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存廢之爭:各大企業(yè)各顯神通
樂視背景的Lucid,自動駕駛方案Copilot包括了若干激光雷達和Mobileye。
本文引用地址:http://m.butianyuan.cn/article/201704/346164.htmMIT背景,已經(jīng)在新加坡試運營的nuTonomy,與東南亞市場的打車應用Grab合作。
Drive.ai雖然以深度學習為核心,但也考慮了激光雷達的應用。
英國牛津大學背景的Oxbotica、荷蘭自動巴士系統(tǒng)供應商2getthere、自動駕駛卡車初創(chuàng)Embark、被歐洲地圖商TomTom收購的德國自動駕駛創(chuàng)業(yè)公司Autonomos、Zoox、智行者,都可以歸到此類。
還有一些公司在激光雷達問題上態(tài)度模糊,可能兩條腿走路:
蘋果在自動駕駛領(lǐng)域的作風非常神秘,雖然從招聘信息上可以看出蘋果在招激光傳感方面的人才,但是并沒有用LiDAR這個詞,也無法確認是用在汽車上還是手機上。(今年蘋果的iPhone 8傳言可能會配備3D攝像頭,與意法半導體合作,接收端為單光子雪崩二極管(SPAD)陣列,以蓋革模式對光子計數(shù),敏感度更高,并且提高了飛行時間法(ToF)的三維成像分辨率,可能實現(xiàn)臉部識別、虹膜識別和3D自拍等功能。)
高通以470億美元收購汽車電子供應商恩智浦半導體(NXP),獲得了其自動駕駛計算開發(fā)平臺 BlueBox,尚未向客戶推出完整的高度自動駕駛方案,而是讓客戶運行軟件算法。
Mobileye雖然站在傳統(tǒng)車廠角度提供漸進式改良,從2016年初開始,逐步公開了無需激光雷達,利用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路網(wǎng)采集管理,REM?技術(shù))眾包積累地圖數(shù)據(jù),最終實現(xiàn)高度自動駕駛的未來。
特斯拉事故之后,Mobileye承認要有傳感器冗余,例如激光雷達。2016年8月(也就是特斯拉致命事故三個月后)與德爾福合作高度自動駕駛,合作內(nèi)容包括了德爾福提供的激光雷達(顯然德爾福的盟友Quanergy量產(chǎn)之后會參與),我們可以看到Mobileye作為一個合格的、同時也是ADAS領(lǐng)域最成功的汽車供應商,從非激光雷達陣營出發(fā),做好了接納激光雷達的準備。
2016年12月,Mobileye與地圖公司HERE合作,更新高精度地圖。2017年3月,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Mobileye將與英特爾自動駕駛事業(yè)部(ADG)合并。
英偉達作為芯片供應商并不需要站隊,雖然英偉達自己的驗證車BB8有激光雷達,然而在市場上,英偉達GPU的大客戶,例如特斯拉和百度L3事業(yè)部,與激光雷達的客戶/股東很少重疊。 黃仁勛也希望打破對激光雷達依賴,畢竟英偉達的GPU比Mobileye貴,搞激光雷達路線的公司,如果不自己做視覺,例如德爾福和法雷奧,用便宜的Mobileye就可以了,如果有人拿出比Mobileye略差、更便宜的產(chǎn)品,也是有可能被采用的。博世在激光雷達的動作比其他汽車供應商慢一些,這可能是選擇英偉達芯片搞自動駕駛的原因之一。
百度2016年8月13日入股了著名激光雷達供應商 Velodyne LiDAR,體現(xiàn)了激光雷達的看好。但隨后百度在2016年9月1日公開了瞄準第三級別自動駕駛的 L3 事業(yè)部,與提供深度學習硬件的英偉達密切合作,“世界上首個端對端、由地圖到汽車的開放平臺”。可以解釋為,對比谷歌和Uber,百度急于從半自動駕駛獲得收入或者實績,所以同時開展顛覆性的全自動駕駛和作為供應商的漸進L3。
2017年3月,百度宣布成立智能駕駛事業(yè)群組(IDG),陸奇兼任總經(jīng)理,整合L4事業(yè)部、L3事業(yè)部等。考慮到百度在中國的地圖資源,百度很有可能在這一領(lǐng)域拿到穩(wěn)定份額。
騰訊試水自動駕駛也可能從地圖開始,第一步棋是四維圖新聯(lián)合騰訊收購了 HERE 地圖 10%股份。
豐田對于激光雷達的態(tài)度存在先后矛盾:
豐田雖然有基于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在日本的豐田中央研究所甚至曾經(jīng)自己研制激光雷達(機械模式)。但是也有人表達了 “我們追求的并不是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減少事故數(shù)量才是我們的最看重的事。豐田將Level 3技術(shù)放在優(yōu)先位置”。硅谷初創(chuàng)企業(yè)Nautod的駕駛員監(jiān)控系統(tǒng),得到了豐田、寶馬的投資,這件事也證明了豐田、寶馬在考慮漸進,因為想要一步跳到完全自動駕駛車,甚至取消方向盤的公司不太關(guān)心駕駛員有沒有睡著。
最近,由美國專家主導的豐田研究所(TRI)公開的戰(zhàn)略是,保衛(wèi)者(Guardian) 以及私人司機(Chauffeur)兩個技術(shù)路線和團隊并行。
馭勢科技以雙目攝像頭和深度學習算法為核心,同時選擇了全天候半自動駕駛(攝像頭眾包采集思路類似于Mobileye的REM),和加裝低線束激光雷達的限定區(qū)域低速無人駕駛“城市移動包廂”兩條路。
本文沒有收錄的自動駕駛方案公司可以對號入座,明確客戶方向。
總結(jié):
鉆研傳感器和鉆研深度學習算法,這兩群創(chuàng)業(yè)公司看起來都不稀缺。對于提供自動駕駛方案的小型創(chuàng)業(yè)公司,技術(shù)路線也就決定了賣給哪一個陣營的客戶。
未完待續(xù)……
評論