韓國首爾的VSI Co. Ltd.的收購。該公司是提供基于車載網絡(IVN)開放標準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 (ASA)的高速非對稱攝像頭、傳感器和顯示器連接技術和產品的行業(yè)先驅。交易條款未披露。根據Yole Group[1]的數據,汽車雷達、攝像頭和激光雷達模塊的市場規(guī)模預計將在2022年至2028 年增長兩倍以上,達到270 億美元。推動增長的原因是,下一代軟件定義汽車(SDV)對高級駕
關鍵字:
Microchip ADAS 數字駕駛艙 VSI 車聯網
隨著物聯網(IoT)的飛速發(fā)展,各種智能設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之間的互聯互通成為了關鍵。而Zigbee技術,作為物聯網領域的重要通信協議之一,正默默地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那么,Zigbee到底是什么呢?簡而言之,Zigbee是一種低速率的無線通信協議,主要用于短距離內的設備間通信。它基于IEEE 802.15.4標準,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可靠性等特點,特別適用于需要長期運行且無需大量數據傳輸的應用場景。Zigbee技術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其低功耗設計。這意味著Zigbee設備可以在長時間內運行
關鍵字:
Zigbee 芯科科技 SoC EFR32MG26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自動駕駛芯片也逐漸迎來了最好的時代。自動駕駛大算力芯片的出貨量正在急劇攀升。根據數據,從2022年到2023年,全球及中國車規(guī)級SoC市場規(guī)模分別增加28.0%和30.9%。全球高級輔助駕駛和高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市場規(guī)模達到619億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0171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9.2%。自動駕駛芯片,是隨著智能汽車發(fā)展而出現一種高算力芯片。目前來看,處于商用階段的自動駕駛芯片主要集中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領域,可實現L1-L2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當然,也有芯片企業(yè)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ADAS 芯片
汽車自19世紀首次亮相,到如今已發(fā)生許多變化。80年代末出現的GPS汽車導航系統(tǒng)是第一個基于半導體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因而備受關注。如今,幾乎所有汽車中都會使用ABS(防抱死制動系統(tǒng))和ESP(電子穩(wěn)定程序)。它們都使用高品質的電子設備以保障駕駛員和乘客們的安全。60年代的人們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夢想終究在現代得以實現——就在幾年的時間里。ADAS 和 AD 需要在車輛周圍使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和超聲波雷達等多個傳感器。 因此,ADAS 和 AD 應用需要片上系統(tǒng)芯片 (SoC) 的高端計算能力,來分
關鍵字:
瑞薩 ADAS SoC
IT之家 4 月 19 日消息,聯發(fā)科近日悄然在官網上線了天璣 6300 處理器,X 平臺消息源 @Sudhanshu1414 表示 realme 真我面向印度市場的 C65 5G 手機將搭載這一 SoC。天璣 6300 處理器基于臺積電 6nm 制程,采用了 2+6 設計,即 2 顆至高 2.4GHz 的 Arm Cortex-A76 核心和 6 顆至高 2.0GHz 的 Cortex-A55 核心,GPU 部分則是 Arm Mali-G57 MC2。存儲方面天璣 6300 支持 2133MH
關鍵字:
天璣 6300 SoC
nRF52840 DK是一款多功能單板開發(fā)套件,適用于nRF52840 SoC上的低功耗藍牙、藍牙Mesh、Thread、Zigbee、802.15.4、ANT和2.4 GHz專有應用。它也能支持nRF52811 SoC上的開發(fā)。 nRF52840 DK也支持Matter over Thread操作,其中Thread用于傳輸,低功耗藍牙則用于調試?;赥hread的Matter設備需要同時具備低功耗藍牙功能,以便能向網絡添加新設備。它促進了利用nRF5284
關鍵字:
Nordic 藍牙 SoC
第二代Versal系列產品組合中首批器件借助下一代AI引擎將每瓦TOPS提升至高3倍,同時將基于CPU的標量算力較之第一代提升至高10倍
關鍵字:
AMD Versal 自適應SoC ADAS
adas so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das soc!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das so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das soc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