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LD的CIS圖像傳感器驅動電路設計
引言
接觸式圖像傳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簡稱 CIS)是由一排與掃描原稿寬度相同的光電傳感陣列、 LED光源陣列和柱狀透鏡陣列等部件組成一種新興圖像傳感器。這些部件全部集成在一個條狀方形盒內,不需要另外的光學附件,沒有調整光路和景深等問題,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應用方便等優(yōu)點。在一些應用場合 CIS傳感器比 CCD或 COMS等傳感器有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在傳真機、掃描儀、紙幣清分兌零等領域應用非常廣泛。
在本文中采用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 CPLD)設計一個新型的 CIS傳感器控制器,實現了接觸式圖像傳感器的控制和圖像數據的采集。
2 硬件設計
2.1系統總體方案
根據 CIS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其輸出信號是串行輸出的電壓信號。因此,本文中的圖像處理系統包括微處理器、CPLD模塊、CIS傳感器接口、信號差分放大電路、圖像信號的 A/D轉換、雙緩沖存儲器接口等部分,從而實現圖像的采集與處理。系統框圖如圖 1所示,
由于 CIS傳感器的工作速度高,如果直接由微處理器(MPU)產生 CIS傳感器的控制時序信號,則非常消耗微處理器的時間和資源。因此,本驅動電路以 CPLD為控制核心,微處理器不直接控制 CIS傳感器。微處理器只需要控制 CPLD的頁使能信號( P_EN)和線使 能信號(L_EN)兩個信號線。CPLD就能夠自動完成 CIS控制時序的產生、A/D轉換器控制時序的產生、數據的暫存和乒乓存儲的總線切換等功能。這種采用 CPLD獨立完成圖像采集和數據存儲,減少了微處理器對底層器件的控制,提高了微處理器在圖像處理中的效率。
2.2 CIS控制模塊與微處理器的接口設計
在圖 1所示的圖像處理系統中, CPLD主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完成底層器件的控制,二是實現與微處理器 MPU的外圍接口。圖 1中,外圍接口總線分為圖像采集的控制線和緩沖存儲器的讀寫總線兩類。圖像采集的控制線包括頁使能信號和線使能信號兩個信號。緩沖存儲器的讀寫總線包括 8位數據線 D[0..7]、17位地址線 A[0..16]、讀信號線 RD、寫信號線 WR和選通信號線 CS。MPU通過 CPLD實現對 IS61C1024型緩沖存儲器的讀寫。
2.3 CIS圖像傳感器的接口電路設計本文以FW2R216型CIS傳感器為例,采用 EPM7128QC160型CPLD實現圖像采集的控制。
(1)CIS圖像信號的放大
CIS輸出的圖像信號幅值比較小,通常只有幾百毫伏,而且是疊加在一個暗電流的直流信號上。因此要對信號進行放大和零點校正。采用運算放大器 LM7131構成差分放大電路實現信號的調整,如圖 2所示。圖中,電阻 R1=R2,R3=R4,因此可以得到:
Vout=(Vsig-Vref)?R3/R1+V1
V1=Vref?R5/(R5+R6)
其中,Vref是為了去掉 CIS圖像信號的暗電流分量,由基準穩(wěn)壓電源 LM285提供 1.25V
的基準電壓。V1電壓是為了零點校正,由電阻 R5和 R6對 Vref分壓后經電壓跟隨器獲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