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yè)界動態(tài) > 深度丨解析硬件之智能語音領域

深度丨解析硬件之智能語音領域

作者: 時間:2017-03-17 來源:電子產業(yè)說 收藏
編者按: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智能語音領域的格局與未來發(fā)展的趨勢。同時從產品本身,產品硬件、軟件、算法、系統(tǒng)、云管端等方面,分析在總體的競爭格局下,智能語音領域可能存在的機會。

  根據(jù)《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白皮書》的報告,全球產業(yè)規(guī)模在2017年預計能突破100億美元,而同時我國在這一產業(yè)能突破100億元人民幣。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703/345354.htm

深度丨解析硬件之智能語音領域

  從硬件來講,根據(jù)Future Source的數(shù)據(jù),智能音響增速更快,在音頻設備中的占比也逐步提升,預計2013-2019年全球智能音響復合增長率為14%。

  隨著亞馬遜Echo和Alexa的大獲成功,幾乎國內外所有IT巨頭都相繼進入了語音交互市場,包括谷歌、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三星、阿里、百度、騰訊、華為、科大訊飛、搜狗等,還包括了海天瑞聲、中科信利、接通華聲等公司,當然還包括很多初創(chuàng)企業(yè)包括思必馳、云知聲、出門問問、問之信息、聲智科技、三角獸、驀然、Rokid、傲碩等創(chuàng)業(yè)公司。從市場份額來講,全球還是以Nuance、Google、Apple市場份額最大,國內來講以科大訊飛和百度,其中科大訊飛占了約40%的市場份額。

  目前來看各公司大概會在幾個方向上布局:第一個方向是憑借硬件產品及平臺,包括亞馬遜的Echo硬件和Alexa平臺、Google的Google Home硬件和Assistant,國內的很多公司也在紛紛效仿,如科大訊飛、云知聲、思必馳、Rokid等憑借在數(shù)據(jù)、算法和平臺上的優(yōu)勢,開始布局硬件,甚至開始布局芯片。由于云和端甚至芯片的全面布局,這類企業(yè)在語音領域會有很強的把控力,但需要大量的資源和能力作為支撐。如亞馬遜的Alexa能夠快速推廣的原因是亞馬遜免費授權政策和銷售渠道,在接入Alexa語音服務和授權項目方面,亞馬遜完全免費。就連與產品銷量掛鉤的銷量分成也并不存在。亞馬遜既提供平臺,又提供渠道資源,利用電商平臺幫助銷售。

  第二個方向主要以移動終端作為硬件載體,主要是因為移動終端特別是智能手機市場的存量特別大,以及結合各種APP應用多樣性,是很多公司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喜歡的模式。利用自己的算法優(yōu)勢,作為智能手機的語音助理,包括Apple、微軟、百度、出門問問等,當然這些公司資源豐富,也會切入到其他智能硬件領域,包括Google會在多領域布局。

  第三個方向會切入到細分專業(yè)市場,如車載市場,Nuance有發(fā)布Dragon Drive語音助手,國內也有傲碩專攻車載語音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同時,基于這些方向,很多公司會相互合作,百度和小魚在家機器人公司深度合作,打造內嵌百度語音操作系統(tǒng)DuerOS的智能終端產品,京東聯(lián)合科大訊飛發(fā)布智能音箱叮咚等。當然對于更早期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可以憑借自己在某一點的優(yōu)勢,與其他企業(yè)合作,切入到這些方向。

  從商業(yè)模式上來看,大家看好亞馬遜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擁有電商平臺、云平臺以及硬件開發(fā)的能力。通過開放Alexa,后端整合內容及服務,前端整合各類用戶的終端設備,用戶數(shù)和服務數(shù)都能快速增長,形成自己的生態(tài)壁壘。隨著第三方的開發(fā)者越來越多,Alexa涵蓋的技能也越來越廣泛,除了查詢天氣、播放音樂、創(chuàng)建任務、設置鬧鐘、發(fā)送消息之類的基本功能之外,還支持預訂外賣、Uber打車、控制家用電器等各種功能。除了第三方開發(fā)者,Alexa也已經對第三方硬件廠商開放,已經有冰箱、汽車等加入到了支持Alexa的大軍。

  但從現(xiàn)在的應用場景的使用量來看,還是以新聞、查詢天氣、鬧鐘等為主,如何使語音作為入口,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以及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我這里說的連接不是僅僅只通訊上的連接,而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上的,人與物、物與物可以幫助決策、方便生活上的連接。目前來看,現(xiàn)在還只是早期,需要更多的探索,換言之,雖然亞馬遜現(xiàn)在稍有領先,但是其他公司都有機會,格局未定。

  從國內來講,由于我國特殊的環(huán)境與政策,以及中文語言的壁壘,包括服務器不在本地等因素,在相當程度上對國外語音巨頭的進入形成了壁壘。因此我看好國內智能語音公司的發(fā)展,但同時這也是雙刃劍,也阻止了國內智能語音公司向歐美等國家的發(fā)展,可能東南亞市場可以做部分切入。但有一點必須要正視,雖然我國人口眾多,但是目前美國有大約460萬家庭用戶安裝了智能家居系統(tǒng),支撐了Echo這樣的智能設備的成功。

  而中國只有30萬用戶,基礎設施與用戶習慣上的差距,可能會影響智能語音硬件,如智能音箱等在中國的普及。但從最終的趨勢來看,在中國市場肯定會有一家或幾家如亞馬遜提供平臺級的公司,提供云到端的服務。但是這也絕非易事,京東聯(lián)合科大訊飛發(fā)布的智能音箱叮咚,市場就反響一般,這當然有中國市場的因素,但本身產品上也是重要原因。

  不得不說的是Rokid是另外一個更具想象空間的一個例子,由于Rokid的硬件載體是家庭機器人,基于上面的應用價值和想象空間會更大,從報道上來看,Rokid的聲紋識別、方向識別、語義理解和主動感知上都能達到業(yè)界領先水準,不僅能夠知道喚醒它的人是誰,還能在嘈雜環(huán)境下準確分辨出聲音來源,而且識別距離最遠可達10米。當然前提是家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但這至少會使Rokid在家庭機器人市場優(yōu)于其他競爭對手。

  價值鏈分析

  上面講的是總體的格局,接下來想從智能語音硬件的產品架構開始談起,從細節(jié)處、包括軟硬件等角度去發(fā)現(xiàn)在這領域內可能存的機會。我一直認為,產業(yè)鏈價值是相互傳導的,某一個細分的技術有可能在某時間點變成產品差異化的關鍵,好比智能手機領域,在去年雙攝成為差異化的關鍵因素,而在更早以前,是其他的技術或部件起關鍵作用。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而不能僅僅在宏觀上的分析,那樣很容易留于表面。先看一下Echo和Google Home的Teardown。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智能語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